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百家爭鳴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歷史七年級上冊第八課百家爭鳴_遼寧省 - 沈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 學 設 計
課程名稱: 歷史
內容主題: 《百家爭鳴》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簡介:
本節內容是人教2016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七年級上,第二單元第8課《百家爭鳴》。我的思路是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感知歷史—感悟歷史—慧悟歷史,使學生了解百家爭鳴對后世社會的深遠影響,以及作為一名中學生,如何承擔起繼承、創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 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結合活頁資料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并將各組解決不了的問題搜集起來,通過教師補充資料,再由學生探究解決,使學生更加深入的感知、感悟歷史,本課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基礎上掌握本課的內容,并有所感,有所悟。在教學的過程中,評價法、情景設置法、小組合作探究法、教師引導法等。
授課 年級 七年級 學科 歷史 主題
《百家爭鳴》 任課 教師
課型 問題解決課 課時 1課時 授課日期
2017年4月5日 教 材 分 析 百家爭鳴是戰國時期社會深刻變化的反映;也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分野的開始;自此以后,中國思想文化開始活躍起來;中國古代文化的各派思想也基本定型,它深刻影響著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
學 生 分 析
初一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從心理角度講,他們對新鮮的、有趣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熟知的、有濃厚興趣的話題入手,創設情境,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拉近歷史與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但同時,初一學生歷史基礎知識有限,歷史思維正在形成當中,教師應把握教學內容的難度和廣度,設置具有探討意義的問題,使學生深入感知歷史,感悟歷史。
理 念 與 思 路 理念:采用新課程有效教學理念和歷史課程標準要求設計本課教學,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進行有效的歷史教學,關注“每一名學生”發展,努力創造體現學生“生命”的課堂教學,讓全體學生有所收獲。
思路:依據課標,立足學情,整合教材,通過大量史料、圖片、影響資料的引入,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歷史,在感受歷史的同時能夠有所悟,增長智慧。即:師生從感知、感悟、慧悟三個方面,融入情境,分析、探究、總結、升華。 教 學 要 求
學生學習要求: 1、課前預習。
2、課堂自學、組內合作學習。 3、組內探究、合作展示。 教師教學要求:
1.準確熟練的掌握教材內容,語言過渡精煉,正確有效引導。 2.精心設計問題,重新整合教材二部分內容。
3、ppt精美制作、視頻下載、材料的搜集與整合等。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百家爭鳴的時代背景、諸子百家的具體內容(代表人物、時期、主張)、百家爭鳴的的影響與現實意義。 【過程與方法】運用多媒體,展示本課內容的大量信息,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采用情景教學法,使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增強他們對歷史的親切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講述百家爭鳴的具體內容與意義,表現我國的悠久歷史文化,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與愛國熱情,樹立自主創新意識及正確對待人類文化遺產的科學態度。
重點 難點
重點:知道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主張
難點:初步理解“百家爭鳴”對后世的深遠影響
3
關 鍵 問 題
關鍵問題:
問題1:感知歷史:1、孔子和老子提出了哪些影響深遠的思想主張? (小組自主學習探究,小組展講,不同意見的其他小組可以提出質疑并共同探究解決)
問題2:諸子百家思想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表現?
此問題難度較大,教師應深入淺出,以學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生活實例出發,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問題3:中華傳統文化歷經滄桑歲月,時至今日仍然熠熠生輝,有哪些現象體現?(教師補充歷史資料、時事熱點新聞)
問題4:有人說百家爭鳴的真精神是思想自由,這對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有怎樣的啟發? (學生思考,發表看法)
教 學 方 法 本節課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小組探究合作學習。 2、指導法、評價法。 3、情景設置法等。
教 學 準 備
①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對本課內容及教學思路一定清晰,對學情十足的掌握,語言的設置,精心設計的引導。
②ppt精美制作、視頻下載、材料的搜集與整合。
4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程序 (要素) 時間
創設 情境
老師的行為
期望的學生行為
感知歷史
3
分
鐘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教師介紹諸子百家為主題的公園,以圖文資料展示孔子杏林授徒、學派相互辯駁的場景,配以背景音樂,帶給學生良好的視聽感受,構建文化氛圍,激發學
生興趣,導入新課。
學生感受諸
子百家時代濃厚的文化
氛圍,激蕩的思想交流,對本課主題有初步感知。
2
分
鐘
語言過渡教師點撥 通過導課,教師語音過渡“中華文化的先祖離不開這兩位思想家,他們是誰呢?”教師展示孔子和老子的生平介紹。
學生通過孔
子和老子的介紹能夠判
斷出對應人物,并對兩位思想家形成有基本了解。
5
15分鐘 合作探究 展講交流 歸納過渡
1.教師進行環節的引導,提問“孔子和老子在當時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思想主張”?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后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優秀小組上臺進行展講。學生展講后,教師及時進行歸納總結,加深學生對儒道思想的感知。
2. 教師語言過渡“時間由春秋進入戰國,更多仁人志士登上歷史舞臺,提出他們的治國理念”,展示戰國時期代表人物的圖片,要求學生簡述其思想主張
1.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結合教材內容,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總結,完成展板的書寫設計,分別介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張。
2.學生結合教材內容,簡述孟子、莊子、韓非子、墨子所屬流派及思想主張。
6
感悟歷史
5分鐘 教師與學生思維交流
引導學生
感悟歷史
教師展示文字資料并提出思考題“春秋戰國時代為什么會孕育出百家爭鳴?”
引導學生思考社會環境與思想解放運動之間的關系。
結合文字材料,總結出
是由于春秋戰國社會急劇變化的特點,才引發各學派的形成與辯駁,形成百家爭鳴的浪潮。
10
分
鐘
創設情景
感悟歷史 教師語言過渡“百家爭鳴留給了后世太多思想和文化的遺產”,提出思考題“百家諸子對中國后世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教師以“小明”同學的生活實例出發,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思考,突破教學難點。學生發言后,教師進行總結、補充,介紹具有代表性的儒、道、法三家在中國后世的思想遺存,并對百家爭鳴在中華文化史上的地位加以總結。
通過閱讀資料和小組探究,學生能夠指出一些基本的諸子思想的遺存,例如儒家的治國理想、教育思想在現代社會的體現,道家思想啟迪著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處理,法家思想在當代社會被闡發為依法治國。
7
慧悟歷史 10
分
鐘
結合熱點 升華主題 慧悟歷史 1.教師結合當下“孔子學院”“國學熱”的社會熱點,使學生感受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發光發熱。
2.以近年來社會對“弟子規”的爭議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發現傳統文化中存在的不合時宜的封建糟粕,并思考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3.提出思考:“有人說百家爭鳴的真精
神是思想自由,這對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有怎樣的啟發?”,學生分享后,教師總結發言,升華本課主旨。
學生認識到對傳統文化的態度要做
到“取其精華,去其糟
粕”,同時認識到在新時
代下,社會主義文化的
發展繁榮離不開百家爭鳴所蘊含的自由開放的精神。
8
教 師 總 結
先秦百家雄辯,匯聚星河燦爛;
儒家風雅,仁愛之禮;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刑德之用,變革之器。 中華文明遠,諸子始已成; 高山水長流,聆聽百家聲。
教師推薦百家爭鳴的相關書籍:
《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余英時 三聯書店 《先秦諸子的若干研究》杜國庠 三聯書店 《百家爭鳴》易中天 浙江文藝出版社
《先秦諸子學派源流考》 馮鐵流 重慶出版社
板書設計 社會劇變
第8課 百家爭鳴 孔子—儒家 老子—道家 墨家、法家
鑄就中華文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