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鳥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下冊《小鳥,小鳥》江蘇省 - 徐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下冊《小鳥,小鳥》江蘇省 - 徐州
清華中學 音 樂 (初一) 學科教案
課題
第二單元 飛翔的翅膀 主備 錢華娟 主核 錢華娟
使用補充
使用者 錢華娟 課型 新授 使用日期 3月11日
至3月15日
七年級下 教學目標:
1、啟發學生用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
2、通過有趣的音樂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3、欣賞《動物狂歡節》,了解圣桑。 教學重點:
1、 感受歌曲中八分休止符對于表現歌曲情緒所起的作用,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 引導學生聽辯多種樂器所表現的動物形象。 教學難點:
歌曲兩聲部的音準、和諧、統一。
第一課時
(總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教師多媒體播放《北京動物園》導入課題。 自學指導,整體感知 活動一: 歌曲教學
1、 播放錄音《小鳥、小鳥》,提問:你能感受作品的情緒嗎?
2、 教師分聲部分別演唱。 3、 讓學生分組分段練習演唱。 活動二:
欣賞《動物狂歡節》
1、 播放部分動物圖片,涉及到本作品的動物,加入音樂。
2、 作品簡介。對作品及作者有個整體印象。 3、 分組討論動物形象。 檢查點撥,探尋規律 一、歌曲教學
1、 A樂段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適時點撥。
2、 B樂段主旋律部分,學生跟琴學唱,注意提示休止處的停頓。 和聲部分,教師教唱曲譜,學生加入歌詞,熟練演唱。 3、 兩聲部的配合先分組分聲部練習,然后配合演唱,師注意提示注意聲部和諧。 二、欣賞作品《動物狂歡節》 1、 分段播放。
通過有趣的動物形象引起學生興趣,引入新課。
播放錄音,引導學生欣賞,感受歌曲的表現情緒。
《動物狂歡節》的欣賞可以結合問題引導學生想象作品的表現內容。
演唱時注意要提出難點單獨練習。如休止符的作用及演唱方法。
分段聽與完整聽相結合,使學生更準確的了解樂曲的表現內容,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樂形象,
2、 完整播放。
3、 結合練習,讓學生判斷作品要表現的動物。 三、課堂小結
在歌曲休止符的地方,給學生講解了該如何演唱好休止符,然后讓學生聆聽教師的范唱,連著唱忽略休止符、聲斷氣斷的唱法、聲斷氣不斷,讓學生感受哪種演唱能更好地表現歌曲,學生通過對比、實踐能夠很好地掌握歌曲的節奏。
課后反思
《小鳥小鳥》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調歡悅而又奔放,充分表現了少年兒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為6/8拍,在學唱之前,通過復習6/8拍的知識——強弱規律、指揮圖式等,幾乎沒有學生能夠回答或指揮出來,這讓我感到很悲哀,這些知識在上學期,我曾重點讓學生們練習過,自認為學生已經掌握的不錯了,可是經過一個寒假,學生竟全忘完了。俗話說:“溫顧而知新”,希望通過不斷反復的訓練,學生能夠牢固地掌握這些知識。
這首歌曲是二段體結構。第一段(13小節)為齊唱,第二樂段為合唱。每段均由兩個變化重復的大樂句組成,音樂素材十分精煉而集中。第一樂段以每三個音構成一個活潑、歡樂的音樂動機,這個主導樂匯以先上行模進、后下行模進貫穿其中,給人以明亮、輕快的感覺,表現了少年兒童像一只快樂的小鳥在祖國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飛翔歡樂幸福的形象。在音準上學生不太難掌握,但是由于是6/8,節奏學生很容易和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節奏弄混,為了讓學生演唱準確,先與學
生分析了八分音符為一拍和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節奏有什么不同,然后讓學生在聆聽比較中加深以八分音符為一拍的曲調節奏特點,通過對比,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這一部分的節奏。在歌曲休止符的地方,給學生講解了該如何演唱好休止符,然后讓學生聆聽教師的范唱,連著唱忽略休止符、聲斷氣斷的唱法、聲斷氣不斷,讓學生感受哪種演唱能更好地表現歌曲,學生通過對比、實踐能夠很好地掌握歌曲的節奏。
第二樂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調在六度大跳后緊接連續同音反復和下行級進進行,配以連貫的襯詞“啦啦啦„„”一氣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緒更加熱情歡樂,抒發了少年兒童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幸福歡樂的情感。但是這是一個二聲部的合唱,雖然說學生們以前已經訓練過,但合唱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二聲部的演唱,并且能夠達到不跟著別的聲部跑呢?我想起教研時看到的一篇合唱的教學案例,可以采用先唱低聲部曲調,然后在學生會唱的基礎上,教師演唱高聲部,讓學生配以低聲部,然后再換回,教師唱低聲部,學生配以高聲部,在學生熟練掌握的基礎上,再進行二聲部的合唱,效果果然好多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