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用畫筆觸摸細節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八年級湘版上冊第4課《用畫筆觸摸細節》寧夏 - 吳忠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美術八年級湘版上冊第4課《用畫筆觸摸細節》寧夏 - 吳忠
學科:美術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湘版)教材 內容:八年級上冊第四課《用畫筆觸摸細節》
教 案 設 計
寧夏吳忠市第一中學 楊曉帆
一、教材分析:本課教學的核心是進行場景中物象的細節描繪.圍繞這個核心,
教材編寫從細節在藝術作品中的表現價值于細節描繪的表現
方法及結構處理等方面展開.根據教學中學習活動的安排,本課的重點從第一課時的觀察與表達感受轉向第二課時觀察與動手表現.
1.教材的主圖選擇了俄羅斯著名畫家羅賓繪制的一幅享有盛譽的人物場景油
畫,選擇作品的重要理由是因為畫面上集中了很多精彩的細節描繪,適于在教學互動中進行與細節描繪密切相關的鑒賞活動.畫面的精彩在有所刻畫的那些人物的各種表情、動作、名族服飾,武器,日常用過等格外真實的典型,正切體現當時查波羅什人特定的生活狀況,更重要的在于這些精心選擇描繪的細節,對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現查波羅什人的英雄氣概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成為凸顯作品情感主題的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
2. 為了突出作品細節描繪與作品情感主題之間的內在關系,教材以學生搜集
查波羅復信給蘇丹王這幅作品的創作背景及出處來進一步強化學生在課堂之外的自主學習和搜集和概括素材的能力使學生不但通過藝術家描繪特定物象來表達情感而且總是能夠通過物象細節的巧妙描繪,強化與升華畫面的情感主題。
3. 羅中立的油畫作品《父親》的鑒賞與分析,無疑是對前面教學的活動的再
次拓展與升華。圖邊文中“有的細節是作品”——靈魂 旨在說明巧妙的細節描繪,關乎藝術作品特定情感主題的表現
4、值得注意是在分析《父親》對應的細節中,教師的朗誦表述更突出“父親”
的細節描繪是整副畫的“靈魂”所在,如果失去對質疑細節的描繪,藝術感染力不會那么強烈,甚至會趨勢平淡。
5、為了鞏固細節描繪與情感表達之間的對應關系,以作品一個《教師的工作
臺》為例對應安排了“思考 練習”。讓學生以觀察體驗為主的鑒賞分析,采用“說一說”的思維訓練方式,深化對于作品中特定細節描繪與特定情感體現之間密切聯系。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作品細節,感知作品主題。(觀察細節—發現細節—表達細節—表現細節)能用文字表敘對畫面細節價值的認識與感受。學習發現靜物線的美感。能夠觀察作品細節,體驗特定細節對于體現品特定情感主題的價值。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習寫生用線進行精細描寫的方法。培養對美術作品正確的觀察習慣,能夠運用文字表敘自己對于畫面細節價值的認識與感受。通過學習發現作品的美感培養合作探究意識。培養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及正確的觀察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合作探究意識。感受藝術作品的魅力,體驗作品特定細節對于體現作品特定情感主題的價值,學習藝術家關注細節的品質更好的享受生活熱愛生活。培養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及正確的觀察習慣。能夠通過賞析作品中的細節在藝術作品中價值的再升華,凈化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
三、 教學思路: (1)教學題材
