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司馬光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4課《司馬光》第一課時_四川省 - 成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司馬光》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司馬光》是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4課,是本次教材改革語文教材中首篇以課文形式出現的文言文。課文圍繞“擊甕救友”這一核心事件,僅用30個字,就清楚地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并抓住人物的一系列動作描寫,生動地再現了一兒“失足落水”,司馬光“持石擊甕”的生動場景。課文通過危急時刻“眾皆棄去”和司馬光臨危不亂這兩種行為的對比,表現了司馬光沉著冷靜、機智聰明的美好品質。將此文編排在此年段,表明學生在低段儲備一定的識字量之后,即可進入簡短的文言文閱讀。但初次感知文言文,還不急于讓學生學會文言學習的諸多方法,讓學生跟著老師學習朗讀,讀出節奏,讀出韻味才是最重要的。熟讀成誦,感知故事內容,并用自己的話來講一講這個故事,既能降低文言文學習的枯燥乏味,又能增強文言學習的趣味性,感受它“言簡義豐”的特點。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準確、通順、有節奏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2、 借助注釋了解大意,感受司馬光的沉著機智,并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 3、 初步感受文言文“言簡義豐”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老師給學生講古文《司馬光》的故事。請生交流自己沒聽懂的原因。 2、(PPT出示書中插圖)生借助這幅插圖,再猜一猜故事內容。 3、(PPT出示標題)鼓勵學生繼續猜故事。
4、出示課題,(板書,生跟著書空),并在書上將該字寫一遍。(齊讀課題) 二、讀一讀
1、生借助文中的拼音,自己試著把這篇文章讀3遍,爭取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生自由練讀) 2、抽生讀文,師適機正音
(1)“甕”字正音(小老師教讀,開火車讀。借助圖片理解“甕”,在讀文中詞語“登甕”、“擊甕” ) (2)“迸”、“沒”字正音
(3)師:再抽生讀文,檢查朗讀情況 3、去掉文中拼音,再抽生讀文
4、師范讀課文,生感受師生朗讀的不同之處
師再讀課文,生小聲跟讀,并用筆畫出節奏線,全班齊讀。 5、師:去掉了文中的標點符號,全班齊讀。 6、師:改變文字排版形式,全班再齊讀。 7、師:師生配合,嘗試背誦全文。 三、譯一譯
1、(PPT顯紅)群兒戲于庭
(1)師:你讀懂了什么?(抽生交流)你們看,文章中的“庭”字后面有個②,請大家在注釋欄里找找對應的②,“庭”字的意思就清楚明白了。
(2)師:(語言訓練)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叫——群兒戲于庭。那群兒在花園中玩耍,就叫——群兒戲于園。群兒在樹林中玩耍,就叫——群兒戲于林。 2、生借助注釋、插圖,聯系上下文理解故事。抽生講故事,爭當班級故事大王。 3、重點再指導文中長句子
(1)引導學生想象,伙伴為什么會跑?
(2)引導學生想象,司馬光站在甕前,究竟在想什么?
4、師:故事學到這里,你最喜歡誰?從哪里感受到的?(抽生交流,讀重點句) 四、比一比
1、師:古人好厲害啊,雖然僅僅只有30個字,就把司馬光砸破水缸救朋友的故事清晰地寫了出來。孩子們,學古文有意思嗎?
2、(PPT對比出示古文和現代版)現在請你和同桌合作學習,感受一下文言文和現代文在語言上的不同。
3、師總結文言文的特點,回顧已學過的古人智慧的結晶。 4、將這篇文言牢記在心,全班再來背這篇古文。(生齊背)
板書: 司馬光 沉著 機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