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秋天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部編人教課標版一年級上冊《秋天》第一課時_北京市海淀區翠微小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語文部編人教課標版一年級上冊《秋天》第一課時_北京市海淀區翠微小學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學 校 北京市海淀區翠微小學
學 科
教科書版本及章
節
部編版 一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秋天》
第二部分:單元教學設計
單元學習主題
自然
1.單元內容分析
本單元是本冊教材的第一個課文單元,本單元圍繞“自然”這個主題編排了《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4篇課文,主題應季,貼近生活,易激發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共鳴;題材豐富,體裁各異,語言簡潔明快、親切自然,能喚起學生對四季的感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第一學時,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要注重朗讀基本功的訓練,讀準字音,讀出輕聲,讀對兒化,重點讀好“一”的變調。朗讀指導時,要注意停頓和語氣的變化,做到連詞讀,讀出句子的節奏感和韻律美。在朗讀學習的起始階段,要重視范讀的作用,采用跟讀、比較讀、表演讀等
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識字教學時借助音、形、義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喜喜歡漢字、主動識字的愿望。寫字教學時,要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注重獨體字的間架結構,關注學生的書寫坐姿和握筆姿勢。人文主題的落實點則包括:《秋天》秋天大自然的特征;《小小的船》星空的奇妙;《江南》秀麗的江南風光;《四季》自然四季特點。
2.學習者分析
從人文角度來講,自然對于低學段學生來說熟悉又陌生,雖然他們每天都生活在自然中,喜歡在自然中玩要,但是對于自然的認知尚處于淺層,同時不擅長抒發對自然的情感。本課就是在學習體會自然的變化自然的美麗、有趣,學會抒發對自然的喜愛之情。
大部分學生沒有借助拼音識字的意識,沒有學習過長篇課文,不能正確朗讀課文,通過本課的學習,正確讀課文并嘗試讀出語氣。
3.單元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1、認識38個生字、9個偏旁和1個多音字(重點);會寫14個字和5個筆畫(難點)
2、正確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感受四季之美,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認識自然段。(重點)
3、仿照例子,積累和拓展帶疊詞的“的”字短語;仿照課文說說自己喜歡的季節。(重點)
4、背誦《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
5.單元整體教學思路(可附教學結構圖)
第三部分:課時教學設計
課 題
《秋天》第一課時
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的要求,低年段的語文教學要將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作為語文學習的重要任務。作為一年級上冊教材的第一個課文單元的第一課,要求學生讀正確是本課的重點,為今后的學習打牢基礎。
識字、寫字是低學段的主要任務,本節課重點培養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識字的意識以及自主識字的能力,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教學背景分析
基于文本:
《秋天》這篇課文是一年級學生接觸的第一篇文章,第一次接觸自然段、偏旁、長篇文章,此篇課文非常重要,為接下來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這篇課文通過揭示秋天的特征,向我們展示一幅美麗動人的秋景圖。
從整體看,這是一篇寫景散文。課文抓住天氣、樹葉、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點,
描寫了天氣轉涼、黃葉飄落、北雁南飛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之情。文章有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天氣轉涼、黃葉飄飛寫出秋天的特征。第二自然段取仰視角度,寫出天空的藍和高,以及雁陣的飛行方向和隊形變化。第三自然段用感嘆句充分表達作者面對秋天到來的喜悅之情。
細看這篇課文語言簡明、生動,知識非常豐富,包括:認識、劃分自然段,初識偏旁,認讀“一”的變調,兒化音等,都是對學生學習課文的挑戰。文章最后一個嘆號,直接抒發情感,讀起來頗有趣味。 基于學情:
1.識字方面:大部分學生沒有借助拼音識字的意識,無法正確朗讀課文,在本課的學習中需要建立漢語拼音與生字之間聯系,正確朗讀課文。
2.書寫方面:初步學習獨體字的觀察方法,本課中學習關鍵筆畫的書寫方法。