第一課時中的教學題材主要是國外作品—國內作品—身邊的作品。依托一些具象的繪畫作品,傾向于畫面上豐富于各種細節的描繪,類似列賓的現實主義風格作品就是很好的典范。這樣的作品在教學中便于讓學生從作品中通過畫面細節對應感知作品主題。提倡一副作品為主進行重點突破,深入分析作品,放大局部研究,這樣才有利于幫助學生逐步進入到作品細節特點的主動觀察與細心把握,才有利于逐步建立畫面細節與作品主題情感之間的內在聯系,順利完成“學習活動一”的學習。教師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課外作品,以強化學生的視覺印象。還有一個有趣的課堂活動的方式,打破賞析作品課中說教的沉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理解作品的內容。
(2)教學準備
本課學生與教師的工具準備都比較簡單,一般單色的素描工具就足以應對工具的要求,甚至不要強求一律使用鉛筆,炭筆、圓珠筆、簽字筆、水性筆等都可以。教師準備的重點在于如何合理的運用教材為主的重點在于如何合理運用教材為主的圖片資料,并注重強化作品的體驗分析與直觀的示范講解等手段,學生在第一課時結束前,教師可以布置每位學生課外收集一片洗好的樹葉,應對“學習活動二”繪制并提示的參考需要。
(3)教學策略
在“色彩表現”的內容下呈現”“線條表現細節”的內容,明確了造型表現中細節表現方法的多樣性,也充分關注了學生個體表現能力的差異。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可側重于幫助學生運用單色工具進行繪制我物象及場景中的細節表現,在畫面構圖與其他造型元素的聯系得以順利完成后,可依據學生完成的具體情況,有區別性的增強細節變現方法學習的復雜度,在細節描繪中強化色彩的
表現元素。這樣才能使得教學核心內容,智慧的處理,至于弱化某些內容或強化某些內容,需根據體教學的情況和學生所在學段的認知特點。
四、教學重點:能夠觀察發現分析作品中的細節表現, 感知作品主題。
教學難點:能夠賞析作品中的細節表現,并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特定
細節對于體現作品特定情感主題的價值。
五、教學方法:發現細節——觀察細節—表達細節(活動開展)—表現細節——
教學拓展
六、教學準 備: 教具:教材、課件、教師范畫
學具:教材、稿紙 、8開素描紙2B鉛筆、彩鉛、水彩筆等。
七、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與切入主題(觀察細節)
同學們好!生活中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可見細節是成功的關鍵”。
那么一副優秀的美術作品,細節更是它的靈魂,沒有了細節作品就失去了精神力度,藝術作品的感染力也就趨于平淡。那么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走進藝術的殿堂,觀察一下藝術家們是怎樣用畫筆來表現細節的。 出示課題—《用畫筆觸摸細節》并出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觀察細節—發現細節—表達細節—表現細節)
1、首先我們來欣賞俄羅斯畫家列兵創作長達13年的一副杰作。《查波羅什人復信給蘇丹王》這幅油畫給19世紀的俄國近代油畫史增添了光輝。
查波羅什人復信給蘇丹王(油畫)1878—1891 列賓(俄羅斯)
2.在同學們欣賞之前,老師先檢查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上節課老師給
同學們布置了讓同學們上網查閱搜集有關《查波羅什人復信給蘇丹王》這幅作品的作者及創作背景。不知同學們預習了嗎?
(二)賞析理解作品細節(發現細節)
3.學生回答課下搜集的資料(不同內容)(學生活動)形式:學生運用
ipad西沃傳屏。設計意圖: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充分體現學生運用多
媒體教學軟件自主學習、自主研究的理念。
4.教師:同學們搜集的資料非常全面。看來同學們在下面都做了充分的
預習。好!在同學們了解這幅作品的背景下,老師和同學們再次走近這幅作品,用心仔細觀察分析作者是怎樣表現人物細節的。展示列賓作品《查波羅什人復信給蘇丹王》
觀察細節:
學生活動:①觀察交流《查波羅什人復信給蘇丹王》這幅作品中最能打動你的地
方是什么?
②畫家通過這些繪畫細節表現了這些查波羅什人的什么特點?突出了
什么精神?
(可以采取幾人小組合作的方式回答問題)
學生活動:(學生可以采取幾人小組合作的方式回答問題)
①觀察交流:《查波羅什人復信給蘇丹王》這幅作品中最能打動你的地方是什么?教師補充:(略)
A、你能說一說他們的笑有什么不同嗎? B、你能用肢體語言來表現一下嗎?
