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部編初中歷史八年級下冊第17課《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河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17課、外交事業的發展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結合教材,完成自學檢測試題,識記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恢復的時間、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的表現、中日建交時間、中國積極開展全方位外交活動表現及外交成果的基本史實;
過程與方法:觀看視頻,說出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是“恢復”而不是“加入”,解讀材料,說明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原因和意義; 觀看視頻、結合材料和教材,歸納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出現轉機的原因;列舉中美關系從敵對到正常化的進程; 通過改革開放以來外交成就的概述,理解我國新時期外交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認識中國的外交政策,以及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提高的重要作用,體會中國的外交策略與智慧;通過學習改革開放以來全方位外交的巨大成就,認識中國在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感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重難點
重點: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難點:中美建交的原因。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工具
教法:本課教學活動主要通過自主學習、閱讀史料、觀看視頻、小組合作探究、繪制知識結構圖等方式,進行問題探究教學,以此促進學生在歷史學科中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的發展。
教具:PPT、自制“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內容的貼紙
四、教學活動 (一)、課堂導入
活動一:教師發放提前制作好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內容的貼紙,師:老師有一副貼紙,順序是打亂的,請同學們幫老師整理一下順序!
生:以小組為單位,正確排序,看哪一組完成的快。另外,找兩個同學在電子屏幕上操作。學生完成后,
師提問:按順序拼好后,是什么內容?
生: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師:對,正是在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影響和推動下,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翻開了外交事業的新篇章。時間走到了70年代,中國在外交上取得了顯著成就。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第17課,外交事業的發展。
2
(二)、講授新課
出示學習目標,指引學生學習。 1、【讀熟教材 夯實基礎】
結合教材與《外交事業的發展》活動單--課前預習部分,完成自學檢測試題,識記: (1)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恢復的時間、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的表現; (2)中日建交時間; (3)中國積極開展全方位外交活動表現及外交成果。
反饋指導:學生課前完成,教師巡視檢查后,提問本節課兩個重要時間節點,70年代和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有分別哪些。 過渡:PPT出示圖片
師:1971年11月8日,《時代》的封面文章這樣寫道:“今天,聯合國要接受一個來自新地區的代表團——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指的是什么事?
生:中國恢復/加入聯合國席位,中國派代表參加26屆聯合國大會。 2、【讀懂教材 合作探究】 A.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活動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享課前搜集的關于聯合國的信息,互補有無,最終得出是“恢復”而不是“加入”。(此活動視不同程度班級具體設置)
活動三:觀看視頻影音資料,思考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阻力;PPT出示材料,小組合作探究,分析教材p.86頁問題, 回答中國為什么能夠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教師引導學生從綜合國力,外交政策及材料中得出答案。 (1)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提高的結果; (2)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關系,贏得世界的尊重; (3)亞非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的支持。
設計意圖:課前搜集資料,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搜集整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從歷史視頻中獲取歷史有效信息,歸納總結的能力;通過分析材料,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煉有效信息的能力,培養論從史出的觀念。
過渡: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外交成就出來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外,中美、中日關系也得到了改善。
3
B. 中美中日建交
出示材料,材料一:1954年,日內瓦國際會議上,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嚴令美國代表團:不準任何人與中國代表握手。材料二: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專機在北京機場徐徐降落,當尼克松走下舷梯,在離地面還有三四個臺階的時候,就向前來歡迎的周恩來伸出了手。生分析從20世紀50年代的拒絕握手到20世紀70年代的主動握手反映中美關系發生了什么變化?
活動四:觀看視頻影音,出示材料,分析中美建交的背景,概括中美關系出現轉機的原因? 閱讀教材,列舉中美關系從敵對到正常化的進程,學生到白板上寫出重點事件的時間。 學生觀看視頻后,教師引導學生從美國和中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小組進行討論后回答,教師講解總結。
美國方面: 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
孤立中國的政策失敗; 美國霸權地
位衰落,可增加對付蘇聯的實力; 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
中國方面: 可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 牽制來自蘇聯的威脅; 有助于解決臺灣問題,早日實現祖國統一。
師:中美之間相互敵對20多年,兩國是怎樣改善關系的呢。中美之間的“破冰之旅”是從一枚小小的乒乓球開始的。更為神奇的是這起“乒乓外交”緣起于美國選手“搭錯車”。課下同學們可以查閱資料,了解下這個有趣的故事。
設計意圖:旨在讓學生清楚中美關系從敵對到正常化的大致脈絡,培養時空觀念。
教師強調:中美兩國關系正常化與建立外交關系是兩碼事,關系正常化是相對于不正常而言的,是指兩國處于非敵對狀態,1972年2月、中美兩國簽署《聯合公報》,是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的標志。而中美建交是在之后的1979年。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雙方在臺灣問題上達成了什么樣的重要共識? 生: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4
師補充:美國必須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這是改善中美關系的前提,中美之間分別于1972年、1979 年、1982年簽訂了《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八七公報》,合稱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是中美關系健康發展的政治基礎。
從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的那一天起,自20世紀50年代起因美國孤立遏止中國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終于被打破,中美關系的改善也極大地沖擊了長期追隨美國的日本,我國外交事業逐漸迎來了新局面。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揭開了中日關系的新篇章。
過渡: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我國的外交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C.全方位外交
1.閱讀教材及觀看視頻,歸納改革開放后,中國開展的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活動表現在哪些方面? (1)注重改善和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 (2)注重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 (3)力爭中美、中日關系穩定發展,逐步實現中蘇關系正常化,積極發展與歐盟國家的關系。
2. 出示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歷史照片,概述新世紀以來中國取得的外交成果。
成果一 :中國已與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 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 ;成果二 :中國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多次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亞信峰會等重要國際會議,加強國際合作。 (結合相關圖片,引導學生感受大國外交,大國擔當。)
3.通過本課的學習,歸納我國外交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教師引導學生從國家實力、外交政策、國際環境方面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a.國家實力: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
b.外交政策: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國際環境: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發展的總趨勢。 設計意圖:旨在讓學生清楚我國外交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在于綜合國力和國家地位的提高。
3、【讀活教材 迎接挑戰】
(1)結合活動單導學,學生當堂檢測,鞏固提升。
(2)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本課知識結構圖。小組合作,每組展示一副最好的結構圖,多媒體展示,互相借鑒。(此活動可設計為作業)
5
4、課堂小結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外交事業取得的重大發展。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美國開始改變對中國的外交政策,1972年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建交,受美國影響,日本也在1972年與中國建交。這一時期、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提議也得到了眾多國家的支持,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進人新世紀以來,我國外交成就更是碩果累累:兩次成功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所有這些外交事業輝煌成就的取得應歸功于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得益于我國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 5、知識鏈接 推薦學生觀看紀錄片《大國外交》 6、板書設計
7、教學反思
本課有以下優點:(1)采用活動單導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灌輸式課堂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2)導入以活動方式開展,即復習了舊知、聯系了新知,又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3)組織研讀多種史料,包括文字材料、歷史地圖、視頻影像、歷史照片等等,注重培養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4)分組合作,多角度探究,擴大歷史視野,提升歷史思維能力,認識外交事務的復雜性和艱巨性;(5)聯系現實,培養家國情懷,增強學生時代感和使命感,感受我國外交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以及我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不足之處:(1)由于時間關系,最后小組整理知識結構圖的時間略顯倉促,學生沒有充分時間互相點評,也可設計為作業;(2)課上展示聯合國信息這個環節可以不設計,占用了一定的課堂時間;(3)教學口語有些多,重點知識重復多,再求簡練。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