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春江花月夜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春江花月夜》浙江省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春江花月夜》浙江省省優課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音樂欣賞,感受音樂作品塑造的優美意境,激發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2.讓學生熟記音樂主題,了解中國傳統音樂創作手法“換頭合尾”。
3.通過聆聽、體驗、創編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創造,促進學生個性自由和諧地發展。
【教學重難點】
1.記住樂曲主題,了解換頭合尾的創作手法,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嘗試音樂創編。
2.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教具準備】
鋼琴、絲巾、木魚、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律動導入,主題記憶
1. 組織教學,感受意境:跟音樂律動進教室。 2. 一聽:(音樂伴奏)
師:拿起你的絲巾,請用絲巾來表現你所聽到的音樂。
找典型學生:你的動作讓我看到了旋律的起伏,原來你們這么優美的動作是源于旋律流暢的起伏變化。 3. 一唱:出示旋律、旋律線 一遍:教師WU范唱,邊做律動。
兩遍:教師帶領學生WU 模唱、律動,感受旋律的起伏變化。2遍 三遍:教師直接歌譜接入,引導學生跟唱進來,律動。2遍 四遍:出示歌詞,唱歌詞,律動。2遍
師:你們的聲音讓我仿佛看到了遠處的山峰,皎潔的明月,隨風搖曳的垂柳,同學們知道嗎?剛才我們吟唱的詞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吟唱的曲是中國經典古曲《春江花月夜》的主旋律。接下來就讓我們繼續走進這首經典古曲的另外一個樂段《漁歌唱晚》。 二、對比聆聽,換頭合尾
1.一聽:這個樂段中,最吸引你的樂器是什么?
作曲家為了讓音樂更加生動有趣,加入了打擊樂器木魚,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木魚清脆的聲音。
2. 二聽:模仿木魚演奏,出示圖形譜,師生共同參與模仿演奏。 3. 三聽:讓木魚更加生動有趣,提示學生體驗音樂并表現音樂。
4. 找相同:你們覺得“漁歌唱晚”和“江樓鐘鼓”一樣嗎?——出示兩個樂段的歌譜。——但是這兩段卻有相同之處,看誰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來。唱一唱“合尾”。
5. 小結:這就是我國民族音樂常用的創作手法之一 ——“換頭合尾”。在《春江花月夜》全曲就多次出現換頭合尾,接下來,讓我們也來嘗試一下“換頭合尾”的小創編。
6. “換頭合尾”小創編:
請根據任務卡中現有的8小節旋律,為《春江花月夜》編配一個完整的樂句,4——8小節的組合均可。小組合作完成編配,教師巡回指導,拍攝投屏,并展示點評。 7. 小結:
你們真是太棒了!為《春江花月夜》編配了那么多好聽的小樂句,如果把這些樂句組合起來,就可以成為一個單獨的樂段了,或許真的可以成為《春江花月夜》的第九樂段呢。
《春江花月夜》共有8個樂段,其中多次出現合尾,接下來就讓我們完整聆聽,一起走進這如詩如畫的良辰美景。 三、整體聆聽,體驗意境
江樓鐘鼓:絲巾律動,唱歌詞
月上東山:板演圖譜——山,合尾——月亮 花影層疊:板演圖譜——花,合尾——月亮 水云深際:板演圖譜——云,合尾——月亮 漁歌唱晚:模仿木魚演奏律動,合尾——月亮 回瀾拍岸:板演圖譜——浪
欸乃歸舟:拿出絲巾,教師帶領跟著音樂的節拍和力度律動 尾聲:板演圖譜——船,合尾——月亮 2. 小結:
一幅“春江花月夜”送給大家!我的這幅畫中,可能有一點是美術老師比
不過的,那就是我的畫中蘊含著春江花月夜的優美旋律。而且,在畫中還暗藏玄機,你發現了嗎?在畫中,月亮不僅僅只是月亮,它還是什么?——合尾。一共幾次合尾?可以課后探究。
其實《春江花月夜》除了運用了換頭合尾的創作手法之外,還運用了魚咬尾的創作手法,有興趣的同學課后還可以繼續探究。
四、交流小結,作業拓展
1.今天我們聆聽的這首唯美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民族管弦樂合奏曲,那么,民族管弦樂包含有哪些樂器呢?或者說你在剛才的音樂中注意到了哪些樂器的聲音呢?
2.交流小結:出示樂器分類
課后作業:《春江花月夜》民樂合奏視頻欣賞
希望今天的一節音樂課同學們能對我國傳統民樂有所了解,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和大家攜手走進民樂世界,謝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