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伴隨著你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伴隨著你-清華附中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伴隨著你-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初步感受樂曲的流暢的音樂情緒,體驗器樂合奏的優美和諧,幫助學生樂
于與同伴一起運用口風琴學習和演奏,并一同分享音樂合作的成果,體驗學習的快樂。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此課程通過運用體驗、合作、分層學習的方法,在聽、唱、奏、討論與演奏實施等多種音樂實踐活動中,幫助學生體驗和總結,如何運用速度、力度和音色等音樂要素來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方法。
(三)“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與學生共同的演奏,幫助學生們掌握樂曲的演奏技巧。
2.幫助學生比較熟練地演奏E小調中“#4”和“#5”。
3.通過現代化的情境營造手段,啟發學生能靈活地運用音樂要素中速度、力度和音色,改變樂曲的情緒,以應對不同的情境的需求,(為將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類似情況做技術上的準備)。
2學情分析
這一年級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9月份剛剛入學,現在還不太熟識,同時,他們對音樂知識的掌握程度、對音樂的喜好方式、喜歡的音樂種類都不盡相同。
他們當中,有的學生音樂素質比較好,喜愛上音樂課,想通過音樂課學習一些音樂知識,增長音樂才能;還有一類學生對音樂不是很感興趣,只是想通過音樂課放松一下緊張的神經。這樣就在音樂課上就出現了不同的需求。但所有學生對日本動畫,尤其是宮崎駿先生的動畫片都非常感興趣。因此,選擇這首作品,就會出現“眾口不難調”的理想的情況。
關于口風琴演奏技能的課下調查顯示,大部分來自海淀區的小學的學生都曾經接觸過口風琴,應該說小學老師們已經教授了這些孩子很多的演奏知識和演奏手法, 60%的學生演奏過三升三降以內的調式,39%的學生學習過比較專業的樂器(薩克斯、長笛、蕭、二胡等),12%的學生學習過鋼琴、電子琴、手風琴等鍵盤樂器,應當在此感謝小學音樂老師們的精心培育和諄諄教導。
課前調查顯示,本班的生中,有一些同學曾經學習過低音提琴和架子鼓的演奏,而且級別都在7級以上,因此可以為他們設計分譜,參與演奏,同時增加演奏的音域寬度、加強節奏感、豐富音色、優化演奏效果,培養學生合奏意識。對于那些學習過鍵盤的同學,可以采用為他們編配樂曲第二聲部的方式,在他們演奏好第一聲部的基礎上,讓他們演奏第二聲部,進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他們對于兩段體比較了解,同時也會自行處理樂曲的高潮部分。(他們知道樂曲的最高音一般為高潮的標志,會自動用比較大的力度進行演奏)。
對于“音樂的要素”的內容及各個音樂要素的作用,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比較了解,但對于要素中的“調式”“和聲 ”“織體”等要素,學生中只有一小部分同學可以進行靈活運用,不具備普遍性,因此,本節課程中,所音樂要素的改編只涉及相對比較簡單而且便于學生操作的“速度”“力度”“音色”,畢竟他們只是初一的學生。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啟發學生能靈活地運用音樂要素中速度、力度和音色,改變樂曲的情緒,以應對不同的情境或情景的需求。
(二)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比較熟練地演奏e和聲小調中“#4”和“#5”兩個音。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授課過程
(一)導入:(8分鐘左右)
1.教師布置教學任務:同學們,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演奏并演繹動畫片《天空之城》的主題曲《伴隨著你》,首先請同學們完整地聆聽一下這首作品。(2分鐘左右)
在自己制作的MIDI伴奏中,教師用陶笛演奏全曲,學生傾聽教師的演奏。
