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7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新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7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新疆 - 石河子
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❶ 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紅軍長征過程中艱難險阻;知道紅軍長征的原因和遵義會議的內容;分析理解遵義會議和紅軍長征勝利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提供多個學習條件,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活躍課堂氣氛,合作討論,積極發言增強合作和協調意識,促進學生思維和能力的提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感受在困難面前我們紅軍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讓學生逐漸形成不怕困難、積極向上的心態;通過感受地方的紅色文化教育,傳承紅軍精神,培養學生
愛鄉愛國責任感和使命感 【重點難點】
重點: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遵義會議。 難點:遵義會議。 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最早是在哪里了解到長征的?導出小學時學過的語文課文《金色的魚鉤》,讓學生產生共鳴,讓我們帶著這份兒時的回憶進入今天的新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二.新課講授
一:重走長征路——追尋長征的印記
觀看共青團中央為紀念長征80周年推出360°全景VR視頻《追尋長征印記》,(特意準備了兩幅VR眼鏡,讓同學們戴上眼鏡來體驗VR進入課堂的魅力)。通過觀看視頻請兩位同學談談感受(學生:身臨其境,就好像發生在身邊一樣,和紅軍戰士一樣感同身受那種艱難困苦) 預習新知:通讀教材P81-84頁,帶著問題自主預習本課知識。 1、找一找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的原因;
2、歸納遵義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內容及意義;
3、結合長征示意圖寫出長征的全部經過并能說出長征的結束標志和歷史意義; 4、了解紅軍長征途中的艱難困苦;體會長征精神。 展示國共兩黨力量對比圖,總結共產黨長征的原因; 讓同學們體會共產黨當時“難”,不知路在何方——前途迷茫 二、路在腳下----艱難中行進 1.戰略轉移:
(1)原因: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___”的錯誤,紅軍_________________失利。 (2)開始: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率領中央紅軍八萬多人突圍西進,開始長征。 (3)困境:紅軍沖破四道封鎖線,渡過_____,人員損失慘重,敵人布下重兵。 (4)抉擇:根據毛澤東建議,紅軍強渡烏江,攻克遵義。 播放遵義會議片段,回答知識點 2.遵義會議:
(1)時間:1935年1月。
(2)內容:確立了以_______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3)意義: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_________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_____的標志。 總結:為什么說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形式:小組討論)
提示: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遵義會議——新中國成立
總結:第一個14年遭遇挫折,如工人運動遭到鎮壓、大革命的失敗、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 第二個14年由勝利走向勝利,到建立新中國 3、過雪山草地
四渡_____(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巧渡_______(跳出敵人的包圍圈) →北上強渡大渡河,飛奪_______→爬雪山、過草地→進入甘肅。
播放長征時過雪山草地的視頻,讓學生感知當時紅軍戰士們的艱難困苦 同時讓同學們說一說紅軍長征的路上有哪些讓他們感人至深的故事或片段(例飛奪瀘定橋、)
4、帶領學生們重走長征路線(小組畫一畫,說一說)
瑞金
沖破四道封鎖線
遵義會議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強渡大渡河
飛奪瀘定橋爬雪山
過草地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
北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吳起鎮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強渡烏江
5、紅軍勝利會師陜甘 1.勝利會師:
(1)1935年10月,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在_______會師。
(2)1936年10月,紅二、紅四方面軍和紅一方面軍在甘肅_____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 三路在繼續----行進在路上 1.長征意義:
(1)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_________。
(2)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_________,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結合上述的視頻及材料,說說長征最打動你的是什么?你認為“長征精神”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它包含哪些內涵?
學生:不怕犧牲、前赴后繼的精神;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精神;
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精神。 2、觀看視頻《長征帶給我什么?》
3、小結:讓學生自己所說自己的感受讓學生有所得、有所想 三、課堂總結
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讓學生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方法并且說一說自己還有什么需要努力的地方
❸ 板書設計
原因: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長征開始 開始:1934年10月 初期受挫 時間:1935年1月 歷史轉折——遵義會議 內容: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 意義:歷史轉折,成熟標志 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抵達甘肅 勝利會師 勝利會師:陜北會師——1935年10月;會寧會師——1936年10月 意義:宣告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偉大意義:挽救革命 長征精神 ❹ 課后反思
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
在該課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就很好的體現了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對本課的講解體現了中學歷史五大核心素養。特別是對時空觀念的理解比較到位,采用了大量的視頻和圖片資料,并且使用了多種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提出適當的問題,向學生提出要求,實現了老師和學生的良好互動,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再如,根據教學的需要,充分利用了圖片、視頻、文字資料等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生動教學中掌握長征的歷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讓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受紅軍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讓學生逐漸形成不怕困難、積極向上的心態;通過感受地方的紅色文化教育,傳承紅軍精神,培養學生愛鄉愛國責任感和使命感。不足之處:在以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培養,要加強對史料的深層次解讀和運用,從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對于課程的講解可以試一試用多種上課的模式和方法,從中不斷突破自己,讓自己有一個大的提升。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