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視覺中的紅屋頂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第4課《視覺中的紅屋頂》浙江省- 余姚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美術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第4課《視覺中的紅屋頂》浙江省- 余姚
《視覺中的紅屋頂》第三課時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課《視覺中的紅屋頂》第三課時“創造個性化的作品”是以創作表現為學習內容。通過學習《視覺中的紅屋頂》活動使學生對抽象繪畫有初步的認識,從而豐富學生的造型表現語言,提高運用繪畫表達個性的能力。從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的拼貼作品入手,了解畢加索拼貼畫的基本形式,抓住吉他局部獨特造型特點進行創作,通過感受、欣賞、表達等活動方式,有利于學生初步形成抽象繪畫的審美心理結構。
二、教學目標:
1、能夠把握原形造型的特點,領悟造型的獨特魅力。 2、能夠運用一定的表現方法繪制新奇的視覺形象,對抽象繪畫技巧產生初步的認識。
3、能夠嘗試運用抽象的繪畫造型語言表達對生活學習的理解與感受。 三、教學重難點
1、初步認識抽象畫,學生通過欣賞畢加索拼貼畫作品,用分解構成的手法創造出新的美術作品。
2、能夠認識點線面基本造型在抽象畫中的組織、運用。
四、課前準備
教師:教學課件、原形復印紙張、各色卡紙、剪刀、雙面膠等 學生:各色卡紙、剪刀、雙面膠 五、教學過程 1、教學導入
欣賞畢加索作品《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了解作品的基本形式。再欣賞畢加索其他作品,學生一起分析作品的特點。 2、新授課
欣賞《吉他》說一說原形是什么?用了什么樣的方法?引出第一種方法就是:“分解與構成“”(板書)。在盡量保持大提琴的基礎上,進行了有機的分解與組合,創造出新奇的畫面效果。解構重組造型的特點:以物體形體特征作為造型要素,用塊面分割或線條概括的手段打破原形,按照一定的審美法則重組新形。 要點:
A、緊緊拉攏點線面三大元素。
B、運用簡化、夸張的造型,牢牢把握變化與統一、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形式法則。
C、注重主次、疏密、聚散、穿插、秩序、方向等組合原理。 (教師詳細講解)
欣賞康定斯基作品《紅黃藍》和米羅作品《午夜和晨雨中夜鶯的歌聲》尋找畫面的美感。第二種方法是“線的概括與提煉”,通過簡化、夸張的手法,概括出最能表現物體特征的線條來組織畫面 3、比較兩種方法的區別,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 4、欣賞同齡人作品,教師講解 六、鞏固練習
請同學們根據所提供的圖片進行造型的解構重組,教師巡回指導。 七、展示作品并評價 八、拓展與延伸 展示生活用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