②小游戲找一找: 笑的——交響小組競爭 根據下面給出的各種笑,你們來找找看,那些笑是屬于這幅作品中查波羅什人的笑,畫家在這幅作品中表現了。
③同學們你們再仔細觀察一下看看畫面上畫家還表現了什么?
Yong hua bi chu mo xi jie
注解:請學生上講臺應用媒體軟件(紅色的筆標出這副作品的細節) 設計意圖:促進學生深入觀察體驗。觀察作品細節從細節分析繪畫作品,感知作品主題。感受藝術作品的魅力,能夠體驗作品特定細節對于體現作品特定情感主題的價值。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請求幫助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的意識。
④畫家通過這些繪畫細節表現,我們能看出這些查波羅什有什么樣的特點?畫家想突出查波羅什人什么樣的精神?
5、動一動:課堂活動:(希沃課堂活動:分分類)
教師:那組的同學能夠根據剛才同學們回答的《查波羅什人復信給蘇丹王》
這幅作品中的細節表現和查波羅什人的特點來進行總結分類。 小結:細節表現{服飾、道具、武器、日常用品、不同服裝、背景中的硝煙、
人物不同動作、各種表情}→說明查波羅什人特點{開朗、勇武強悍、豪邁、頑強不屈、勇敢善戰、殺富濟貧、熱愛自己的祖國}→突出精神→查波羅什人的英雄氣概。
教師小結:細節在藝術作品中的價值:作品中每一樣東西,每個細節都有
它獨特內涵,對烘托主題,塑造形象起很到好的作用。畫家以極大的熱情突出表現了人物性格,特有的民族服裝、武器、日常用品等,正是這些細致入微的細節,生動地表現了查波羅什人的英雄氣概。
(三)自主作品探究分析(表達細節)
6、想一想:教師:同學們我們剛才賞析了俄羅斯畫家筆下的各種人物的細節刻
畫.下面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看看我們中國的畫家是怎樣刻畫人物的細節的.羅中立的油畫作品《父親》。
試一試(發現細節)
1、觀察羅中立的油畫《父親》你看到了什么?2.通過你對《父親》這幅作品的細節表現的賞析,你感受到作者表達了一種什么情感?
《父親》
油畫羅中立
⑴觀察羅中立的油畫《父親》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回(略)
⑵通過你對《父親》這幅作品的細節表現的賞析,你感受到作者表達了一種什么情感?(學生回答教師歸納、補充學生的看法)
小結:細節表現{動態:端著一個碗在喝水。服飾:白色的粗布頭巾、白色粗
布衣服。表情:憨厚、善良、溫柔。道具:一個破了又被重新鋦起的粗瓷碗。面部刻畫:枯黑干瘦的臉、深深的皺紋、深陷的眼睛、稀疏的胡須、嘴里只有一顆門牙、臉上的痣、花白的頭發、眉毛、干裂的嘴唇、細小毛孔滲出的汗珠。手的刻畫:粗糙、破傷、指甲里的泥土。}→對父親深深的愛→歌頌勞動人民
教師小結:羅中立以一幅《父親》震驚中國畫壇。該作品以紀念碑式的宏偉構
圖,飽含深情地刻畫出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深深地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羅中立也由此被譽為20世紀80年代中國畫壇的一面旗幟。 ⑶教師根據《父親》這幅作品的理解進行概括朗誦。
教師:從同學們的表情老師可以看出,羅中立的這幅作品深深的打動
了同學們。這幅作品不僅打動了你們同時也感動了老師。老師也有感而發寫了一小段對這幅作品的理解,和同學們分享。
配音朗誦: 這是父親,農民父親。指甲里還存有腳下的泥土,眉梢上還掛有灰色的汗珠;羅中立塑造了一個感情真摯、純樸憨厚的父親。畫面即使沒有斑斕奪目的華麗色彩,也沒有氣壯山河的宏大場景;但作者依然刻畫得嚴謹樸實;細而不膩,豐滿潤澤。老人枯黑,干瘦的臉上布滿了像溝壑,又如車轍似的皺紋;深陷的眼睛露出了凄楚、迷茫又帶著懇切的目光,像是在緬懷過去,又像是在期待未來。干裂、焦灼的嘴唇似乎已被封干許久;僅剩一顆門牙的嘴里不知飽嘗過多少的酸、甜、苦、辣。猶如耙犁一般的破傷的大手,捧著一個破了又被重新鋦起的粗瓷碗在喝水。細小毛孔里滲出的汗珠,不知已滑落多少。
