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功率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十一章第二節功率-遼寧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十一章第二節功率-遼寧省- 開原教案
《功率》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結合實例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建立功率的概念和計算公式及功率的單位。 了解功率在實際中的應用,學會用功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建立功率概念的過程,學習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物理探究。 通過討論,體會物理學中研究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測量生活中常見的功率,學以致用。
二、學習者的分析
學生來自小城鎮,有豐富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經驗,接觸許多與功和功率有關的事物和現象,為這節課的教學過程奠定基礎,同時學習過速度的概念,對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幫助。
三、教具與學具
多媒體課件 啞鈴 礦泉水 秒表 直尺 雞蛋
四、教學設計
設計內容
設計意圖
活動層面 教材處理
師生活動 啞鈴 比賽 引入新課
一、舉啞鈴比賽
班級選擇兩名選手,進行舉啞鈴pk賽,讓學生感受做功存在快慢之分
小組討論: 1、兩位同學所用時間相等嗎?
2、哪位同學克服啞鈴重力做功多一些?
3、通過剛才的比賽,本節課你想研究什么問題?
教師通過所設計的比賽,讓學生親身感受做功存在快慢之分,激發學生思考怎樣比較做功快慢。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體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比賽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啟發學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學習主題。
認知層面
二、探究比較物體做功快慢的方法
pk1、
每組派一名同學,將15瓶礦泉水一瓶一瓶的從地面搬運到桌面上。
用時少的同學獲勝
教師啟發:以前學習過要比較兩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先確定路程再比較時間,也可以先確定時間再比較路程。同理,要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回答,由他
比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興趣,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
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物體做功有快有慢之分,進一步知道比較做功快慢的
認知層面
2
小組pk 探索新知
pk2、
每組派一名同學來搬,每次只能搬一瓶。
限時10秒,瓶數多者為勝
pk3、 同學1:將6瓶小瓶的礦泉水一瓶一瓶的從地面搬運到桌面上
同學2:將6瓶大瓶的礦泉水一瓶一瓶的從地面搬運到桌面上
讓學生想一想,議一議誰做功最快?說出比較的依據。
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準確的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呢?
三、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1、 讓學生自學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并完成導學案,并以適當的事例加以鞏固。 2、 播放視頻讓學生了解瓦特人(同組同學或其他組同學)適當補充, 再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領悟比較物體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較做功的時間,時間短的做功快;②時間相同,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學生討論過程。 教師引導:類比速度,用一個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時間的概念(功率)來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義,認識功率的相關單位及計算公式。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作適當的講評,加深學生對功率概念的理解。
自學完成導學案
方法,在此基礎上對物體做功的快慢有進一步的認識。
小組討論,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團隊精神
提高自學能力 認知層面 認知層面 理解層面
3
與蒸汽機的故事
3、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感受
1w的功率有多大
4、 播放視頻:功率小資料,讓
學生了解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的功率
學生觀看視頻
學生小組活動,感受1 W的功率
多媒體視頻,吸引學生興趣,輔助提高課堂效率 認識層面
知識的運用與遷移
四、學以致用
小組活動:
1、 測量舉起一瓶礦泉水的功
率。
2、 估測電梯的最大功率
通過例題訓練,加深對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強知識的運用能力。
五、課下思考
播放視頻:汽車爬坡時需要減速慢行
解釋為什么汽車在上坡時要換擋減速?
結合學案,小組內討論,組長帶動組員,實現小組聯動。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 (2)應選擇哪些測量工具? (3)測量功率的依據公式? (4)設計數據表格并完成測量
學生邊思考,邊動手進行計算解答。教師把學生的設計方案進行投影,可進行全班討論,加深理解。
讓學生更熟練的掌握功率的計算,讓學生拓展知識
使學生加深對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強學生對功率知識的應用能力
使學生學以致用,通過小組活動,增加學習興趣,培養團隊意識。
理解層面 理解層面六、小結
請同學們總結一下,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
畫出思維導圖
學生先自己總結歸納,教師引導個別代表回答并作適當的講解。
給學生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同時教師也能借此機會發現學生學習的問題,并獲得教學效果的即時反饋。
理解層面
五、本課主板書:
六、教學反思
功率是初中物理中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是整個初中物理的一個教學重點。新課標要求學生知道功率的概念,結合實例理解功率的意義,了解功率在實際中的應用。從學生的角度,他們接觸過許多與功率有關的事物和現象,有著豐富的生活常識和經驗。我由舉啞鈴比賽引課,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其感受到做功存在快慢之分,激發思考,讓學生自己出說想要研究什么問題,進而引入怎樣比較物體做功快慢。在比較物體做功快慢的教學內容時,組織了三場搬水桶pk賽,讓學生在活動中,總結比較方法,課堂氣氛非常好。之后利用導學案,自學功率基礎知識,對比速度加深對功率的理解。通過小組活動,測量舉起一瓶礦泉水的功率,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動手能力。最后讓學生總結本節收獲,畫出思維導圖,凝練升華提高。
本節課,通過精心的設計,處處彰顯新課標的精神,以學生為主題,教師為主導。Ppt中適時運用視頻,輔助提高課堂效率。學生自學與學生活動為主要部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我覺得教育不是灌溉,而是點燃火焰!通過我們精心設計的每節課,點燃孩子們心中探索求知的熊熊大火!讓物理的學習成為一場真正的探索之旅,而不是物理的考古!
八年級物理《功率》導學案
班級: 姓名:
明確目標,有的放矢
1、知道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知道功率的物理意義及概念。
2、掌握功率的公式、單位、換算,能用公式計算功率。
3、通過小組探究設計實驗測量功率。
學習重點:通過小組pk,掌握比較物體做功快慢的兩種方法。理解功率概念,知道功率的公式、單位,能用公式計算功率。
學習難點:設計實驗測量功率。
自主學習,概念過關
一、學前準備:
1、速度的定義是 、它是表示 的物理量。
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功的計算公式 ;功的單位 。
二、小組pk,探究新知:
1、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
(1)做相同的功,比較所需 ,所需時間越 ,做功越
(2)用相同的時間,比較 ,做功越 ,做功越
(3)做功多少不相同,做功時間也不相同,怎樣比較做功的快慢呢?(類比速度)
2、功率:
(1)物理意義:功率表示物體做功的 。
(2)概 念: 與所用 之比叫做功率。
(3)公 式: P = 。P表示 ,單位是 ,簡稱
W表示 ,單位是 ,t表示 ,單位是 。
公式變形:W= t =
(4)單位換算:1kw= w;1W= J/s
小組活動,學以致用
活動1:測量舉起一瓶礦泉水的功率
1、應測量的物理量
2、應選擇的測量工具
3、測量功率的依據公式
4、設計數據表格并完成測量
實驗次數 | ||||||
1 | ||||||
2 | ||||||
3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