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鳥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生物八年級上人教版第五單元第一章第六節《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生物八年級上人教版第五單元第一章第六節《鳥》
生物八年級上人教版第五單元第一章第六節
《鳥》教學設計
一、課題:鳥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六節《鳥》的內容。在前面幾節已經學習了從無脊椎動物到脊椎動物的各類代表動物及其主要特征,而本節在單元中屬于一個重點和難點,內容比較豐富,知識點也較多,它介紹了一個重要的動物類群——鳥。本課時主要通過完成“鳥適于飛行的特點”的探究活動,概括出鳥適于飛行的主要特征。本章站在生物分類的高度上,側重從生物的演化過程出發探究各類動物的形態結構特點,探討他們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與人類的關系,為學生主動探究提供時間和空間。
三、學情分析: 1.學生是八年級學生。
2.八年級學生一般奔放,愛表現;具備一定的觀察、實驗、探究、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
3.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多種動物的基礎上展開的,學生對鳥類并不陌生,并有一定的觀察和閱讀分析能力。
4.學生在以前學習中,能初步運用探究法、觀察法等進行學習。
5.學生對鳥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初步的感性認識,但學生所具有的知識和經驗僅僅是感性的,有些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學的。
6.學生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經驗和能力。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認識問題的能力還不高。
四、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闡明鳥適于空中飛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特點。 2.概述鳥類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標:
1.通過對“鳥適于飛行的特點”的探究活動,完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的基本探究過程。
2.通過對鳥的相關資料閱讀和學習,形成善于搜集和積累知識的習慣,以及對信息
2
的整理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 認識鳥類的多樣性和重要性,關注鳥類的生存環境,認識鳥類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
與人類的關系,增強愛護動物的情感。
2. 領悟人與動物和諧發展的意義,樹立辯證的看待生物與環境的價值觀念。 五、課型:新授課 六、課時:一課時
七、教學重點:鳥適于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 1.鳥類適于飛行的形態結構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鳥類的主要特征。 八、教學難點
1. 實驗探究的過程及組織教學。 2.鳥與其他各類生物的比較 九、教具
多媒體課件、薄紙、紙飛機、活家鴿、鳥類干制標本、鳥類羽毛、扇子、家鴿骨骼模型、檢測題
十、教學方法 教法:
本課主要采用探究教學法、演示、探索實驗、講授、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在講授的過程中,播放有關鳥類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等內容的教學資料片,并以此啟發學生,通過討論、思考探索實驗中的問題,歸納總結鳥適于飛行的特征以及鳥類的主要特征。
本節教學特別要注意引導學生能獨立完成“鳥適于飛行的特點”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針對教材給出的問題作出假設,鼓勵有創意的設想。讓學生了解:除了調查、觀察、動手實驗外,閱讀分析已有的資料也是獲取知識的重要的手段,通過探究應使學生明確動物對環境的適應,除了有外部形態、內部結構的適應外,還有生理方面和行為方面的適應。
學法:
探究學習法、歸納學習法等。
本節課將學法指導融入學生的觀察、探究、對比等學習過程中。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仔細觀察、認真傾聽、積極發言、勤于思考。提高自身的分析、推理和歸納總結等科學思維能力,學會合作。
十一、教學過程 教學 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
二、探究鳥適于飛行的特點。
1、提出問1.從生活實際經驗引入話題
2.能像鳥兒一樣自由翱翔是人類一直以來的夢想,直到一百多年前,人類才借助飛機實現了飛行的夙愿。然而自然界中會飛的動物早在幾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3.多媒體圖片展示多種飛行的鳥類,展示紅腹錦雞的干制標本,說明全世界現存鳥類約有9000余種,我國有1186種,占世界鳥類總數的13%,是世界上鳥類最多的國家之一。 4.提出問題:飛行對它們生存的意義?
補充:除了少數的鳥(如企鵝、鴕鳥等)不會飛行之外,絕大多數的鳥都善于飛行。
展示幾種鳥類的圖片
反饋學生提出的問題:鳥的身體有哪些適于
飛行的特點?
拿出一張薄紙和用薄
紙疊成的紙飛機 (回憶愉快的旅游生活)說明暑期游玩的地方及乘坐的交通工具
舉出會飛行的動物名稱,如鷹、蝴蝶、蝙蝠等。
嘗試認識這些鳥類 說出空中飛行的動物,可跨越更大的空間,擴大生存環境的范圍,有利于覓食和繁育后代。
(發散思維)自由發揮
提出問題
兩名學生同時展示薄紙和
(通過學生
的切身經歷)
讓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本節要學習
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問題的動力。
讓學生了解世界及我國鳥類種類的狀況以及飛行對鳥類生活的意義。
讓學生理解
4
題
2、作出假設
3、制定并實施計劃
發問:把紙飛機放在桌子上,它自己能不能飛?我們乘坐的飛機
靠什么能飛更久的時
間?
你的假設是什么?
啟發引導:探究鳥為什么能飛行,可以有多種方法,觀察鳥的形態結構是否具備適于飛行
的特點,不失為一種直觀而且簡便易行的方法。 (1)展示活鴿及有關鳥的外形的圖片,比較跑車、飛機和鳥,它們在外形上有相似的地方嗎?
(2)圖片展示兩種羽毛,待學生觀察分析后提出,一個叫正羽,一個叫絨羽。 展示鳥的翅膀、羽毛的圖片
拿出兩個扇子,一個完整,一個扇片稀疏。
(3)多媒體播放鳥飛行動作的flash圖片; 紙飛機在空中飛行的狀態,觀察并比較。小組討論,針對鳥的各方面作出假設。各
小組代表提出做出的假設,
組內補充。
說出可能與其身體結構特點有關: 1.
有翅膀 2.
身體輕 3. 有動力 4.
……
(1)觀察并說出鳥流線形的體形,可減少空氣阻力。
(2)觀察兩種羽毛的形態,分析各自的作用,一個參與飛行,一個保溫。
一名學生拿起家鴿向同學們展示鴿的翅膀形狀,臺下同學觀察并分析;說出鳥翅寬闊呈現扇面形,可扇動空氣產生飛行的動力。
體驗兩種不同扇子在扇動時的感覺,思考羽毛在翅膀上的排列方式——重疊排列。
(3)提出翅膀扇動是由肌肉提供的動力
薄紙、紙飛機
和飛機在空中飛行時間的長短與其體形和給它提供的動力有關。
培養學生作
出假設的能力。對獨到的見解和少數的做法要給予肯定與激勵,及時發現
學生閃光點。 闡明探究的多種方法。
通過觸摸、感知培養學生
觀察、發現問題及分析問
題的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