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司馬光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24《司馬光》河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司馬光》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一)學習內容分析
1. 教材版本: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
2. 學習內容: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24《司馬光》。
3. 教材分析:這篇文言文僅有30個字,清楚地介紹了司馬光砸甕救友的故事。第一句話介紹了故事的起因,第二句話介紹了故事的經過和結果,表現出了司馬光的冷靜和機智。課文是文言文,但文中用詞與現代文有很多一致的地方,結合注釋,理解不是很困難。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但由于本文的文體特點,再加上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還是要以朗讀為主,而且需要教師的指導。
(二)教學對象分析
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積累了不少古詩、古文名句,但是成篇的文言文還是第一次接觸,在讀和理解上可能會有些無從下手。教師可以采用圖文對照、結合注釋、問答游戲、多形式閱讀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大意,感受文言文與現代文的不同之處,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會認“司、跌、皆、棄、持”5個生字,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
2.借助注釋、插圖等能夠理解課文大意,會用自己的話講司馬光砸甕救友的故事,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美好品質。
3.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讀出文言文的停頓,感受文言文的特點。 2.用自己的話講司馬光砸甕救友的故事。 教學難點
正確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了解司馬光資料
1.(出示人物畫像)知道他是誰嗎?我給大家一些提示,看看你能不能猜出他是誰?
他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
他主持編纂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他自幼喜歡讀書,七歲時就能背誦《左氏春秋》,還能講明白書的要意。
他小時候做了一件名滿九州的事——砸破水甕救了自己的好朋友。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反復朗讀,感知文言文特點 1.范讀 2.領讀
3.學生自由朗讀,指名讀,齊讀。
4.通過反復朗讀,你發現這篇課文和其他課文在語言上有什么不同?
5.引導學生了解“注釋”。 三、問題引領,學習故事內容
1.老師有個疑問,這篇課文的題目叫《司馬光》,可是課文中哪有司馬光呢?
除了司馬光,還有其他人呢,你能找得嗎? 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注意讀時突出人物。
2.老師還有個問題,我們都聽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篇課文哪有缸啊?缸和甕一樣嗎?PPT出示“缸”和“甕”的圖片。
課文中還有一個字指的也是甕,你能找到就厲害了——之。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這次讀注意突出“甕”。
3.我還有個疑問,司馬光砸甕,根本沒“砸”字啊? (擊) 這篇課文里還有好多動作呢?你能找到嗎?學生自己在書中圈畫,交流。
游戲:師生一方說現在的動作,一方說古代的動作。 4. 謝謝同學們幫我解答問題,看來這篇古文講的真的是《司馬光砸甕》的故事啊!那你能看著古文用現在的話講一講嗎? 同桌互講,指名講。
5.司馬光砸甕救友時和你們的年齡差不多,你能用個詞夸一夸他嗎?
四、熟讀成誦,感受美好品質
1.小司馬光遇事冷靜,機智勇敢,砸甕救友,令人敬佩!請同學們帶著對司馬光的敬佩之情再來讀讀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哦。
2.古時候的書都是豎排版,你還會讀嗎?
3.古時候的書不但豎排版,還沒有標點,你還會讀嗎? 4.如果寫成這樣(篆書),你還會讀嗎? 五、閱讀推薦,培養學古文興趣
經典文言文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這些小古文(PPT出示):《王戎識李》《曹沖稱象》《楊氏之子》《樹洞取球》,還可以讀一讀這些書:《小古文100課》《趣味小古文》《世說新語》《古文觀止》。
六、布置作業,鞏固課文內容
和家長比賽背課文,講《司馬光砸甕》的故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