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探尋新航路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歷史第15課探尋新航路-河北省 - 石家莊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歷史第15課探尋新航路-河北省 - 石家莊
教學設計:第15課《探尋新航路》
一、課程標準:
通過哥倫布發現美洲,麥哲倫環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開辟的世界影響。
二、教材分析:
本課為教材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15課,共有三個子目,分別是“探尋新航路的熱潮”“哥倫布‘發現’美洲”“麥哲倫船隊全球航行”。
1500年是世界歷史的轉折點,此前世界各地區相對平行、各自獨立發展,有些地區幾乎與世隔絕;1500年之后的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這中間的關鍵就是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新航路的開辟”(地理大發現),這一節課屬于世界歷史課的奠基之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節課可以是很多歷史事件的背景。
三、 教學目標:
1.學生講述地圖的變遷、哥倫布等人的主要航;顒,培養語言表達的能力和展示能力,能夠掌握新航路開辟的過程。
2.運用問題探究法,設置開放性的討論題“新航路到底是一條怎樣的航路?”,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全面客觀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開辟新航路原因的認識,使學生了解資本主義的拜金主義實質的同時,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認識到資本主義萌芽是推動新航路開辟的根源。
4.學生能夠認識到:新航路的開辟推動了歷史發展的進程,改變了世界形勢,浸潤歷史核心素養的唯物史觀;最后上升到“一帶一路”這種中國對世界的貢獻,進行情感升華。
四、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是初三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歷史學科素養,對學科知識、學習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雖處在學業壓力較重的學段,但是經過兩年的歷史學科學習以及師生關系的默契培養,學生依然具有較高的學習熱情,對歷史課堂期待無限,愿意分享和表達自身觀點。教師在充分展示學科魅力的同時,依舊要激發學生興趣,積極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見微知著培養其分析性思維、實用性思維、創造性思維。
五、教學重點:新航路開辟的過程。
教學難點: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影響。
六、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音頻、視頻準備
學生準備:課前、課中展示的內容;整理探尋新航路的相關歷史圖片、資料;
預習課本第15課。
八、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課前準備】
超周布置預習作業,明確要求。搜集航海家的航行路線,感悟航海精神及相關圖片資料。
新授;
導入:同學們好,請坐。
上課前,先由劉于嘉同學給我們帶來今天的百家講壇。
【自主完成】
閱讀課本,完成項目紙自主學習部分
【交流展示】
學生介紹“地圖那些事兒”,歐洲人眼中的世
劉于嘉同學在整個展示過程中準備充分,思維清晰,落落大方,也展現了她很好的歷史素養,我們為4組加上5分。通過世界地圖的變遷,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在逐漸的擴大,歐洲從中世紀的蒙昧中逐漸走出來,大家知道這一切得益于什么嗎?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15課,順著哥倫布等人的足跡,重走新航路,感悟探尋新航路對世界帶來的改變。 【概念解讀】
那么到底何謂新航路?
新航路是指在15~16世紀之交,西歐各國本想探尋通往東方的航線,經過一系列航海探險活動開辟的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這些航線是如何找到的? 一起走進:第一幕 尋“路”
路在何方?有請我們班的四位航海家帶我們尋找新航路。
下邊我們來看西班牙的航海家,也就是大名鼎鼎的?
哥倫布到達印度了嗎?需要后來者,有請。
有請最后一位航海家。
四位同學的展示的新航路開辟的過程內容翔實,給大家講了很多小故事,由此可見他們做了充分的準備,知識面也很廣,我們分別為各自小組加上5分。大家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他們!
通過展示,同學們對新航路的概括有所掌握,現在我們以搶答的方式來檢驗大家剛才的傾聽程度。 (通過搶答完善右側 表格)
界地圖發展變遷史。講述不同時期歐洲人繪制的世界地圖的特點。
齊答:新航路開辟
【交流展示】
四位同學介紹新航路開辟的過程。 劉政君:
迪亞士:葡萄牙里斯本——非洲西海岸——好望角;講述好望角的來歷。 齊答:哥倫布 顏子涵:
哥倫布意大利人,航線:西班牙——美洲 ——西班牙;講述印第安人的來歷。 齊答:沒有。 郭子豪:
達迦馬:葡萄牙里斯本——非洲西海岸——好望角——印度 劉辰赫:
麥哲倫:西班牙——非洲西海岸——大西洋——麥哲倫海峽——太平洋——菲律賓群島——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首次完成環球航行;講述麥哲倫海峽、太平洋的來歷。
通過梳理,我們可以看到,新航路的開辟是以歐洲為中心,向東西兩個方向進行探索,發現了兩條新的到達亞洲的航線,有四位人物對此作出了巨大貢獻。正所謂,新航路,新方向,新發現,新時代。
既然要探索一條前人未走過的新航路,那么假如你是一名跟隨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水手,你們在航行中會遇到哪些困難? 沒錯,來看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出示哥倫布麥哲倫等船隊出發與返程人數對比圖),這還是一次以生命為代價的遠航,就連麥哲倫自己都喪身于菲律賓群島,從他們身上我們能感受到那些精神?
