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神經系統的組成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節神經系統的組成-吉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節神經系統的組成-吉林省級優課
第二節 《神經系統的組成》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描述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各組成部分之間功能上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1.嘗試用所學的知識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一定程度的分析;
2.通過圖片展示、實物觀察、錄像解說等途徑,鍛煉學生的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并領會到科學研究的歷史性、無限性; 2.養成收集資料和隨時進行科學記錄的愛好。 二.教學重點
通過分析實例使學生完成對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認識。 三.教學難點
使學生認識到神經系統在身體中的切實存在并能和日常生理活動聯系起來。 四.教學設計 過程 教師 活動
學生 活動
設計 意圖 創設情景
課前一分鐘訓練:奇妙的大腦 師生共同進行游戲:
《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大家思考一下,我們剛才做的游戲,人體的哪些部分參與到活動中去了?其中最起作用的是什么?
這與神經系統的組成有關。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內容。
由此延伸到大家做任何一件事時,身體各個部位是如何協調一致的?
學生和教師一起配合進行游戲。
自由發言:大腦、手、上半身„„大部分同學能說出主要是神經系統。 進行質疑。
身體的各個部分為何能如此協調一致?
為何神經系統可以完成如此精確的活動。
利用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觀察提問能力。提出問題是科學研究的開始,而疑問產生于生活。 “醫生” 會診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不能一眼就看出原因的問題,便會引起我們的思考,從而去探究它。假設你現在是一名神經科的醫生,有四名患者前來就醫,請你對他們的病情做出診斷。
展示資料:一、二、三、四
引導學生分組進行分析討論并質疑。 對于學生的聯想和疑問,給予積極的鼓勵,并給予明確的歸納和指導。
1.神經系統控制身體的各個部分;
2.神經系統中任何部分的損傷都會影響正常的生理活動;
3.如果神經系統受傷,即使器官完好無損,也會不能工作,等等。 閱讀教材第87頁《資料分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并對問題作出假設。
(每個小組分析一個病例,給出假設性的解釋)
討論完畢后,請同學對以上發言作出小結。 學生進行質疑。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料分析和插圖,盡量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來開展教學。并由此引導學生聯想和提出疑問,從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探究神經系統組成情況
(一) 神經系統的組成
教師展示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圖片,讓學生自己總結神經系統的組成,同時完成導學案上的相關內容。 1. 腦
展示腦的模型和相關圖片,讓學生直觀的認識腦的每一個結構, 然后播放大腦和小腦的相關視頻,引導學生結合導學案,以及課前搜集的資料,了解大腦、小腦、進行積極發言交流,最后通過醉酒和植物人等實例對腦的功能進行鞏固。 2. 脊髓
播放脊髓的圖片,同時向學生說明脊髓是在我們后面的脊柱里。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導學案,以及課前搜集的資料,說明脊髓的功能。結合生活實例(針刺皮膚,點名等)說明脊髓的功能。 3. 神經
播放腦神經和脊神經的圖片,讓學生對神經有基本的了解,同時結合眼睛耳朵的知識加以說明它們的功能。
教師及時指導,進行評價,強調一下腦、脊髓的功能,并引導學生對沒有考慮到的地方進行補充。
觀看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的圖片。結合導學案說明神經系統包括腦、脊髓和神經等。
仔細閱讀教材88頁圖中的文字,認真觀看相關視頻,了解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同時結合導學案和課前收集的有關大腦和小腦等知識,對各個結構進行描述。
對教師提出的實例進行討論分析,然后積極發言
交流總結:
中間的腦和脊髓的部分為中樞神經系統;
由它們向四周發出的腦神經和脊神經稱為周圍神經系統;
通過視頻、圖片、模型標本和課前收集的文字資料,增加學生對神經系統的理性認識,進一步闡明神經系統的分布和功能特點。鍛煉學生的分析和歸納能力。
知識小結 1. 請一名同學到黑板上畫出本節課的
“知識腦圖”。
2. 通過“小試牛刀”進行課后練習。 其他同學在筆記本上畫。然后全班一起補充黑板上的腦圖至較為完整。
學生積極回答問題。
讓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醫生”導航
如果你是一名神經科醫生,對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保護神經系統,你有什么建議? 如果保護不當,會引起哪些神經系統疾病呢?
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并引導學生互評,對學生進行鼓勵。
學生討論交流: 在體育課上,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后再進行鍛煉。
與同學玩鬧時不要拍打頭部和脖子部位。
多吃一些有益于神經系統健康的食物。 按時睡覺,讓神經系統得到充分的休息。
經常運動可使神經細胞的反應靈活,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保持神經系統的健康。
與神經系統有關的疾病有神經衰弱、腦血栓、癲癇、神經性皮炎、腦癱、神經性耳聾„„
讓知識來源于生活并用于指導生活,培養學生日常優良的行為習慣。
教師寄語
大腦的力量在于運動而不在于靜止! 拓展性作業設計
通過這節課學習,我們肯定還有好多疑問。但是學習是無限的,探索也是無限的。許多科學家的成功關鍵在于能做有心人,善于收集資料,勤于記錄。他們一般都會在身邊準備一個小本子,將自己感興趣的,自己覺得有用的東西記錄下來。不知不覺中就有了厚厚的一本又一本的寶貴資料。我們同學是不是也可以向他們學習呢?
每位同學準備一個記錄本,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觀察記錄或資料收集。每隔2個禮拜與同學、老師交流一次。
一個生物愛好者是應該隨身帶著記錄本和筆,隨時記下身邊自己感興趣趣的現象。 訓練學生收集資料。
六.課后反思
從教學內容方面看:本節學生非常活躍,學得也很輕松。一方面這節課是從學生的基本科學素養出發,對內容作了精簡,并注意改變學生強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另一方面是在教學闡明方式上,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學活,重在理解和應用。
從教學設計方面看:由比比誰的反應快的游戲,而引入神經系統組成的學習,水到渠成。改教材上的資料分析為“醫生”會診,也頗有創意,因為必有診斷不清楚的疑問,才會有繼續學習神經系統組成的積極性。就是這樣引而發、發而再引、步步深入,在活躍的氣氛中掌握學習內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