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誡子書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16誡子書-林芝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16誡子書-林芝市八一中學
《誡子書》教學設計
學校:林芝市八一中學班級:七年級5班時間:2017.6.29
課題名稱 誡子書
科目 語文 教學對象 七年級 教師 徐莉 課時
一課時
課型
教讀
教具
多媒體
一、教材內容分析
《誡子書》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文言文。這篇作品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54歲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的一封家書,成為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長、言簡意賅,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險躁。學習本文重在引導學生理解內容,把握主旨,體會情感,從中獲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并由此積累背誦相關警言以自勵。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朗讀課文,熟讀成誦,培養學生的古典文學素養
過程與方法:利用小組合作探究,引導學生注意詞語的積累和文句的翻譯與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對子的殷殷期望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七年級學生接觸文言文的時間不長,對文言文的文體知識、寫作特點等要有初步了解。但從西藏學生實際考慮,不宜往深處、難處開掘,所以文章結構特點及哲學辯證思想不列為教學目標。教學中可聯系現實實際談體會,賞析品味并積累警句;中間穿插歷史背景小故事,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興趣,感受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養和情趣。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辭約意豐,字字珠璣,擲地有聲,有諄諄告誡之語,更溢滿殷殷期盼之情。在教學中要達成目標,掌握重點,突破難點,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讀”貫穿課堂始終:聽讀,朗讀,跟讀,默讀等,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自然成誦;然后猜讀、精讀、研讀、品讀,讓學生合作交流探究釋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主旨(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背誦課文,積累警句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 六、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教室,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及資源準備
一、導入 1.古人喜歡用寫信的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子女,比較有名的家書有《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推薦大家課下可以讀一讀。
2.認識作者——諸葛亮。“忠臣的楷模,
智慧的化身。”可是,諸葛亮不僅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
3.了解諸葛亮的四個子女,引入話題:諸葛亮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呢?
舉出和諸葛亮
有關的故事
引導學生學習名人家書
二、背景
介紹
諸葛亮身為蜀漢丞相,先后五次出兵漢中,征討北魏。234年,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的途中給哥哥諸葛瑾寫信,說到“瞻今已8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 。在這次北伐途中,諸葛亮因勞累過度而病倒,后來去世,并在臨終前寫了這封《誡子書》給兒子諸葛瞻。263年,諸葛瞻
與魏將鄧艾交戰,和兒子諸葛尚一起戰死綿竹,為國捐軀。一家三代,堪稱忠烈。
諸葛亮一生品格高潔、才學淵博,同時,他也和普天下的父親一樣,對子女的成長充滿了無限期望。現在就讓我們打開課本,一起走進《誡子書》,去看看這位年過半百的老父親會對他八歲的兒子說些什么。
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為解讀全文做準備
三、初讀,讀熟課文 1.解題:《誡子書》,告誡兒子的一封
家書。
2.播放音頻。
3.教師范讀,提示長句停頓。
4.指定學生朗讀,聽者點評(從準確性、
節奏感、流暢性和感情四方面)。
5.再次播放音頻,揣摩作者情感。
1.學生聽讀,完成任務:
(1)標記生字注
音 (2)注意詞句
停頓。
2.學生自由朗
讀。
3.學生輕聲跟
讀
4.學生齊讀。
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達到熟讀成誦
四、精讀,
疏通文意
指導學生進行重點字詞句的翻譯,并參與討論:
(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
遠。
(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4)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1.自主學習:學生借助課下注釋、工具書自主譯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圈畫疑難問題。 2.合作探究:小組合作。
聯系實詞虛詞的日常積累(如“以”的常見用法),遷移聯想,猜讀翻譯,合作交流,取長補短,后總結成型。
五、研讀,賞析文章 1.明確“君子”的特點,以“我認為,君子是一個的人”的句式完善對“君子”的理解。對“君子”二字的理解,其實就包含了諸葛亮寫這封家信的用意,即勸勉兒子修身養性,勤學立志,珍惜時間。
2.諸葛亮要求兒子應如何“修身”? 從寧靜和淡泊上下功夫。舉出居里夫人的示例。
3.諸葛亮認為成才成學的條件是什
么?“志學才”三者的關系中,立志是成才成學的關鍵。
4.修身和治學也是密不可分的,作者用“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從反面為修身治學的內容進行了總結。
5.在作者看來,淫慢和險躁將導致怎樣的后果?
明確:放縱懈怠和輕薄浮躁的危害是很大的,既不能振奮精神,也不能修養性情。長此以往,還會虛度光陰,消磨意志,最終一事無成。
1.分別找出與“修身、治學、惜時”相對應的句子。
2.學生講述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故事。 3.學生講述立志成學、成才的故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
1.展示居里
夫人的照片和所獲榮譽 2.訓練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表達能力
六、情感延伸 同學們,老師今天還想采訪大家兩個問題,希望大家實話實說。 1.今天上學前,你的父母都對你說過什么話?
通過同學們的回答,老師可以看出你的家長大多會囑咐你們在路上怎么樣,在學校里應該怎么樣,這是個父母對你在一個較短時間內的期望。 2.假如今天你已經高中畢業,并且正好接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明天
你就要踏上旅程,到北京去上學,那么,請你想一想,臨行前你的父母會
對你說些什么話?
通過回答,我們不難發現,這是父母對你在一個較長時間內的期望。
古今中外,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相通的,想想你父母的話,再讀讀諸葛亮給兒子寫的信,愛讀書的你,發現了什么相同之處?(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子女修身養性、勤學立志、珍惜時間,以后有所成就)
學生思考、回答
相關問題
激發學生對
父母的感激
之情
七、總結 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彌新。愿這些經典的語句能伴隨大
家行走一生!最后,讓我們帶著這種
愛,帶著這種感動,再來讀一遍《誡子書》吧!
學生帶著感情
齊讀課文
八、作業布置 1.背誦全文 2.積累有關“淡泊名利,立志成學”的警句或故事 九、板書
設計
《誡子書》(諸葛亮)
君子的特點: 本文所涉及的三個內容:
內心恬淡修身
不慕名利治學
志向遠大惜時
勤儉節約
珍惜時間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