設計意圖:音樂是傾聽的藝術,此處的教員更像是位演員,他通過自己的音樂展示,可以幫助學生比較專注和全面地認識整個音樂作品,同時也增加了音樂課堂的吸引力并增加教學情趣,可謂“一舉多得”。
2.教師分發樂譜并講解、提醒學生注意樂曲的第9-10填空:(2分鐘左右)
分發帶填空學案給大部分學生,對于會其他樂器、而且演奏水平比較高的學生,分發由教師編配的樂曲的分譜。
大部分學生拿到的樂譜為:
一部分音樂基礎比較好、音樂技能比較突出的同學拿到的樂譜為:
。。。。。。。。。。。。(樂譜比較多 請看資料 不再贅述)
設計意圖:考慮到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和掌握演奏技術能力水品不盡相同的情況,通過對學生分發不同的樂譜、布置不同的演奏任務,達到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目的,讓能者多勞。
3.教師演奏樂曲請學生記錄,之后出示規范、正確的樂譜,請學生校對修改。(3分鐘)
設計意圖:讓學生完成視唱練耳的練習和自我檢驗,同時為下一個環節的演奏提供正確樂譜,做好物質上的準備。
(二)新授:(20分鐘左右)
1.跟隨老師演唱樂譜。教師對其中比較困難的部分進行有針對性地反復練習。(3分鐘)
重點的小節,如:
第五小節的三拍上的節奏。
第十三 十四小節上的節奏等等。
設計意圖:
1.鍛煉學生的視唱練耳能力,以及演唱變化音“#4”和“#5”的能力。
2.提前解決比較重點的節奏問題,為下面的演奏環節做準備。
3.隱含著幫助學生記憶和聲小調的概念和特點。
2.復習e和聲小調。(3分鐘左右)。
設計意圖: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過e和聲小調的音階,但已經有一段時間未曾用到,可能一些學生會感到生疏,如果不復習恐怕難以演奏,因此在演奏樂曲之前應當復習一下,為下一步演奏做準備。
3. 分段練習樂曲的吹奏,讓學生掌握重點的小節和節奏。(5分鐘左右)。
如:第7小節:
設計意圖:解決重點的、容易錯的節奏、音符和指法,為下一個環節做準備。
4.由教師指定除口風琴聲部外,其他合奏聲部的人員,幫助、引導調整、學生掌握樂曲的演奏。
5.播放MIDI,請同學們一起合奏完成整部作品的演奏。同時教師根據情況,對一些學生進行個別的技術指導。(5分鐘)
設計意圖:1.提高學生的演奏難度,培養他們對有著固定速度的伴奏音樂的適應性,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走入社會后參加社會音樂交往活動的能力和技巧(如長大后去卡拉OK演唱等等)。
2.進一步提高學生們對樂曲的熟悉程度,為下面改變樂曲的音樂要素做準備。
(三)用音樂描繪我們心中的“天空之城”
1.展示由教師精心為學生制作的課件,向同學們介紹作曲家久石讓先生和他創作的這首音樂,在學生們觀看課件的同時,對一些學生(如演奏二聲部的同學或打鼓的同學)進行個別技術指導或技術要求。(5分鐘左右)。
設計意圖:1.掌握作品原來的情感,為下一步的樂曲改編做準備。
2.口風琴吹奏時間不宜太長,在此讓學生休息一下。
3.教師在這個時間可以有效地對一些學生進行技術輔導。
2.教師出示課件,向學生展示如下兩個情境:1分鐘左右
教師分析:這是兩個完全不同、反差很大的展示材料。一個如夢幻般飄裊朦朧;另一個則是來自于現實中,讓人感到真實震撼。
3.由師生共同討論,嘗試通過改變這首音樂作品音樂要素的辦法來分別描繪此情此景。(此環節帶有很強的即興的特點,考驗教師的有效引導能力和沉著的應變能力。)
學生練習的表格:
★情況說明:對于“音樂的要素”的內容及各個音樂要素的作用,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比較了解,但對于要素中的“調式”“和聲 ”“織體”等要素,只有一小部分同學可以進行靈活運用,不具備普遍性,因此,本節課程中,所音樂要素的改編只涉及相對比較簡單而且便于學生操作的“速度”“力度”“音色”,畢竟他們只是初一的學生。
設計意圖:
1.通過改編樂曲的音樂要素,加深同學們對這首作品的認識和記憶。
2.培養學生靈活運用音樂要素的能力。
(四)小結:(1分鐘)
音樂的主要功能是傳遞情感.而各種音樂要素,是傳遞情感的重要手段.希望今后不論是課堂里還是生活中,請大家勇于探索,利用自己的音樂知識和技能,積極架設與人溝通的音樂橋梁。
活動2【活動】活動
(一)導入:(8分鐘左右)
1.教師布置教學任務:同學們,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演奏并演繹動畫片《天空之城》的主題曲《伴隨著你》,首先請同學們完整地聆聽一下這首作品。(2分鐘左右)
