視頻標簽:如何批改作文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寫作“世界咖啡屋”模式《如何批改作文》寧夏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寫作“世界咖啡屋”模式下的學習探索《如何批改作文》寧夏
——“世界咖啡屋”模式下的學習探索
如何批改作文
【教學目標】1.根據問題清單,討論并確定作文批改的注意事項; 2.根據批改范文,學會運用批改方法; 3.組內批改作文,展示批改成果。 【教學重點】分析作文批改方法并學會運用。
(突破方法:每個小組選擇一項作文批改的方向,再以范文為例在組內討論,在批改中發現問題在輪轉中分析問題,在回到本組整理成果。)
【教學難點】組內批改作文,展示批改成果。
(突破方法:在了解了批改方法的基礎之上,學生以范文為基礎扎實批改,并且提出修改方案,最終由組長匯集,書記員整理,展示批改結果,可全篇展示也可展示片段。)
【教材及學情分析】本科是立足于“世界咖啡屋”教學模式下的一節作文批改課程。“世界咖啡屋”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使得學生學習效果最優最大化,方式靈活,所需工具簡單,幾張便利貼,便可記錄下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展示成果,并落實到能力訓練。學生雖然是第一次運用這種學習模式,但是它簡單易操作,新鮮又有趣,易于被學生接受運用。 【教學方法】小組討論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展示PPT)同學們,這些圖標你們都認識嗎?它們都是世界500強的公司,這些公司都常用一種高效的培訓方式——“世界咖啡屋”。今天咱們就將這種高效省力的方式搬到語文課堂之中,以這樣有新意的學習方式來一起學習如何批改作文。
二、“世界咖啡屋”流程簡介
這是一種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每個人參與其中: ①明確議題及任務;
②小組成員每人寫出一個圍繞中心議題想要匯談的關鍵議題; ③聚焦共性議題開始組織研討; ④征求他桌成員的修改完善建議 ⑤回到本桌修改完善本桌議題 ⑥最終由組長代表本組分享成果。
三、學習過程簡介。
那本節課該怎么上呢?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下本節課的思路:
1.現將咱們班分為八個小組,每組各有一個組長和書記員,組長負責統籌組內活動,書記員負責整理記錄各組員的意見以及想法;
2.活動一:任務清單+作文修改
第 2 頁 共 3 頁
(1)討論第一輪:請同學們結合任務清單,以范文為例,以本組的主要任務為核心,進行探討,對范文進行批改,在組內整理出批改意見(優點以及缺點)以及修改方案(即怎么改)
(每個組員都記錄,為轉桌作準備)。
(2)討論第二輪:(轉桌討論)組長與書記員不動,其余組員請到他組,就本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或者更好的見解,并標注出智慧來源。 (3)討論第三輪:(回組討論)所有組員回歸到原組交換討論意見,并最終確定修改成果,由組長安排匯報展示。
活動二:成果展示
請小組上講臺來展示討論成果,并說明成果的出處。
每一個成果的呈現都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請其他小組成員認真聆聽,感受智慧的魅力。
三、問題清單+經驗清單 問題清單
經驗清單(這個問題是這樣解決的,來自課內/外經驗) 1、文章的主旨立意
提問:文章的主旨怎樣做到鮮明、突出、集中?
2、文章材料選擇 提問:
(1)文章如何做到緊緊圍繞主旨選材? (2)文章的材料如何做到詳略得當?
3、文章的語言 提問:
(1)文章的語言怎樣才會生動形象? (2)寫作技巧的運動如何才能巧妙恰當?
總結
(教師將學生表現好的語段記錄下來,作投影總結)
眾人拾柴火焰高,雖然課堂時間有限,但是我們看到了合作的力量,群策群力,將思維的火花迸放,希望同學們用課下的時間繼續分享你們的收獲,最后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話:“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三國.孫權
【板書設計】
作文批改
主旨立意———材料選擇——文章語言
【教學反思】 一、教師層面
1.最根本的是“世界咖啡屋”的教學設計中的問題該如何呈現?
