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傳神寫照,中國人物畫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蘇少版七年級下冊《傳神寫照—中國人物畫》江蘇省- 張家港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美術蘇少版七年級下冊《傳神寫照—中國人物畫》江蘇省- 張家港
第一課 傳神寫照——中國人物畫(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欣賞中國人物畫、初步認識和了解人物畫發展的特點、以及其中
“以形傳神”的代表作品。
技能目標: 通過賞析,學生能理解作品的內涵,初步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對作
品發表見解。
情感目標:感受中國人物畫的藝術美,提高學生藝術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不同時代人物畫的特點。
教學難點: 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突出人物內心世界是中國古代人物畫的主
要特點。
二、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中國人物畫的發展
1、人類早期對自己的關注:巖畫、彩陶畫
2、人物畫的早期發展階段:戰國帛畫欣賞《龍鳳人物圖》:分析技法:線描勾勒形象:體態優美,色彩單純,富有裝飾味。重點語:以線勾勒。現在最早的人物畫,屬戰國時代作品。此畫畫在絲織物上,又稱帛畫。
師:人物畫的早期發展階段始于戰國。(展示圖片)這是戰國楚墓出土的《人物龍鳳圖》,畫面中描繪了什么?(學生描述)
師:此畫運用了什么技法來表現人物?(線描—以線條勾勒) 師:描繪的人物有什么特點?
師介紹:畫面主要位置描繪一位側身而立的細腰女子,身著長袍,頭梳長髻,雙手合掌作祈禱狀,她的上方繪一龍一鳳。人物側面造型,體態優美,色彩單純,富有裝飾味。 師小結:《人物龍鳳圖》是我國已知最早的獨幅人物畫作品,此畫畫在絲織品上,又稱帛畫。
(二) 人物畫的風格初步形成階段:魏晉南北朝 1、師:人物畫的風格初步形成階段是魏晉南北朝,(展示《洛神賦圖》)這幅畫是根據三國時期魏國杰出詩人曹植所寫的著名的《洛神賦》而作,這幅畫以浪漫主義手法,描繪曹植與洛水之神之間的愛情故事。 2、展示圖片1,介紹畫中人物:
曹植:站在岸邊,表情凝滯,一雙秋水望著遠方水波上的洛神,癡情向往。
洛神:梳著高高的云髻,被風吹起的衣帶,給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飄飄欲仙的來自天上之感,她欲去還留,顧盼之間流露出傾慕之情。
3、師:我們再來看畫家描繪人物采用了什么方法?(線描)對,同樣都是以線條勾勒人物,那么,《洛神賦圖》與《龍鳳人物圖》的線條有什么區別?人物特點有什么不同?
師小結:《洛神賦圖》的線條細勁連綿,如春蠶吐絲,輕盈流暢,稱為“游
2
絲描”。人物造型生動,充滿情意。顧愷之總結自己的繪畫實踐,在我國繪畫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以形寫神”的美學主張,這一理論主張,至今仍具有指導意義。(“以形寫神”指畫家在反映客觀現實時,不僅應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還應追求內在的精神本質的酷似。他認為神應以形為依據,如果僅僅形似,而不能反映出繪畫對象的特有神氣,都不算成功。) (三) 人物畫的發展階段:唐代
1、師:人物畫的發展階段是在唐代。唐代人物畫的題材和內容豐富而廣泛,政治事件、貴族生活、田園場景等無所不包,這個時期涌現出閻立本、吳道子、張萱、周昉等一批優秀的大畫家和許多經典的作品。 2、欣賞《歷代帝王圖》中晉武帝和陳后主像。 師介紹:《歷代帝王圖》畫了漢朝至隋朝帝王像13人,那些開國皇帝在畫家筆下都體現了王者氣度和偉麗儀范,而那些昏庸或亡國之君,則呈現委瑣庸腐之態,欣賞晉武帝和陳后主像并作對比。(晉武帝器宇軒昂,身長七尺八寸,狀貌瑰偉,武藝絕倫;有將率之略。陳后主則是歷史上有名的亡國之君。) 師小結:畫家閻立本通過對各個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畫,揭示出他們不同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征。畫家用畫筆評判歷史,褒貶人物,揚善抑惡的態度十分鮮明,人物造型準確,用筆舒展,色彩凝重。 3、賞析《簪花仕女圖》:
(1)師:下面我們重點賞析中唐時期畫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思考并小組討論:這幅畫中描繪了哪些人物?人物的造型、服飾、頭飾、體態、神情等各有什么特點?表明了什么身分?你能從她們的衣著、舉止中探尋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嗎?
