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湖南省,國粹,京劇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湖南省中學音樂初中音樂賽課教學競賽暨觀摩課10國粹——京劇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7年湖南省中學音樂初中音樂賽課教學競賽暨觀摩課10國粹——京劇—文友威
《梨園百花-國粹·京劇》教學設計
執(zhí)教教師:文友威
指導教師:任詠紅
教學年級:初一年級
教學內容:湘藝版七年級下冊音樂第七單元《梨園百花(一)》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jié)囊括了現(xiàn)代京劇與傳統(tǒng)京劇的課程,基于七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京劇,對京劇不甚了解,故在設計上分為兩個課時來進行學習,第一課時主要通過對京劇的起源、行當、表現(xiàn)形式、唱腔的了解,對京劇有一個基本的認知,第二課時再進行教唱和深一層次的學習,通過層層遞進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對京劇內容的理解,體會京劇的魅力。
設計意圖:
本設計采用了很多的課堂活動,主要集中在唱念做當中,唱讓學生通過演唱感受京腔的韻味,念以“三級韻”為引,感受京劇中念白的獨特發(fā)聲,做通過實踐感受京劇的舉手投足,讓學生切身體驗京劇,融入京劇,感受京劇。
教學設計亮點:
1.本設計緊密連接課題,通過讓學生欣賞京劇中著名的片段,提高學生對京劇的認知,提高學生對京劇的喜愛度。
2.教學中以看、聽、學、唱、做、感受相結合的師生共同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融入到京劇的氛圍中,讓課堂充滿活力。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和學唱,了解京劇藝術的基本知識。
2.欣賞并熟悉幾段著名的有代表性的京劇唱段,能夠感受京劇藝術作為國粹的獨特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對京劇的起源、四大行當、四大基本功、兩大唱腔等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從而去關注京劇、接受京劇,感受國粹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朗誦詩歌《七律·贊國粹》
1.提問:這首詩講的是我國的哪種藝術形式?
2.觀看教師自制微視頻《京劇的起源》,提問并讓學生回答出:京劇起源于乾隆年間徽班進京,在光緒年間定名,四大徽班為三慶、四喜、和春、春臺。
三、京劇的四大行當
1.生角——欣賞《定軍山》片段
2.旦角——欣賞《穆桂英掛帥》片段,引出梅蘭芳
3.凈角——欣賞《鍘美案》片段
4.丑角——欣賞《黑驢告狀》片段
四、京劇的四大基本功
1.唱——唱腔(講解二黃、西皮,演唱《賣水》片段)
2.念——念白(感受京劇的“三級韻”)
3.做——舞蹈化的動作(教師講解男女行禮,感受京劇中的走路)
4.打——武打和跌翻技藝(欣賞《大鬧天宮》片段)
感受后總結出京劇“無聲不歌,無動不舞”的表現(xiàn)特點
五、本課總結
1.四大徽班:三、四、和、春
2.四大行當:生、旦、凈、丑
3.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4.兩大唱腔:二黃、西皮
5.總結后向學生提問: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對京劇有什么新的感受或認知嗎?
六、布置作業(yè),下課
1.預習現(xiàn)代京劇《甘灑熱血寫春秋》
2.搜集通俗歌曲中具有京劇元素的音樂作品
教學反思:
戲曲教學是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首先學生和京劇的接觸面太窄,且大部分學生認為京劇咿咿呀呀的不是很好聽,他們更加喜歡朗朗上口的流行音樂,故在教學中學生容易起到厭煩心理。故在設計時我采用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實踐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京劇有一定的認知,提高對京劇的興趣。
其次,對教師而言,大部分教師都沒有經(jīng)歷過系統(tǒng)的戲曲學習,只能自行搜集相關資料,自行學習,因此在教學上無法做到完整的示范,只能更多的從知識點上去分析,故在本節(jié)課中我采用了多個經(jīng)典名段,來彌補自身的不足。
總之,京劇這門學問博大精深、浩如煙海,我將不斷的在教學中學習優(yōu)秀的范例,在生活中積累寶貴經(jīng)驗,使得自己的教學業(yè)務能力不斷提升。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