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秋天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部編人教課標版一年級上冊《秋天》第二課時_廣州市 - 海珠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語文部編人教課標版一年級上冊《秋天》第二課時_廣州市 - 海珠區
《秋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海珠區大元帥府小學 傅靜
【教材解讀】
1、這是一篇描寫秋天景色的寫景課文。課文描寫了秋高氣爽、葉黃飄落和大雁南飛三個秋天特有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
2、這篇課文配了兩幅插圖,55頁的插圖與課文內容相關,54頁的插圖拓展了秋天的美麗景色。重點利用好55頁的插圖能幫助學生感受課文內容;拓展運用54頁插圖,多了解秋天的景象,感受秋天的美好。
3、雖然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排比句朗朗上口,但分析句子、拓展運用不是我們本學段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一年級的課文就是識字的文本,因此,課文的教學重點仍應該是“識字與寫字”和“正確朗讀課文”。
4、這是漢語拼音學習后,全面進入以識字寫字為重點的第一篇課文學習。這對于剛剛學完漢語拼音的學生來說,本單元學習的開啟既是復習、鞏固拼音學習的過程,也是利用拼音學習生字的過程。借助拼音,孩子會發現,同一個生字,會有不同的讀音,如“一”字。雖暫時不交代多音字的概念,但能引發學生關注漢字在不同的語境的不同的讀音,
5、本文共有55個漢字,其中10個生字要求認讀,4個要求會寫。10個生字中,“了、片、大、飛、個”等字一在前面的教學中出現過,是熟字,可采取“再認”的方式認讀,同時也可滲透更多的識字方法,以達到“一字帶多”之效。學習生字更重要的是將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再借助拼音讀一讀,再用字組詞,最后根據字形記一記,如“秋”字,可根據字形,“禾+火”合成“秋”,意思是“稻谷成熟”。從本課開始,教科書在會認字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認識一些偏旁,根據教師用書對“要求認識的字”教學要注意的問題,認識偏旁的目的,是知道合體字這個概念;到認識積累了一定量的字后,再了解其表意的功能,以幫助學生用自己的辦法識記漢字,不要拔高目標要求。
6、朗讀與背誦課文。在識字的基礎上,應讓學生自己嘗試朗讀課文。重點指導:讀準輕聲字“了”,應形成“輕而短”的發音技能;讀準“一”字的變調,不講讀音規則。針對學生自讀中出現的問題,運用“跟讀”與“問讀”的方法,幫助學生將句子讀正確、連貫。在正確、連貫地朗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背誦課文。本文語句長短不一,且分成3個自然段,學生背誦的難點在于“長”。教學時宜“變長為短”,先根據所寫的事物分別背誦,再按順序將短句串聯起來,背誦全文。 【學情分析】
1、通過漢語拼音的學習,大多學生基本能拼讀和認讀音節,但有部分學生的拼讀、認讀能力還是比較薄弱,要充分利用課文全注音的有利條件,復習鞏固提高學生的拼讀、認讀能力,讓學習慢的學生也能通過課文的學習達到漢語拼音學習的目標要求。
2、雖然通過三個單元的學習,課堂常規、課堂紀律已經基本形成,但是由于一上學生的特點,要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及學習是困難的,因此有必要將學習過程融入一定的激勵、激趣活動中。
3、一年級的學生在前三個單元的學習中認識了部分生字,對拼音也更加熟悉,并可借助拼音進行課外閱讀,從而積累生字。本文是學生第一次從課本上接觸的短文,大部分學生能借助拼音讀通課文,但對“一”的變調、對課文的理解與朗讀等內容均有所欠缺,故需教師的進一步引導。根據實際情況,考慮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識字不多、注意力不夠持久的認知基礎,但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教師可采取文本環境創設識字情景,在情境中把識
2
字與學詞結合起來,把學詞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并及時在短文的朗讀中和日常生活中認讀、鞏固,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低年級學生仍處于感知覺初步發展水平,他們對事物的空間、時間和運動特性的感知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本課55頁的插圖畫的是課文有關的內容,善用課文插圖既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54頁畫的是秋天其他的景色,可利用這插圖拓展學生練習看圖說秋天,感受秋天的美好之余,也能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5、初次接觸有段落層次的課文便需要學習數段落對學生而言是個難點。老師需善用課件突出段落的特點,教學語言應盡量活潑,引起學生的注意。本課是第一次練習,幫扶為主,能跟著老師數對,標好自然段數便達成目標,不建議拓展。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注意“一”的不同讀音,認識感嘆號,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讀懂課文,了解一些秋天的景象,感受秋天的美好。
3、認識合體字、偏旁和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頭,能正確認讀“秋”等10個生字新詞。 4、認識筆畫“橫撇”,能正確讀寫“了”等4個生字,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和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5、學習數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正確認讀“秋”等10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了”等4個生字。 【教學難點】
1、學習數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讀懂課文,了解一些秋天景象,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成語導入,復習舊知:
1、看拼音補充成語“yí葉 zhī秋”。
【設計意圖】通過看拼音補充成語,既復習拼音,也復習了上節課學習的兩個生字,更引起學生對“一”不同讀音的注意) 2、(看課文插圖二:樹葉飄落)古人通過樹葉的飄落感知季節的變化,所以有了“一葉知秋”這個成語,課文也有這樣的內容,翻開書54頁,第一課《秋天》里哪句話寫了這個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找相應內容,復習上節課學習的課文內容。) 3、指名讀第一段。
評價過渡:你把“一片片”讀正確,上節課上得真認真。再請一個同學挑戰。 評價過渡:你注意讀出秋天樹葉的特點——樹葉黃了、樹葉落下了,真棒! 4、全班齊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多種方法識字,讀好句子: (一)初讀第二自然段,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剛剛你們找到天空和大雁的句子是屬于第幾自然段?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并反饋指導。
評價過渡:句子里的字都讀準了,特別是“一”字,幾個不同的音都讀得對了
3
評價過渡:這么長的句,你能留意停頓,句子讀得流暢,真棒! (二)讀好第一句,結合插圖感受秋天天空的美: 1、誰喜歡秋天的天空?喜歡的一起起立一起讀。
2、看圖,你喜歡秋天天空的什么?指名讀第一句話,讀出秋天天空的美。
評價過渡:讀出了“藍”與“高”的特點,秋天的天空真美。適時板書:天空藍 天空高。 3、合作讀好第一句。
(三)多種方法識字,讀好第二句,結合插圖了解大雁南飛的特點:
1、誰喜歡秋天的大雁?要讀好這個描寫大雁的長句子,首先要把字音讀準,復習“大”等生字讀音。
2、回顧識字方法,鼓勵多種方法識字。 預設:
*回顧対韻歌,用反義詞識字“大”——大對小。 多種方式識字預設: 加一加——人字加一橫 減一減——天字減一橫
猜謎語——一個人。/天上少了一片云。 運用——大家、大伙、大火、大海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合體字,這個句子里的生字,有合體字嗎? 認識“人”字頭;“人”加“云”就是“會” 猜謎語——人飛到云上面了 運用——會議、會場 我會……
一會兒……一會兒…… 你們喜歡南飛的大雁嗎?為什么?