航海家們這種不畏艱險,不懼未知的創新的精神也深深的感動著我們,也激勵著后人。在西班牙、葡萄牙之后,荷蘭、英國、法國也接踵而行,相繼走上遠洋航行之路,這些探索從新航路開辟算起持續了約300多年,被稱作“地理大發現”。這是位于里斯本的地理大發現紀念碑,我們有時間可以去走走看看,感受下葡萄牙昔日的輝煌和人類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
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后,很多人看法不一,我們來看下面一段材料,(出示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偶然還是必然的材料)你認為這是偶然還是必然?
走進:第二幕 探“路”
讓我們一起追根溯源,探究新航路開辟的原因。
材料一: 15世紀末的歐洲,社會分工不斷擴大,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城鎮迅速增多,商品經濟日益發展,貨幣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歐的國王、貴族和商人到處追求黃金白銀,形成一股尋金熱。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歐洲商品貨幣關系日益發展,貨幣成了普遍的交換手段。商人和手工工場主需要更多貨幣擴大經營,而黃金是最貴重的交換手段,有了它就有了一切,人人都渴望黃金。 ——《歷史必修2》
師:進行學法指導,概括材料要抓住材料關鍵句,解釋商品經濟發展,需要更多資金,引發尋金熱。 問:去哪里尋找黃金?
材料三:東方黃金遍地……金瓦蓋頂,金磚鋪地,門窗都是黃金裝飾,連河道里都有滾動的礦石,東方簡直是一個燦爛輝煌的黃金世界,冒險家的樂園。 ——《馬可·波羅行記》
東方的誘惑豈止金銀?
材料四:在公元11世紀,歐洲的胡椒是按粒計算的,有錢人的外號是“胡椒袋”,可以用胡椒買田置地。
生:新鮮食物缺乏——壞血病;風浪;暴風雨;疾病等等……
生:勇于開拓、創新進取
不怕犧牲、克服困難……
學生感受航海精神與壯舉。
生:隨意回答,偶然必然都可以。
生①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 ②尋金熱
生:西歐國家對東方財富的渴望
生:還有香料 ——《大國崛起》
然而在追求誘惑過程中又充滿著的尷尬……出示舊航路圖片 材料四: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占領了地中海東部的廣大地區,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通商要道。帝國軍隊肆意搶劫商旅,并對過往商品課以高出過去8至10倍的重稅。因此,西歐各國迫切需要開辟一條通往東方的新航線。
——摘編吳于廑主編《世界通史》
誘惑之外的使命?
材料五:作為熱愛神圣基督教并努力推動其發展的天主教徒,國王與王后決意派臣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前往印度各地,拜謁該地諸君王使其皈依吾神圣天主教。
——《哥倫布航海日記》 提問搶答學生完善新航路開辟的原因相關表格。
提升:1.在這些原因中,哪個是直接原因?
2.哪個是根本原因?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由于西歐經濟的發展導致了這一系列變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在考慮根本原因時可以從經濟角度入手。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來新航路開辟是時代的驅動、歷史發展的必然。然而光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那么你認為當時的遠洋航行應具備哪些必要的條件為探尋新航路提供可能呢?
出示圖片:指南針、多桅帆船、地圓說等。 學法指導:可以從主觀、客觀兩個角度來考慮。
學完新航路開辟的過程和原因,你對這段歷史又有怎樣的收獲和思索?
來看第三幕 思“路”
你認為新航路是一條怎樣的路?依據是什么?
學法小貼士:在分析問題時,可以從世界、歐洲、亞非美洲等多角度考慮。
學生如有不足,師補充PPT中插入的材料與圖片。最后進行歸納總結:
生:傳統的東西方商路受阻。
生:傳播天主教
【總結歸納】
生:傳統的東西方商路受阻。
生: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
生:航海造船技術、天文地理知識、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勇氣等。
【合作探究】【感悟歷史】
小組討論,控制音量,做好記錄,時間3分鐘。
生:殖民擴張之路;
資本積累之路; 貿易中心轉移之路; 對外侵略之路; 掠奪于屠殺之路; 世界市場形成之路; 文明交融之路;
1、對歐洲: ①西歐國家開始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 ②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封建制度的瓦解; ③歐洲商貿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2、對亞、非、美洲: 使亞非美洲成為殖民掠奪對象,逐漸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3、對世界: 打破隔絕狀態,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世界市場開始出現。 世界被發現,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開始! 最后我們通過一段動畫進行小結。 結語:新航路,是殖民掠奪之路,是一條世界市場聯系之路,更是一條人類文明交流之路。正是因為探尋新航路,歐亞非美聯系才會越來越密切,真是因為探尋新航路,整個世界才能連成一個整體。ㄍ晟瓢鍟 (出示一帶一路相關圖片) 現如今的中國,正在積極打造“一帶一路”,與新航路開辟不同的是,我們的 “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在一系列實際舉措中,一個個合作項目開花結果,疊加起豐富的絲路“風光”,在時光的度量尺上,鐫刻下“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推進的堅實步伐,讓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下課! 世界一體化之路; 人口遷移之路; 物種交換之路; 世界被發現之路……
其實它還可以是:創新之路、尋金之路、冒險之路等等……
生:認真觀看,再次感受探尋新航路這一課,情感得到升華。 聯系到現在的中國,讓學生了解我們的“一帶一路”的不同與偉大之處,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愛國情感等。 作業布置
完成練習冊第15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