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民歌,嘞嘞嘿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文藝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泥土的歌(二)民歌《嘞嘞嘿》湖南省- 江華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湘文藝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泥土的歌(二)民歌《嘞嘞嘿》(二) 湖南省- 江華
《嘞嘞嘿》教學設計
教學年級:七年級
教學內(nèi)容:江華平地瑤民歌嘞嘞嘿
教材分析:
江華的平地瑤由于較早定居并長期從事農(nóng)耕生產(chǎn)勞動,與山區(qū)瑤胞相比,其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速度和水平比較快和高。又因居地平坦、交通便利、長期與他族雜處,民族間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亦比較頻繁。平地瑤的歌唱藝術也在其傳統(tǒng)風格的基礎上,滋生出了較多的新的因素。此外,復雜的族系來源、村落群間互有差異的日常生活語言,又使其平地瑤民歌在音樂結構形態(tài)、歌唱形式等方面,呈現(xiàn)出多姿多態(tài)的風貌。
教學目標:
1、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感受、欣賞、演唱、創(chuàng)編,體驗音樂文化里蘊含的深刻內(nèi)涵;激發(fā)學生喜愛民族音樂、弘揚民族文化的熱情;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音樂要素的分析、朗讀歌詞、學唱歌曲,從不同角度感受和體會歌曲的獨特風格;
3、 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音階調式等特點;能自然且自信地哼唱一兩句歌曲。
教學設計意圖(理念):
先了解平地瑤的形成的歷史背景及其特點,再通過分析音樂要素,感受其音樂獨特風格,之后學唱進一步體會音樂。
教學重難點:學唱《嘞嘞嘿》,感受其特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視頻導入,問:你從視頻中看到些什么? (瑤族元素) 2、瑤族簡介
瑤族是一個古老民族,因歷史原因絕大部分居住在山區(qū),其局地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湘粵桂邊界的五嶺山脈地區(qū),是整個瑤族的一個主要聚居中心。我們身處的江華瑤族自治縣擁有全國最多的瑤族人口,是最大的瑤族自治縣。這個短片就是江華人生活的一個縮影。江華縣境內(nèi)的瑤族因居住地名稱、地理環(huán)境及生活方式的不同特點,主要分為過山瑤和平地瑤。
3、提問:什么叫過山瑤?什么叫平地瑤?
(過山瑤居住在崇山峻嶺之中,在很久的歷史里生產(chǎn)生活方式都是吃盡一山過一山,解放后才過上定居的生活,他們依山傍水,結寨于白云深處。)
(平地瑤主要居住在山下河谷平野地帶。江華縣的西部河谷平坦,土沃水足,一部分瑤族人民很早就以在這生息繁衍了。他們與不斷流入的漢人雜居,在生活環(huán)境、衣食住行條件、生產(chǎn)勞動方式等方面,已與這部分漢族相近或相似。其民歌也受漢族民歌影響,并與本地民族的民間音調、語言融合,進而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的民歌。)
二、 新課
1、老師范唱兩段歌曲,請同學分辨分別是哪種瑤歌?
(過山瑤一個山頭跟另一個山頭的人說話,聲音悠長,形成拖腔;平地瑤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唱歌向說話。)
2、它們分別是民歌中的什么體裁?(山歌、小調)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種平地瑤民歌中的小調。請看第一段視頻。
3、觀看第一段音樂視頻
1)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嘞嘞嘿) 2)PPT展示 嘞嘞嘿:此歌種流傳于江華西河流域中部地區(qū)通行梧州土語的平地瑤村落。其歌詞可長可短,短的一般四句一首,長的可達數(shù)十句。多為七言,以歌詞中主要襯詞“嘞嘞嘿”定名,每句正詞唱完都固定地出現(xiàn)襯詞“嘞嘞嘿”,表示這一句歌詞唱腔已至結束處。
3)這是一個什么場景?(生活場景,青年男女對歌)
嘞嘞嘿多歌唱于當?shù)噩幋宓母鞣N節(jié)日盛會。其中,尤以二月一日“趕鳥節(jié)”活動的歌唱最為盛大熱烈。
4)亦是一種同聲二重唱歌曲。
4、 聆聽第一段音樂思考:
1) 兩個聲部演唱有什么特點? 2) 是同時起同時落的嗎? (高聲部先唱,低聲部后進)
5、聽音樂,思考以下問題:
1)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的? (混合拍子)
2)節(jié)奏有何特點?
(喜用改變重音位置的切分節(jié)奏和附點節(jié)奏,結合本地方言感受節(jié)奏特點。) 3)調式音階有何特點?
(旋律的音階使用la do re mi四聲,羽調色彩。結合方言感受調式特點。)
6、觀看第二段視頻,感受歌曲情緒
1) 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熱情,歡快的)
2) 朗讀第一段歌詞,融入感情
7、學唱歌曲
1)學生跟著老師一句句學唱 (注意節(jié)奏、下滑音、情緒) 2)與老師對唱 3)男女分組對唱 4)與老師重唱 5)學生展示 三、
拓展延伸
1、觀看直播香草源《瑤歌夜市》視頻,瑤歌唱給世界聽。 2、對比瑤族與侗族,欣賞多聲音樂侗族大歌。
一直以來,世界音樂界認為中國沒有多聲部的和聲藝術,復調音樂僅存于西方。實際上,中國的傳統(tǒng)音樂(部分民歌、曲藝、戲曲、民族器樂,包括現(xiàn)在的宗教音樂)中都有豐富的多聲部音樂形態(tài),多聲部民歌是我們中國多聲部音樂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四、 小結
瑤族沒有發(fā)展成自己的文字,但發(fā)展出內(nèi)容豐富的歌謠,從歌謠里學會自己民族的歷史,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歌是各族人的精神文化食糧,精神寄托,他們把民族理想,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寓意于民歌中,用民歌表現(xiàn)出來。瑤族還有很多很多的歌曲,有待大家去學習和傳承,
五、 作業(yè):
1)創(chuàng)編一首七言四句的嘞嘞嘿;
2)搜集學習其他瑤族民歌,下節(jié)課與老師同學一起交流。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