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功率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十一章第二節功率-長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十一章第二節功率-長春市第一外國語中學
《功率》教學設計
一、教學準備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單位。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形成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二)學情的分析
初二學生,沒有太豐富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經驗,沒有注意許多與功和功率有關的事物和現象,所以設計上樓比賽,讓孩子體會做功多少和做功快慢的關系和區別,為這節課的教學過程奠定感性基礎;同時類比學習過的速度的概念,對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幫助,幫助孩子從理性上掌握功率的概念。 (三)教具與學具
電化教具:多媒體課件
二、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游戲:背人上臺階
學生積極參與并思考,同時復習功的計算以及大小的比較。 2、播放多媒體素材,爺爺和孫女上樓的畫面。組織學生討論做功快慢的方法。
教師通過所設計的情景,將學生引入學習怎樣比較做功快慢的學習主題,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體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啟發學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學習主題。
(二)新課教學
1、功率的含義
(1)利用學生上樓搬運磚塊的問題加深對做功快慢的認識。向學生提供幾組數據,讓學生想一想,議一議誰做功最快?說出比較的依據。
(2)引導學生回顧“速度”的知識。 類比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學習功率的含義是做功的快慢。
教師啟發:以前學習過要比較兩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先確定路程再比較時間,也可以先確定時間再比較路程。同理,要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回答,由他人(同組同學或其他組
同學)適當補充。
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領悟比較物體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較做功的時間,時間短的做功快;②時間相同,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3)提問:時間不同,做功的多少不同,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準確的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呢?
學生討論,選出最佳方案,解決新問題。引入功率的定義。
2、功率概念及計算公式 (1)介紹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2)計算某次搬磚的功率,進行功率公式的應用,并進行功率單位的教學。并以適當的事例加以鞏固。
(3)引導學生參看課件圖表中的資料,說出各物體功率所表示的意義。
(4)鞏固提高: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復習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義,認識功率的相關單位及計算公式。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作適當的講評,加深學生對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師先引導學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這對學生鞏固前后知識均有所幫助。
溫故而知新,對后面的學習將起到重要的啟發作用。
加深學生對功率的物理意義的理解,使學生對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數值有個具體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
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相關知識,包括公式的運用。 (5)知識的運用與遷移
讓學生談收獲感想。給學生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同時教師也能借此機會發現學生學習的問題,并獲得教學效果的即時反饋。學生各抒己見,進行知識遷移,放手讓學生推導出常用的導出公式,提升學生有限課時內的智力層次和深度,進行生成式教學的嘗試。
3、練習與鞏固
(1)通過游戲,上臺階比賽,動手做一做,加深對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強知識的運用能力。
(2)回答引課時的問題,如何比較爺爺和孫女的功率。 引導學生回到前面所舉的例子,通過討論及訓練,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加深對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強學生對功率知識的應用能力
4、教師小結整節課的內容
三、教學反思
以往的教學過程按教科書的思路進行授課,課堂顯得枯燥,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本教學設計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根據青少年的學習規律,設計兩次學生游戲,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再以“想想議議”學生小組討論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認識和功率的知識,最后讓學生用所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體現到學致用的樂趣。本人教學實踐證明,這節課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