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社會生活的變遷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19課 社會生活的變遷-長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19課 社會生活的變遷-長春北師大附屬學校
課 題 社會生活的變遷
學 科 歷史
授課班級
八年一班
設計理念
以學生主導課堂,通過視頻圖片情景劇的表演,使學生理解到時代的變遷與國家政策的關系。
教學目標
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常生活發生變遷的原因、表現和影響;對比改革開放前后,人們衣、食、住、行等方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教學重點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日常生活的變化。
學情分析
本課是部編版歷史新教材的最后一課,學生經過一年多的歷史學科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和綜合分析能力,為教師在教學上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和基本的知識基礎。
八年一班的學生好奇心強,善于思考,學習態度認真、積極主動發現新知,但課外閱讀知識面窄。寫在、表達能力比較強,文學天賦高,對待歷史學科有較強的興趣,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拉近歷史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求知欲。
教學方法
教法
1. 認真鉆研新課標與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的基礎上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
和價值觀的傳遞。
2. 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講究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
學法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
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以及邏輯性,提高其思維品質。
初中歷史組
一、新課導入:
教師給學生播放《夏洛特煩惱》的視頻,并進行提問。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看視頻,找出能代表1997年這個時代的鏡頭,并舉手回答、互相交流。 師:可見,1997年的標志性符號與我們今天是完全不同的,有其特有的時代特征,今天就讓我們踏著時代的浪潮,回到過去,走過現在,奔向未來。讓我們帶著一顆求索之心,回到祖國近七十年來的滄桑巨變,共同走進第19課——社會生活的變遷。
二、新課講授:
1. 情景劇表演:《我家兒子要結婚》
師:今天有幸我們請來了三位大爺,我們來看一看他們遇到了哪些難過的事。
師:同樣是面對兒子結婚,看了這個小短劇,你有什么認識?
生:(預設)不同時期婚禮習俗,載體在不斷的發展。
2. 師:對于我們每一位普通人來講,我們感受到的時代變遷是指實實在在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通過對長輩和朋友們的采訪,我們大概可以了解到社會生活的變遷的方方面面,總體來說,反映在以
下的四個方面:衣、食、住、行。
師:下面我們把采訪自己父母關于“衣”的方面的同學來回答這個問題。
學生做關于衣服方面的故事分享。
生:(預設)邁克爾·杰克遜,香港回歸,自行車,低矮的住房……
學生表演,其他學生注意觀
察。
教師板書: 時代在改變 衣、食、住、行
初中歷史組
師:同學們分享得太精彩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PPT。建國之初,物資匱乏,要憑借布票才能購買布料,而新時期,人們在服飾穿著上更加考究,不僅僅要穿得得體,還要彰顯個性。
生依次分享食、住、行長輩生活的故事。
師依次介紹建國后食、住、行與改革開放后的不同之處。
食:由解決溫飽到吃好。 住:筒子樓到精美的別墅、樓房。
行:短途:自行車、公交車到私家車、出租車、校車、打車軟件。
長途:綠皮火車到飛機、高鐵、動車。
播放一個中國高鐵行業迅速發展的視頻,由此得出:中國鐵路營運總里程位于世界第二位。
3. 師:面對著日新月異紛繁復雜的大千世界,我們是否愿意把內心的純粹再次喚醒,面對紙醉金迷的大千世界有些人迷失了自我,失去了純粹,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堅守本心。下面老師想提問一個問題:假如我們每天增加一個小時的話,你認為如何利用這額外的時間才算有意義?
生:(預設)閱讀、聽音樂、看電影……
4. 教師引入小康社會的標準——恩格爾系數。 教師:為什么會有此變化? 生:改革開放,人民努力……
設計目的:對比學習法,通
過父輩人生活的年代不同,從而與現在的年代進行區分,將歷史思維具體化。
教師總結,脫離物質操控,豐富精神生活。師:下面給大家播放一則視頻,請同學們認真觀看,從中找到本題的原因。 內因:人民的共同努力 外因:黨利民政策
5. 師:請同學們大膽暢想,未來我們的生活將會是什么樣?
生發揮想象,自由作答。 三、練習:三道選擇題
板 書 設 計
第十九課 社會生活的變遷
時代在發展
↓
衣、食、住、行
↓
改革開放、黨利民政策
課 后 反 思 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水平大大提高,中國人民的衣、食、住、行和通信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逐漸趕上了世界的潮流。今天的中國,正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核心力量,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