經過課題組研討一致認為“世界咖啡屋”模式下的教學區別于傳統模式的教學,以《如何批改作文》一課為例,“世界咖啡屋”模式下的教學要便于教師的操作,同時在組織學生、管理學生學習的時候也能夠目標明確,教師在指導學生批改作文時,在印給學生的批改范文的材料背面,就如何批改作文已經有了方法上的提示,讓
第 3 頁 共 3 頁
學生一目了然,無形之間就省去了口舌的解釋,節省了時間,使得教學指導更清晰明朗并且更高效。同時在課堂呈現過程中,可借助白板向學生展示問題清單,讓學生明晰自己需要討論的主問題,更便于教師對學生的指導與管理。
另外,不同的課型呈現也是受課時限制的。比如:寫作課通常有兩節,所以問題設計可以不必太拘泥于課時的限制,但是一般閱讀課,通常只有一課時,問題設計的精煉是極其必要的。問題過多會使得課堂呈現凌亂,效率不高,目的性不強,甚至是拖堂,因此高度概括的并且少量的問題呈現,才會促使課堂的生成更實效。 2.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管理如何更高效?
經過課題組研討一致認為良好的管理得益于良好的教學設計,緊湊且清晰的教學環節可以幫助課堂操作按部就班的進行,更有益于教師對課堂的把控,同時學生也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預期的效果。
教師的管理與組織不僅僅要在課堂上,也可以延伸到課下。例如《如何批改作文》一課在課后作業布置上,可讓學生將課堂上修改的部分整理出來,課下以小組為單位,每一小組完成一篇修改好的作文,作為學習成果展示,教師的簡單引導便可使課內的知識延伸到課外,促使作文教學更加實在,對學生寫作上有極大的幫助。 3.教師的引導與分享如何才能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經過課題組研討一致認為要想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師的激勵性語言與引領性的語言需要二者兼備,缺一不可。教師激勵性的語言可簡述,以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并且盡可能少的占用課堂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
引領性的語言也至關重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當的不單單是觀察者、組織者,更重要的角色是引領者。在學生眾籌的智慧結晶呈現出來之后,無形之間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快速反應,快速就學生的智慧給予總結性提升,讓后面再上講臺來展示的學生更有方向性。以《如何批改作文》一課為例,學生在批改作文過程中各組就同一個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在展示過程中多次就這一個問題重復展示,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這是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教師若加強引領性語言的引導,則會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并且教師引領的語言準確到位,會引導學生在聆聽過程中發生二次智慧的生成,無形之間也促進了學生扎實學習。這樣生成性的成果也恰恰印證了讓學習真正發生在課堂。 二、學生層面
1.如何保證學生課堂討論的有效性?
經過課題組研討一致認為教師課前的鋪墊準備,以及學生習慣的養成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課前準備是學生課堂上明確討論要求及目的的基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也恰恰是研討質量的保證。教師在管理學生時要側重于習慣與方法的指導,訓練得當,課堂的生成自然水到渠成。 2.如何保證學生課堂傾聽的有效性?
經過課題組研討一致認為課堂上展示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傾聽的是絕大部分學生,而這絕大部分學生的傾聽效果應是教師著重關注的。若有好的成果展示呈現,教師應及時提醒學生整理記錄在自己的課本上、資料上,這也是智慧的流動與碰撞,促使學習更加實在地發生在課堂。 3.如何保證學生分享與交流的有效性?
經過課題組研討一致認為分享與共享發生在課堂上,可以激勵學生的思考與表達。以《如何批改作文》一課為例,學生在展示成果時,多次提到“我的成果來源得益于我們小組全部成員的智慧結晶”或者“感謝某某同學提供的寶貴建議”,這樣的課堂生成讓學生對自己思考的價值有了清晰的認知,并且學生自我思考的價值被充分肯定,更能激勵學生勤于思考、善于總結、愿于表達,樂于助人。
另外學生的部分思考成果反復出現,也不利于分享交流的有效呈現,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發言及時總結,并且強調新的思考的生成。
在展示過程中,大多學生只是傾聽,如果利用好多媒體技術,將學生的研討成果展示在白板上,那么學生智慧成果的展示會更加有效。以《如何批改作文》一課為例,學生在修改完作文之后,可上講臺展示時在白板上邊勾畫邊提出修改建議,讓傾聽的學生感受更直觀,更容易引起傾聽者的共鳴,也會使得課堂展示更充分。展示匯報之后再將小組的討論成果留在黑板上,既使得學生討論成果的價值的呈現出最大化,也可以培養展示交流的學生增強自信,效果更可觀.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