結合插圖讀課文句子:合作讀,一個人讀句子,一個人根據讀的內容指插圖。 適時理解“一會兒…一會兒…”:一時…一時…
*大雁飛還會排隊形,真有趣,古人造這個“飛”字,也很有趣,看圖:字源——象形字,飛鳥展開雙翼,本義:鳥飛
動作——邊做展翅的動作讀第二句 運用——飛機、飛翔
3、脫音玩游戲復習全文生字,游戲中特別留意“個”字掌握情況。
*預設“個”字運用——個人、個體、個性、個位、高個兒;它也是個量詞,一個…… 【設計意圖】“個”字比較簡單,繪本故事、生活中經常出現與使用,以重復再現及實際運用的方式識字便可)
4、看來大家都記住生字了,把生字寶寶放回句子里吧,誰能讀好這個長句子?指名讀第二句,適時點撥,讀出大雁飛的特點(一會兒…一會…) 5、師生合作讀:師:一群大雁往南飛,男生:一會兒排成個“人”,女生:一會兒排成個“一”字。
小結過渡:大家合作讀,突出“一會兒…一會…”秋天大雁南飛的隊形變化,真有趣。 三、借助插圖,了解一些秋天的景象,感受秋天的美好,讀好第三自然段感嘆句: (一)學習用句式“什么怎么樣”,看圖說話:
1、秋天來了,大雁南飛……學習完課文,你還知道:秋天來了,什么怎樣了。(補充說說課文內容)
預設:秋天來了,樹葉……秋天來了,天空……
4
2、我們通過圖文結合的學習方法,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了課文寫了秋天來的三個事物:樹葉、天空、大雁,通過寫它們怎么樣寫出了秋天景象的。秋天來了還有什么樣的景象呢?讓我們一起看看課文的插圖(54頁插圖)吧。
(1)觀察課文的這幅圖畫,想一想,圖畫上畫了什么事物。(小松鼠、莊稼或田野) (2)繼續觀察圖畫,想一想它們怎么樣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預設:小松鼠搜集松果。/莊稼成熟了,一片金黃。/田野一片金黃。 3、你還知道秋天來了有什么景象呢?給大家說說。 (二)學習感嘆號,感受秋天的美好:
1、秋天來了,秋天的景象真美好。∷,課文最后說:“。∏锾靵砹!” 2、講授感嘆號及其在情感表達上的作用。 3、自由感情朗讀該句子并反饋指導。 四、嘗試背誦課文。
1、我們通過圖文結合,讀懂了句子,了解了課文內容,了解了秋天的景象,感受到秋天的美好。讓我們美美地朗讀課文,試著把課文背誦下來吧。 2、結合插圖,配樂,填空方式朗讀全文。 3、自由練習。
4、看圖配樂,合作背誦全文。 五、學寫“人”和“大”: (一)復習
1、復習田字格。 【設計意圖】繼續培養學生讀帖能力,借助田字格,觀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把字寫好) 2、復習筆順:“三”字的筆順是“從上到下”,“八”字的筆順是“先撇后捺”。 【設計意圖】繼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提示學生注意觀察寫字筆順。) (二)指導書寫“人”“大”。 1、觀察并說說“人”“大”的筆畫和筆順。 2、觀察并說說“人”“大”的“撇”“捺”有什么不同(留意起筆位置、撇與豎撇)。 3、范寫“人”“大”, 邊寫邊說兒歌:
人:撇高捺低,中線起筆撇,中點上方捺開來,兩筆相交不能分。 大:人加橫等于大,寫法有變化,橫在中線上,豎撇貼著中線寫, 提示觀察老師書寫時筆畫的起筆、運筆位置,然后指名說說。
4、學生在書上描兩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強調各筆畫的位置,然后改錯。 六、總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作業設計:
1、朗讀和背誦課文。
2、觀察秋天,與父母說說觀察到秋天里什么怎樣。
板書: 1、秋天 (配圖) 加一加
減一減 天氣涼了 樹葉黃了 樹 木字旁
合體字
天空藍 天空高 大雁南飛 葉 口字旁
圖文聯想
猜謎語 會 人字頭 用一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