3.課文理解:能初步發現秋天的一、兩個特征,不能體會到秋天的有趣,通過本課學習,發現秋天的多處變化,感知秋天的美麗和有趣。
3.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1.認識“秋、氣”等10個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頭3個偏旁。(重點)會寫“了、子”2個字和橫撇1個筆畫。(難點)
2.正確朗讀課文,正確朗讀“一”的不同讀音,“一會兒”兒化音,理解“一片片”。(重點)
3.認識自然段,會正確標注自然段。
4.結合圖片和生活實際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體會秋天到來的驚喜之情,激發對熱愛大自然的喜愛之情。(重點)
4.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可附教學流程圖)
一、復習拼音,趣味引入 二、結合生活,揭示課題 三、正確讀文,認讀字詞 四、圖文結合,走進秋天 五、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一、復習拼音,趣味引入
(一)摘果游戲,認讀拼音
1.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看,果園里的果子都成熟了。 開火車讀音節,讀對了大家跟著讀。 二、結合生活,揭示主題 (一)談話引入,呈現課題
1.拼音掌握得不錯,秋天除了果實成熟,還有很多神奇的變化,想不想一起了解一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秋天》,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禾”+“火”組成“秋”,意思是“谷物成熟”。天這個字我們以前學習過。 2. 齊讀課題,不拖長聲。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實際,開門見山進入課題,滲透加一加的識字方法。】 (二)教師范讀,學生聽讀
打開書54頁,請你認真聽老師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記住讀音。 (三)自讀互讀,糾正字音
同桌兩個同學一起讀課文,如果還有哪些字音不準確或不認識,請互相幫助。 (四)分類認讀,初步識字 1.由易到難,出示三組詞 秋天 天氣 大雁 南飛
涼了 黃了 來了→輕聲,帶入到句子中再來讀一遍。
一片片 一群 一會兒→一這個字在不同的詞中音調是發生變化的;兒化音要讀準。 2.由詞到句再到詞,有拼音到去掉拼音。句子多找幾個孩子。 3.再次自讀,讀準字音
【設計意圖:在聽讀、自讀、互讀中熟悉課文、讀準字音,在多形式朗讀中讀感知課文,由易到難、由詞語到語境再到詞語的梯度識字排除了閱讀障礙,為接下來的學習課文打下基礎,讀正確文章,進而突出重點。】 三、圖文結合,走進秋天 (一)講解特點,劃分段落 1.結合課后問題,標畫自然段。 老師帶著畫。
2.生自主標注,伸手表示,教師訂正。ppt出示,錯誤的修改 (二)多形式讀,了解變化
1. 學習第一自然段,理解秋天的變化。
秋天里,很多事物發生了變化,讀第1自然段,說說課文里寫了哪些變化? (1)天氣涼了。——人們穿上了厚衣服。
(2)樹葉黃了。——讀出了樹葉顏色的變化。出示樹葉標本 樣子、顏色、數量、聲音 (3)理解“一片片”。
①除了一片片樹葉,我們還能說什么?(一個個、一群群、一只只……) ②說說作者為什么要用“一片片”呢?
③“一片樹葉”→表示單個“一片片樹葉”→表示很多 看圖能更好地理解詞語 (4)指名讀、自由讀。
指導朗讀:想象一下葉子是怎么落下來的?落下來語速放慢。
2.秋天里,當你抬頭看看天空,又有哪些新的發現呢?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1)通過朗讀,看到了什么?還看到了什么? ①天空那么藍,那么高。 ②大雁南飛。
(2)大雁南飛和秋天有什么關系呢?【視頻】
大雁是候鳥,天氣變涼,大雁從北方飛到南方比較暖和的地方過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大雁再從南方飛回北方來生活。
(3)大雁是怎樣飛行的?能讀讀課文中的句子嗎?
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 師評價。
(三)讀出情感,體會美景
1.音樂加圖片,創設情境,激發朗讀興趣。
秋天,金黃的樹葉猶如一只只美麗的蝴蝶從樹上翩翩落下,天高云淡,大雁變換隊形飛向南方,傳來陣陣悅耳的歌聲。 學生秋天的照片
這樣的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啊!秋天來了! 2.練習語言表達。
(1) ,啊!秋天來了!
(2) ,啊!秋天來了! 。 3.回歸整體,師生合作配樂讀文。 五、復習鞏固,指導書寫
(一)復習字、詞。師說,生舉,對錯。 1.識字方法
(1)樹、葉:記字方法(木+對;口+十) (2)認識木字旁和口字旁。
(3)會:加一加方法、順口溜方法。人字頭 (4)一片片。還可以說一()()? 2.收字卡,再復習。 (二)生字書寫
1. 學“橫撇”筆畫,重點指導“了”
(1)結合字源,激發興趣,建立圖字聯系,巧識字形
(2)引導學生運用“兩注意”(注意筆順,注意占格)方法自主觀察、交流; (3)運用與橫折對比方法講解橫撇筆畫的書寫要點; (4)教師范寫,學生書寫,展示評價,二次書寫 2. 巧編兒歌,自主學“子”
(1)自主觀察書寫,根據學生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指導。 兒歌指導:“頭小身長,胳膊平又平,不能卡脖子。 ” (2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