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百家爭鳴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歷史七年級上冊第8課《百家爭鳴》廣東省 - 深圳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目標
掌握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成就,了解諸子百家的思想,初步理解“百家爭鳴”對后世的深遠影響。感悟百家爭鳴作為中國歷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的重要意義。
2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前兩課春秋和戰國的學習,對歷史背景有所熟悉。這有利于他們從春秋戰國的歷史特征的角度去探究、理解諸子百家的思想。但枯燥乏味的思想容易引起學生厭倦,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趣味學習。
3重點難點
重點:孔子、老子的思想主張和成就。
難點:通俗講解百家思想。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百家爭鳴的背景
回憶前兩課的學習內容,總結春秋戰國的特征:大動蕩大變革
大動蕩:王室衰微,諸侯爭霸
大變革:經濟:鐵器和牛耕的使用,生產力大大提高
政治:新興地主階級勢力崛起
引發:各國變法,提出變法需求
引發:思想文化空前發展:百家爭鳴
活動2【講授】一 老子
(1)建立老子名片
①兩分鐘自學,完成老子資料卡
②檢驗自學成果:閱讀一段傳說故事,找出與老子有關真實的歷史信息。
我是誰:老子,李耳
我在哪里:春秋后期楚國人
我在做什么:道家學派創始人,《道德經》
(2)老子思想:
①萬物有其自然法則,人們應順應自然
②事物有其對立面,對立雙方可以相互轉化。
舉例故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③政治:無為而治
舉例名言:治國就像養魚,經常到魚缸里翻滾,魚兒很快就死了,應當讓魚兒自由生長。
活動3【講授】二 孔子和儒家思想
故事引入:孔子向老子問禮
1建立孔子資料卡
①觀看孔子視頻,了解孔子生平
②2分鐘自學,完成孔子資料卡
我是誰:孔子,名丘,字仲尼。
我在哪里:春秋后期魯國人
我在做什么:儒家學派創始人,相關著作:《論語》
2思想
①核心思想:“仁”,“仁者愛人”
【故事引入】馬廄失火,不問馬問人
【引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學生解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教師解釋)
②政治思想:以德治國,反對苛政
【故事引入】苛政猛于虎
③教育思想:創辦私學,有教無類
【活動】展示學生這學期語文課堂學習過的《論語》內容(包含溫故知新等學習方法),由學生搶答并解釋。
3影響:
【材料】“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頭兩千五百年,去學習孔子的智慧。”——全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集會巴黎時的宣言
【小結】曾經有人說,西方信仰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而我們中國人的信仰就是儒家。在中國漫長的傳統社會中,孔子的學說對古代文化的發展帶來了非常重要的影響,時至今日,我們仍在尊崇孔子仁義禮的傳統,聆聽孔子的教育智慧。
活動4【講授】三 百家爭鳴
【引入】然而在當時,孔子的學說并不被統治者們認可。但這并不可惜,因為隨著歷史的車輪從春秋走到戰國,孔子和老子這兩位春秋后期的學術大家影響了一批人,他們的思想仿佛投入河中的一粒小石,一石激起千層浪。儒家道家兵家法家,不同學派互相激烈辯論,相互抨擊,百家爭鳴的序幕由此正式展開。
①3分鐘自學,完成百家思想資料卡。
②【課堂短劇】百家爭鳴
學生根據表演者的陳述,猜測其身份,所屬學派,并總結其思想特點。
③【討論】
如果你是戰國時候的秦國統治者,你需要集中你手里的權力,進行爭霸戰爭,你會采用誰的思想?——法家。商鞅變法采用法家思想,實行中央集權,最終秦一統天下。
活動5【講授】四 小結:百家爭鳴的影響
【導入】當年的局面正像今日我們經歷的這一節課,諸子百家互相激烈辯論,相互抨擊,君主使用最有利的學說用之。這種“百家爭鳴”的局面帶來的是什么?
①【活動】一道簡單數學題: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那我們各自還是一個蘋果。但是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我們交換,那我們有了幾個思想?
當無數人的思想開始競相爭鳴,交換的時候,思想的火花就迎來了一次大爆炸
【小結】
影響1:促進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就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
性質: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②【材料研讀】你能分辨出,從秦到西漢,都分別運用了誰的思想嗎?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制定嚴酷的法律,實行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最終,秦成為最強大的諸侯國,一統天下。
材料二:秦帝國僅十四年就宣告滅亡。西漢初年,君主吸取秦刑法嚴苛,暴政的教訓,主張“黃老之術”,“與民休息”,順其自然,結果天下大治。
材料三:到漢武帝即位時,清靜無為已不能滿足統治者的需要,漢武帝迫切需要在收復民心的同時,集中權力進行政治軍事活動。而儒家的“仁義”和尊卑等級觀念符合了他的需要。于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成為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影響2:為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奠定基礎,對后世影響深遠。
有沒有同學感到奇怪,秦使用法家思想,成功做到一統天下。但最后,卻僅僅十四年就滅亡了,法家思想到底是存在什么問題呢?西漢初年,運用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使得國家繁榮起來,但最后,漢武帝卻廢除了百家思想,僅尊崇儒家思想。要知道,春秋時期孔子周游列國宣揚儒家思想,是不被認可的。這所有所有的疑問,預知詳情,且待本學期分解。
活動6【活動】拓展研討:儒、墨、道、法四家的思想主張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是信奉 儒/法/道 的老師,如何解決學生上課愛講小話,破壞課堂紀律的問題?
注: 教師引導:品德教育(儒家)、紀律約束(法家)、自我覺悟(道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