(2)學生討論并交流,師適當提示補充。
描繪的人物:右起第一人身著朱色長裙,外披紫色紗罩衫,上搭朱膘色帔子。頭插牡丹花一枝,側身右傾,左手執拂塵引逗小狗。對面立著的貴婦披淺色紗衫,朱紅色長裙上飾有紫綠色團花,上搭繪有流動云鳳紋樣的紫色帔子。她右手輕提紗衫裙領子,似有不勝悶熱之感。第三位是手執團扇的侍女。相比之下,她衣著和發式不為突出,但神情安詳而深沉,與其他嬉游者成鮮明對比。接下去是一髻插荷花、身披白格紗衫的貴族女子,右手拈紅花一枝,正凝神觀賞。第五位貴婦人似正從遠處走來,她頭戴海棠花,身著朱紅披風,外套紫色紗衫,雙手緊拽紗罩。頭飾及衣著極為華麗,超出眾人之上,神情似有傲視一切之感。最后一位貴婦,髻插芍藥花,身披淺紫紗衫,束裙的寬帶上飾有鴛鴦圖案,白地帔子繪有彩色云鶴。她右手舉著剛剛捉來的蝴蝶。于豐碩健美中,又顯出窈窕婀娜之姿。畫家還借小狗、鶴、花枝和蝴蝶,表現人物的不同嗜好和性格,
(3)師小結:《簪花仕女圖》描寫了幾位衣著艷麗的貴族婦女春夏之交賞花游園的情景,雖然看上去悠閑自得,但是透過外表神情,可以發現她們的精神生活寂寞、空虛、無聊。人物形象雍容華貴,再看描繪人物的線條和色彩:線條簡勁圓渾而有力,設色濃艷富貴而不俗,人物的皮膚光潔細潤,薄紗輕軟透
3
明,質感十分逼真,卷首與卷尾中的仕女均作回首顧盼寵物的姿態,將通卷的人物活動收攏歸一,成為一個完整的畫卷,表現出畫家具有高度的藝術技巧和概括能力。
(四)人物畫的承前啟后階段:五代。重點賞析《韓熙載夜宴圖》 1、師:下面來欣賞五代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展示此圖)
2、展示全卷圖,師介紹主人公:畫中的主人公韓熙載是北方人,他父親因犯事被殺,逃奔江南,投順了南唐。韓熙載的文章書畫名震當時,雖然身居高官,但是得不到皇帝李煜的信任,經常派人監視他的活動,還派畫家顧閎中把所看到的一切如實地畫下來給他看。大智若愚的韓熙載當然明白他們的來意,韓熙載故意將一種不問時事,沉湎歌舞,醉生夢死的形態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表演。顧閎中憑借著他那敏銳的洞察力和驚人的記憶力,把韓熙載在家中的夜宴過程默記在心,回去后立即揮筆作畫,皇帝李煜看了此畫后,暫時放過了韓熙載等人,一幅傳世精品卻因此而流傳下來。
3、這幅畫就是描繪了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并思考:畫家是如何來刻畫主人公韓熙載的?他有著怎樣的神情、動作等?從他的神情中你能否猜測出他的內心世界?
4、邊欣賞邊介紹:全卷分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風為自然隔界,第一段是聽琵琶演奏,第二段是集體觀舞,第三段是休息,第四段是獨自賞樂,第五段是依依惜別。
學生回答問題師補充:韓熙載在畫面中反復出現,或正或側,或動或靜,描繪得精微有神,在眾多人物中氣度非凡,但臉上無一絲笑意,在歡樂的反襯下,更深刻的揭示了他內心的抑郁苦悶。 5、師:《韓熙載夜宴圖》在用筆設色方面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韓熙載面部的胡須、眉毛勾勒的非常到位,蓬松的須發好象從肌膚中生出一般。色彩絢麗,大塊的黑白起著統一畫面的作用,人物服裝的顏色用的大膽,紅綠相互穿插,有對比又有呼應,用色不多,但卻顯得豐富而統一。所有這些都突出地表現了我國傳統的工筆重彩畫的杰出成就,使這一作品在我國古代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 全課小結
這節課帶領同學們從原始社會我們人類嘗試描繪自身開始,一步步地感受了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感受到了我們先民的智慧。先是重視表達形的線條,繼而重視用這些不同形態的線條來傳達出人物的喜怒哀樂等內在的情感,讓我們對于古人的生活狀態及精神生活有了更加直觀地了解。 四、 課后拓展
1、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物畫作品寫一篇簡短的賞析文章。 2、你喜歡中國畫嗎?怎樣繼承和發展中國畫?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