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鱒魚,鋼琴五重奏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音樂人音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江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音樂人音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江西省優課
《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鱒魚鋼琴五重奏》培養學生對西方浪漫主義音樂的興趣。 2、通過欣賞《鱒魚鋼琴五重奏》初步了解變奏曲式和變奏手法等知識。
3、熟悉《鱒魚》的主題旋律,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現這些情緒。
教學重點:
1、音樂形象的感受和體驗。 2、了解變奏曲及簡單的變奏手法。
教法學法分析
堅持“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原則,加大學生的參與度,運用師生交談發、問答法、音像信號法等,培養學生自信心,敢于表達、表現,從而更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一題謎語,引導學生打一個動物,引出今天的課題鱒魚,順勢播放童聲合唱版本《鱒魚》。 播放前提出問題樂曲情緒是怎樣的?有沒有變化? 每一種情緒的音樂旋律有什么關系(異同)? 學生回答之后,教師總結:像這首樂曲一樣,主題旋律相似,但在其它音樂要素方面加以變化重復,表現出不同的音樂形象和情緒。這樣的樂(歌)曲稱為變奏曲。下面我們來聆聽一首著名的變奏曲——《鱒魚鋼琴五重奏》。
二、欣賞《鱒魚鋼琴五重奏》。
1、 教師簡單介紹作曲家舒伯特,使學生對歌曲之王舒伯特的經歷和創作背景有所了解。舒伯特是奧地利
作曲家,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譜寫的藝術歌曲對后人影響很大,被譽為“歌曲之王”。他還創作了大量其它體裁的音樂作品。 《鱒魚》原是舒伯特根據詩人巴爾特的浪漫詩創作的一首藝術歌曲。它以敘述式的手法向人們揭示了善良和單純往往被虛詐和邪惡所害,借對小鱒魚不幸遭遇的同情,抒發了作者對自由的向往和對迫害者的憎惡。
2、 《鱒魚鋼琴五重奏》是一首室內樂作品,引導學生說出室內樂的含義,順勢簡單作介紹。室內樂原指
西歐宮廷貴族中演奏(唱)的世俗音樂,以區別于教堂音樂、歌劇音樂。十八世紀末以后指由少數人演奏(唱)并為少數人欣賞的音樂。接下里教師提問:什么叫鋼琴五重奏?請學生回答。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五件樂器,每件樂器擔任一個聲部旋律的演奏,這種演奏形式稱為鋼琴五重奏。順勢介紹鋼琴五重奏中的每一種樂器,分別幫助學生辨析每一種樂器的音色特點與演奏方式的不同,播放每種樂器的藝術樂曲,加深學生對各種樂器的了解。
3、 聆聽音樂主題片段,分析音樂形象,并注意哪些音樂要素發生了變化。 主題(A):自由、悠閑地無
憂無慮的在水中游。主奏樂器為小提琴。唱一遍主題旋律,使學生熟悉。主題(A1):水鱒魚純真可愛的形象刻畫。(音色等的變化)主奏樂器為鋼琴。并引導學生畫出旋律線條。變奏(A2)小鱒魚的形象沒有改變,但主奏樂器再次發生變化。變奏(A3)鋼琴在明處而大提琴在暗處,感受不詳預感。 變奏(A4):釣者出現,描繪鱒魚不幸的遭遇。(節奏力度等變化),并教授學生力度記號,創編力度小游戲,感受pp、ff在樂曲中的變化。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剛才樂曲演奏時運用了哪些樂器?變奏(A5)主奏樂器為大提琴,感受到作曲家在替小鱒魚感到悲傷,節奏變慢。結束(A)旋律再次恢復明朗,小鱒魚獲救。
4、 出示表格,學生游覽后,完整地分析樂曲。要求結合剛才欣賞的音樂片段的音樂形象,邊聆聽,邊用
簡潔的語言填寫表格。《鱒魚鋼琴五重奏》根據歌曲的音樂主題寫成,運用多種變奏的手法,將歌曲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刻畫和描述。
課堂小結
播放《鱒魚鋼琴五重奏》演奏視頻,邊看邊講解,舒伯特生活的年代,正值梅涅特獨裁專制時期,到處籠罩著白色恐怖,它以敘述式的手法向人們揭示了善良和單純往往被狡詐所害。借對小鱒魚不幸遭遇的同情,抒發了對自由的向往和對迫害者的憎惡,運用了隱喻的手法,是寓意非常深刻的一部作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