稀疏口胡須,還有那象征著悲劇色彩的苦命痣;都無不打上了他艱苦勞動,悲慘生活的烙印。站在這幅巨大的肖像畫面前,能聞到他身上特有的煙葉味。感到他的肌膚在抖動,他的血液在奔流。面對《父親》使我們感到這是一個飽經滄桑,卻又永遠對生活充滿希望、期待,有著樂觀精神的普通農民。正是羅中立毫不遮掩的把農民的“丑”真實的表現出來,才使得“父親”的形象更加真實可信、有血有肉。
教師小結:畫家以深沉的感情,刻畫出一個勤勞、樸實、善良、貧窮的父親的形象。老農的形象已經遠遠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華民族千千萬萬的農民。正是他們辛勤的勞動,才養育出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他是我們精神上的父親!他身上匯集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那種百折不屈的精神!
(四)、我們身邊的美術作品(表現細節)
7、畫一畫寫一寫:教師:看來我們這節課同學們非常有收獲,大家都觀察發現
了作品中的細節并且描述表達作品中了細節。那么你們想不想也來嘗試的畫一畫寫一寫呢?請同學們觀察生活中樹葉的外形、葉脈、及紋理,用簡單的線條來畫一片樹葉。通過細節的表現使樹葉更加真實具有生命力。看看那組同學畫的又快有好。
寫一寫:分析理解作品《一個教師的工作臺》,請同學們用文字表達你的 受和認識,撰寫你自己的真實感受寫一片下短文。和老師同學分享交流。 設計意圖:鞏固認識特定細節對于體現作品特定情感主題的價值,激發興趣
和進一步學習的欲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養成用文字表敘對畫面細節價值的認識與感受的能力 。對本節教學的活動的再次拓展與升華。
學生進行演示:每組選派一名同學上講臺運用西沃白板中的畫圖板或西沃中的
板中進行作業展示。并請學生說明設計意圖。小組進行評論:那組畫的細節表現的好?為什么?(學生自評、點評)
教師小結:仔細比較就會發現:同樣是樹葉,看似一樣的每片樹葉的細節特點其實都不相同。
8、看一看:教師小微課展示
教師:今天同學們都表現的非常出色!同學們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像大師畫的那樣我們還是要從基礎開始。作品的細節是用不同的線條來表現的,下面我們看看老師是怎樣表現我們身邊的小事物的。(微課展示)
(五)、學習活動:(課后拓展)
教師:同學們父愛如山,母愛似水。除了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
有每天都陪在我們身邊可親可敬的、天天接觸最多的人—— 老師。在她們身上有太多可圈可點的事跡!同學對她們再熟悉不過了。你們注意過老師的辦公桌嗎?分析理解作品《一個教師的工作臺》,請同學們用文字表達你的感受和認識,撰寫你自己的真實感受寫一片下短文。和老師同學分享交流。
(六)、教學總結:(結束語)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共同觀察賞析了藝術家在作品中的細節表現。正是藝術家們這些細致入微的細節表現才使他們的作品賦予了生命,有了靈魂。才使我們的作品有了一種靜物有聲的境界。最后老師想用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的一句話作為這節課的結束語,送給同學們與同學們共勉。世界上并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學們用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美觀察美表現美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