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沂蒙山小調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音樂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時沂蒙山小調_廣東省 - 珠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沂蒙山小調》教學設計
1.【教學理念】
1.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創作能力。
2.通過欣賞學唱歌曲《沂蒙山小調》,引導學生把握歌曲的情感內涵和表現手法,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中的作用。
3.在音樂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音樂課堂活動中來,開發他們的音樂潛能和想象力,使學生的音樂才能得以實現。 2.【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調》是一首山東民歌,歌曲優美抒情、純樸清秀,音調豐富,旋律舒展,富于歌唱性。全曲由四個樂句組成,屬于一段體,歌曲采用了漢族小調民歌中常見的“起、承、轉、合”四句體結構,各句基本上是前半句明顯跳進、后半句曲折級進,旋律既有開朗挺拔的性格,又有細致委婉的抒情。每句以結束音為中心做回返的拖腔,各拖腔分別結束于“2165”四個音,增強了音樂的延伸流動,其中前三句體現了中國民族音樂所特有的“魚咬尾”創作手法,在音高上有銜接遞進關系,給人連綿不斷地感覺。 3.【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剛剛步入中學階段,每位學生的演唱、鑒賞能力不同,為了能夠提高音樂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欣賞和課堂有關
的音樂視頻講解音樂知識,使得音樂課堂更生動有趣。 4.【教學過程】 4.1第一課時 4.11【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調》,增強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民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知識與技能 學習“一字多音”--拖腔感受歌曲悠揚高遠、優美抒情的韻味、了解旋律跳進、級進等特點,掌握魚咬尾的創作手法,體會民歌音樂風格特征。
3.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學唱、范唱、模仿、對比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感知音樂體驗民族音樂的魅力。 4.12【教學重點】
1.有感情的演唱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
2.了解小調的音樂特征,體會山東民歌的風格韻味。 4.13【教學難點】
1.掌握“魚咬尾的”創作手法,體會民歌音樂風格特征。 2.掌握“一字多音”拖腔演唱。 4.14【教學活動】 活動1 組織教學 活動2歌唱問答式導入
(設計意圖:以演唱歌曲“青春舞曲”的方式引入新課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興趣。)
3
師:同學們好!歡迎大家來到我的音樂課堂!李老師又和你們見面了,先讓我們演唱一首歌《青春舞曲》
師:同學們唱的太好了,知道它是哪個民族的民歌嗎? 生:維吾爾族
師:曾經有個同學這樣問我:老師能和我說說什么是民歌嗎?民歌和小調的有什么聯系?(出示課件)
師: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這樣的民歌。(播放視頻) 師:歌中唱的什么山?生:沂蒙山
師:《沂蒙山小調》山東民歌,位于山東省,也是老師的家鄉。沂蒙山山清水秀,風光好,是我國著名的旅游景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面老師用方言跟大家說幾句 “同學們好 ,歡迎大家來山東做客,我給大家唱首歌,歌的名字叫《沂蒙山小調》”。 活動3新課
1. 教師范唱歌曲學生分辨歌曲有幾個樂句組成? 2. 運用柯達伊教學法讀節奏
3. 哼唱旋律 ,畫旋律線,找出旋律特點 a. 老師畫旋律線(學生跟著音樂演唱老師畫) b. 老師寫同學一起畫(邊唱邊畫) c. 老師彈琴請一名同學帶領大家一起畫 d. 找出旋律特點
(前半句旋律跳躍,后半句平穩級進。旋律既有開朗挺拔的性格,又有細致委婉的抒情)
4
活動4學唱歌曲 a. 分段學唱歌曲
①老師唱歌譜,學生逐句模唱第一段歌詞。
②老師講解重難點、好 (ao)、豆(ou)的看;歸韻和拖腔部分 ③學生自己試著演唱第二、第三段歌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④老師范唱結束句,講解歌曲中慢速和換氣口的正確演唱。 ⑤請同學們跟著鋼琴完整演唱歌曲 b.體驗襯詞、兒化音在歌曲中的韻味 ①學生體驗民歌 不同的韻味
a 去掉襯詞唱一遍,加上襯詞唱一遍,讓學生對比其中的韻味 b請全班同學跟老師用方言來朗讀歌詞(體驗方言與歌曲之間的聯系)
②請同學們有感情的聽音樂演唱
(我們一起探究沂蒙山小調作品中還有什么音樂特點?在尋找特點之前,先做一個成語接龍游戲) 活動5尋找歌曲的創作手法
a 成語接龍游戲(黑板上寫出成語)
b老師根據成語接龍即興創造旋律,請同學來唱。找出音樂創作的手法叫“魚咬尾”
c分組創作“魚咬尾”音樂小片段 d展示同學的作品,全班同學演唱 活動6教師小結
5
小調音樂特征:結構均衡、節奏規整、曲調性強,旋律流暢、婉轉悠揚,旋律線豐富多變,表現力強。歌詞多樣變化,并用襯詞、襯句擴充音樂結構,加強感情表達。表現手法(魚咬尾)豐富多樣。 活動7課堂拓展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回去尋找自己家鄉的民歌,引導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熱愛家鄉。)
1.為了表達對家鄉的熱愛老師演唱一首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 2.再欣賞一首山東民歌《包楞調》 活動8總結下課
山東民歌還有很多,在以后的音樂課堂中我們逐步學習,希望同學們回去尋找自己家鄉的民歌,下節課來分享 【教學反思】
這節課學唱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感受了山東民歌的風格韻味,了解了民歌音樂的特點,同學們都能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根據“魚咬尾”手法創作音樂小片段,大家都能夠積極的參與音樂課。但是這首歌曲的音調對于男生來說演唱有點困難,大家用假聲來演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