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湖南省,走進安化民歌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湖南省中學音樂高中音樂賽課教學競賽暨觀摩課-19.走進安化民歌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7年湖南省中學音樂高中音樂賽課教學競賽暨觀摩課-19.走進安化民歌--劉少玲
走 進 安 化 民 歌
益陽市安化縣第二中學:劉少玲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感受與理解,引導學生在聆聽和學唱中對安化民歌產生興趣。
2.通過欣賞和學唱安化民歌,感受安化方言和地域文化的魅力。
3.通過與老師和同學合作《千兩茶號子》,體驗杠爺踩制千兩茶的情景,增加對音樂作品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了解安化民歌,體會安化方言的韻味。
教學難點:學唱安化《千兩茶號子》,體驗杠爺踩制千兩茶的情景及勞動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文化理解
1.播放音樂《來安化嗨》走入課堂。
師:同學們,歡迎大家走進我們的音樂課堂,我們以前了解過漢族民歌的知識,有誰來跟大家說一說民歌有哪幾種體裁,它分別有什么特點?
2.學生分別介紹民歌體裁(小調、山歌、勞動號子)及其特點。
3.邀請學生唱出自己熟悉的民歌。
二、作品探究,歌唱體驗
視頻欣賞----簡單介紹安化的概況。
(一) 小調《摸秋》
1.聆聽歌曲小調《摸秋》。
2.介紹《摸秋》的風俗。
3.探究:方言與旋律有什么樣的聯系?
4.體驗:帶學生體驗安化本土方言(疊詞:扎刺刺、枳殼殼、栗球球等)。
5.歸納總結。
(二)山歌《山歌子好唱口難開》
1.聆聽山歌,感受山歌的魅力。
2.教唱歌曲片段,學生體驗山歌音樂特點。
(三)勞動號子《安化千兩茶號子》
1.視頻播放《安化千兩茶號子》。
2.教唱歌曲,感受“一領眾和”的音樂特點。
3.體驗互動:體驗邊踩邊唱的樂趣。
4.再次聆聽(視頻播放)。
5.表演展示。
6.小結。
三、拓展與延伸
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應該如何傳承和弘揚民歌?
四、總結
世界性的文化藝術首先要具有民族性,越是有民族性的文化越是有世界性!歡迎大家到安化去做客!(播放《來安化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