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司馬光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24.司馬光》(第2課時)重慶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24.司馬光》(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借助多種方法理解課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話講故事。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體會司馬光沉著冷靜,聰明機智的品質。
一、導入
抽生讀課文,齊讀課文。簡單介紹課文的出處。
二、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借助注釋和插圖。
2、抽生講課文主要內容。
3、抽生讀“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說說這句話的大意。
4、理解“群兒戲于庭”,理解“群”(一群),“戲”(游戲),學生總結方法:組詞。群兒在哪里玩耍?理解“庭”(庭院)教師引導:結合注釋。
5、接著發生了什么,抽生讀“一兒登翁,足跌沒水中”,說說大意。理解“一兒”,“登”(爬上)聯系聯系上下文理解,甕(口小肚大的陶器)借助插圖理解。
6、再次朗讀課文第一句,師總結:寥寥數語,介紹了故事的起因。語言簡短,介紹全面。讓我們感受到了情況的危
急。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再次齊讀。
7、總結理解文言文的四個“小訣竅”:組詞、結合注釋、聯系上下文、借助插圖。 三、自主學文
1、默讀課文剩下的部分,借助四個“小訣竅”,理解關鍵字詞的意思,填寫學習單,填完后連起來講給同桌聽。 2、理解“眾皆棄去”,“眾”(除了司馬光以外的其他孩子)聯系上下文讓詞語的理解更加透徹,找到上文的近義詞“群”。
3、理解“光持石擊甕破之”,“持”(拿著,舉著),“擊”(擊打),學生帶著動作讀,加深理解。他的做法和前文的“眾”形成鮮明對比
4、理解“水迸,兒得活”,“迸”(涌出)結合注釋、借助插圖理解,為什么不用“流”,寫出了水多,情況危急,更寫出了司馬光的聰明機智。師總結:寥寥數語,寫出了事件的發展過程、結果,還寫出了人物的特點。 5、齊讀課文。 四、復述故事
1、這件小事使小司馬光聞名九州,這就是“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當年汴京、洛陽的人將這件事用圖畫記載下來,廣為流傳。朗讀“光持石擊甕破之”,體會司馬光的沉著冷靜、聰明機智、果斷勇敢。
2、根據郵票“落水”“擊甕”“得救”抽生讀課文中的句子。齊讀。
3、看著畫面,想象故事情節,把這個故事講給同桌聽。 4、比較現代文和文言文,體會文言文的特點。 5、運用多種方法熟讀課文。 五、升華主題
1、了解司馬光生平。
2、抽生讀上官尚光的傳說,體會司馬光的故事流傳千古的原因:他的做法凸顯了救人之危的中華美德,必將千古流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3、家庭作業:背誦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
板書: 司馬光 群兒 戲 于庭
一兒 登甕 跌 沉著機智 光 持 擊
學習卡
文言文閱讀小錦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