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17課《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 甘肅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17課《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 甘肅
第17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中美關系走向正;恢袊诼摵蠂戏嗬幕謴停恢腥战ń唬恢袊修k亞太經合組織會議。能力目標:列舉和分析70年代中國對外關系的重大發展的史實,培養學生概括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由上海APEC會議的主題“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樹立樂于合作、團結互助的人生態度。認識到外交事業的成就來源于祖國的強大,增強熱愛祖國、立志學習、使祖國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中美關系正常化;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難點:中美關系在70年代出現轉機的原因;我國外交事業之所以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三、教學方法
自主預習、合作探究、設問質疑等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提問:50年代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教師:我們這節課談論的話題仍然是外交,有人說外交是智者的游戲,是妥協的藝術,是一個國家實力強弱的晴雨表。不信來看一看: 展示:視頻 習近平與特朗普在海湖莊園會晤
教師: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與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元首又一次親切會談,這表明現在的中美關系正常且友好。再看另一個材料:
展示:材料 《建國初期美國對華包圍軍事示意圖》
教師:說明建國初中美關系敵對,如:1954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那么這兩個曾經二十多年沒有握手的國家,關系是如何走向正;哪兀拷裉炀妥屛
們一起走進歷史,一睹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的風采。導入課題。 (二)自主預習:完成導學案的習題,檢查預習效果 第一篇章 跨洋握手----中美關系走向正;
教師:中美關系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展歷程。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80頁第1、2、3自然段并結合前面所學,合作完成: 1、 新中國成立20年美國對中國采取什么態度?
2、 中美關系為什么能在20世紀70年代得到改善?請你分別從美國、中國兩個方
面去考慮。
3、 中美兩國關系是如何走向正;哪兀 針對2題附材料:
材料一: 20世紀60、70年代美蘇爭霸中出現了蘇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國不得不謀求對華關系的改善,聯合中國對付蘇聯。
——摘自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
材料二: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見,認為現在已有五個世界實力中心——西歐、日本、中國、蘇聯和美國,在本世紀的三分之一時間里,這五只力量將成為決定未來的心。
——摘自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
材料三:自赫魯曉夫1956年上臺后,蘇聯試圖迫使中國將自己的外交政策納入蘇聯全球戰略的軌道。蘇聯單方面撕毀了中蘇經濟技術合同和協議,并在中蘇邊境地區挑起邊界事端,制造流血事件,尤其是1969年3月發生的“珍寶島事件”。這使得中蘇邊境形勢十分緊張,兩國關系幾近破裂。
——《蘇聯的霸權主義》 小組討論,各組派代表發言。 2題結論:
從美國來說:
1.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性,承認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 2.增加對付蘇聯的資本,打中國牌牽制蘇聯。 3.希望進入中國市場,獲取經濟利益。 從中國來講:
1.從整體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國際地位;
2.牽制和對付來自于蘇聯的威脅,緩解國家安全壓力; 3.有助于解決臺灣問題,實現中國統一。
(設計意圖:中美關系出現轉機的原因是本課的難點之一,我采用學生分組合作探究的方法和史料分析法突破本課的難點。同時培養學生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師總結:國家處理外交事務根本出發點是國家利益。正如外交史上的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過渡:中美兩國關系是如何走向正常化的呢? 學生總結:中美關系正;倪^程 1、 試探之旅---“乒乓外交” 展示:“乒乓外交”
教師:1971年4月,毛澤東親自批準中國乒乓球隊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問中國,這是美國代表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次正式訪問中國,這就是轟動世界的以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 2、旋風之旅----基辛格訪華 展示:基辛格秘密訪華
教師:1971年7月美國總統特使、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華。這為 一年之后的尼克松訪華奠定了基礎。 3、破冰之旅—尼克松訪華教師:1972年2月,尼克松正式訪華,與周恩來在上海進行會談并簽署《中美聯合公報》。
展示:圖片 “歷史性的握手”。
周恩來:“你的手伸過世界最遼闊的海洋來和我握手—25年沒有交往了。” 尼克松:“我感到很榮幸,終于來到了你們偉大的國家。” 根據圖片和文字讓學生模擬場景,感受兩位偉人的風范。
旁白: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尼克松剛走下飛機舷梯,就把手遠遠的伸了過來,尼克松六次對他的隨從人員說:“在我下飛機的時候,你們別跟著我,我和周恩來握手的鏡頭,要讓全世界看得更清楚”。無數鏡頭,定格住了這個歷史的瞬間,兩位偉人的手此刻緊緊握在了一起,足有一分鐘。后來,尼克松說,這是為了糾正1954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的失禮行為。
教師:此次握手被譽為“歷史性的握手”。后來尼克松總統深情地回憶這次握手時說: 展示: 材料 當我走到扶梯最后一節,邁步向他走去時,特意伸出手去。我們雙手一接觸,一個時代結束,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憶錄》 教師: 你如何理解尼克松所說的“一個時代結束,另一個時代開始”? 學生:中美敵對的時代結束了;中美關系正;臅r代開始了。
教師: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思考:1972年到1979年中美建交經歷了七年的時間,七年啊,為什么又經歷了漫長的七年中美才正式建交?