在自己制作的MIDI伴奏中,教師用陶笛演奏全曲,學生傾聽教師的演奏。
設計意圖:音樂是傾聽的藝術,此處的教員更像是位演員,他通過自己的音樂展示,可以幫助學生比較專注和全面地認識整個音樂作品,同時也增加了音樂課堂的吸引力并增加教學情趣,可謂“一舉多得”。
2.教師分發樂譜并講解、提醒學生注意樂曲的第9-10填空:(2分鐘左右)
分發帶填空學案給大部分學生,對于會其他樂器、而且演奏水平比較高的學生,分發由教師編配的樂曲的分譜。
大部分學生拿到的樂譜為:
一部分音樂基礎比較好、音樂技能比較突出的同學拿到的樂譜為:
。。。。。。。。。。。。(樂譜比較多 請看資料 不再贅述)
設計意圖:考慮到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和掌握演奏技術能力水品不盡相同的情況,通過對學生分發不同的樂譜、布置不同的演奏任務,達到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目的,讓能者多勞。
3.教師演奏樂曲請學生記錄,之后出示規范、正確的樂譜,請學生校對修改。(3分鐘)
設計意圖:讓學生完成視唱練耳的練習和自我檢驗,同時為下一個環節的演奏提供正確樂譜,做好物質上的準備。
(二)新授:(20分鐘左右)
1.跟隨老師演唱樂譜。教師對其中比較困難的部分進行有針對性地反復練習。(3分鐘)
重點的小節,如:
第五小節的三拍上的節奏。
第十三 十四小節上的節奏等等。
設計意圖:
1.鍛煉學生的視唱練耳能力,以及演唱變化音“#4”和“#5”的能力。
2.提前解決比較重點的節奏問題,為下面的演奏環節做準備。
3.隱含著幫助學生記憶和聲小調的概念和特點。
2.復習e和聲小調。(3分鐘左右)。
設計意圖: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過e和聲小調的音階,但已經有一段時間未曾用到,可能一些學生會感到生疏,如果不復習恐怕難以演奏,因此在演奏樂曲之前應當復習一下,為下一步演奏做準備。
3. 分段練習樂曲的吹奏,讓學生掌握重點的小節和節奏。(5分鐘左右)。
如:第7小節:
設計意圖:解決重點的、容易錯的節奏、音符和指法,為下一個環節做準備。
4.由教師指定除口風琴聲部外,其他合奏聲部的人員,幫助、引導調整、學生掌握樂曲的演奏。
5.播放MIDI,請同學們一起合奏完成整部作品的演奏。同時教師根據情況,對一些學生進行個別的技術指導。(5分鐘)
設計意圖:1.提高學生的演奏難度,培養他們對有著固定速度的伴奏音樂的適應性,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走入社會后參加社會音樂交往活動的能力和技巧(如長大后去卡拉OK演唱等等)。
2.進一步提高學生們對樂曲的熟悉程度,為下面改變樂曲的音樂要素做準備。
(三)用音樂描繪我們心中的“天空之城”
1.展示由教師精心為學生制作的課件,向同學們介紹作曲家久石讓先生和他創作的這首音樂,在學生們觀看課件的同時,對一些學生(如演奏二聲部的同學或打鼓的同學)進行個別技術指導或技術要求。(5分鐘左右)。
設計意圖:1.掌握作品原來的情感,為下一步的樂曲改編做準備。
2.口風琴吹奏時間不宜太長,在此讓學生休息一下。
3.教師在這個時間可以有效地對一些學生進行技術輔導。
2.教師出示課件,向學生展示如下兩個情境:1分鐘左右
教師分析:這是兩個完全不同、反差很大的展示材料。一個如夢幻般飄裊朦朧;另一個則是來自于現實中,讓人感到真實震撼。
3.由師生共同討論,嘗試通過改變這首音樂作品音樂要素的辦法來分別描繪此情此景。(此環節帶有很強的即興的特點,考驗教師的有效引導能力和沉著的應變能力。)
學生練習的表格:
★情況說明:對于“音樂的要素”的內容及各個音樂要素的作用,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比較了解,但對于要素中的“調式”“和聲 ”“織體”等要素,只有一小部分同學可以進行靈活運用,不具備普遍性,因此,本節課程中,所音樂要素的改編只涉及相對比較簡單而且便于學生操作的“速度”“力度”“音色”,畢竟他們只是初一的學生。
設計意圖:
1.通過改編樂曲的音樂要素,加深同學們對這首作品的認識和記憶。
2.培養學生靈活運用音樂要素的能力。
(四)小結:(1分鐘)
音樂的主要功能是傳遞情感.而各種音樂要素,是傳遞情感的重要手段.希望今后不論是課堂里還是生活中,請大家勇于探索,利用自己的音樂知識和技能,積極架設與人溝通的音樂橋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