展示:中方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臺”、“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兩個中國”、“臺灣獨立”和鼓吹“臺灣地位未定”的活動。
美方聲明: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1972年的《中美聯合公報》
思考:從建交公報中,你能看出,影響中美建交的關鍵問題是什么? 學生:臺灣問題
師過渡:中美關系正;瘜ζ渌麌矣杏绊憜幔繉δ膰绊懽畲? 展示:圖片 毛澤東會見田中角榮
教師:中美關系的改善也極大地沖擊了長期追隨美國的日本。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國,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揭開了中日關系的新篇章。
教師:隨著美國、日本這些強國與中國關系的改善,許多國家紛紛與中國建交。 展示:1949~今與我國新建交國家數目統計圖 教師: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數目最多在什么時候? 學生:70年代。
總結:20世紀70年代是中國外交大發展時期。
過渡:70年代是新中國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時代,除了與美國的關系開始走向正;猓硪粋重大的成就就是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第二篇章 揚眉吐氣----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展示:圖片 《喬的笑》
教師:外交部長喬冠華為什么如此開懷大笑? 學生:因為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教師:1971年11月15日,喬冠華率中國代表團首次參加第26屆聯合國代表大會。聯合國大廳里出現了盛況空前的歡迎場面,喬冠華激動的心情難以抑制,揚天開懷大笑。這美妙的瞬間被新華社記者拍照下來,化作永恒的紀念。
(設計意圖:展示圖片《喬的笑》及講述歷史故事,使學生感受勝利的喜悅,培養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師: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合法席位的恢復有什么意義?
學生: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有利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過渡: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我國的外交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新世紀的第一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相關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行
第三篇章 再續輝煌------新世紀的外交成就
自主學習:學生預習課本三分鐘,并在課本標出新世紀的外交成就 展示:圖片
活動:假如你是一位記者,并有幸參加了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的報道工作,請你為大家做現場報道。
(設計意圖:本部分內容有些枯燥,通過活動的形式使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生生互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教師:除了APEC會議,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取得的突出成就你們還知道哪些? 學生:自由回答
展示:中國外交一組圖片 同時播放背景音樂 《我的中國心》
(設計意圖:通過歌曲創設良好的德育情境,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欣賞歌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同學們,一路走來,風雨兼程,我國的外交事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正在崛起,中國已經走向世界。 (三)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教師:清政府時期,被迫簽定了大量不平等條約,是跪在地上辦外交…… 問題1:舊中國屈辱外交的根源是什么?
問題2:60多年來中國外交取得輝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學生:應歸功于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
教師:綜合國力的不斷攀升,國際地位和聲望也與日俱增,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真正展現了一個大國的風采。新中國的今天是幾代人的無私奉獻實現的 ,而新中國的明天需要靠你們去創造,正如梁啟超所說:少年強則中國強。 展示: 梁啟超的《少年強則中國強》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教師:同學們,你們聽到了嗎?祖國在召喚著你們!
(設計意圖:用梁啟超的《少年強則中國強》結尾,激勵學生們為祖國的明天努力學習增強熱愛祖國、立志學習、使祖國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總結:先讓學生自己談收獲,再分類歸納。 五、課堂檢測 六、板書設計
第 17 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 一、中美建交 二、中日建交 三、重返聯合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