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去年的樹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部編)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8去年的樹-福建省 - 廈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學科:語文
課題:去年的樹(第一課時),三年級上冊第28-30頁 一、教學內容分析 (一)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有重點地指導識字、寫字。 2.學習嘗試運用“六要素”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學習課文第一部分內容(1-5自然段),運用“抓關鍵詞,展開想象”的方法讓學生從“扶到放”地品味重點詞句的含義,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小鳥和大樹的第一次對話。
4.感受童話故事對高尚友情的贊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二)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掌握“六要素”方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難點:側重運用“抓關鍵詞,展開想象”的方法讓學生從“扶到放”地品味重點詞句的含義,在品讀文字中感受鳥兒與樹之間深厚的友情。 (四)教學策略選擇
1.演示法:借助圖片及漢字的字理(起源和發展),并結合語境,幫助學生 識字,加深對生字的形象感知。
2.朗讀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多形式多層次的朗讀中品語言,悟情感。 3.啟發法:學法指導,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啟發學生質疑、思考、想象,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品悟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情感。
4.練習法:創設具體語境,讀寫結合,想象練筆,引導學生真實表達,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二、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質疑課題
1.(課件出示畫面)師:同學們,你們瞧,一只美麗的小鳥正坐在大樹上,動情地為他的好朋友——樹唱歌呢。樹呢,搖曳著茂盛的枝葉,正入神地聽著…… 這是一幅多么美麗動人的圖畫呀!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有關這只小鳥和這棵大樹的故事。跟老師一起讀課題《去年的樹》。
2. 走進“童話”單元主題,簡單介紹作者,鼓勵閱讀更多作者的文章。 3.引導生質疑課題——為什么是“去年的”樹?
(設計意圖:創設美好的情境,引入童話單元主題的學習,令孩子一下子就喜歡上童話;啟發質疑課題,幫助孩子帶著疑問和思考進入課文的學習。)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探秘字理
過渡:大家真會思考,圍繞課題進行提問,其實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課文中呢!快快小聲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大家讀得很認真,一定也進行了充分的預習,現在,檢查預習: 1.讀詞語,一個詞語兩遍。(正音)
融化 剩下 (注意后鼻音) 砍伐 煤油燈 (圖片理解煤油燈) 2.探秘漢字,字理識字。 (1)(課件出示——融,甲骨文)對比后,有什么發現?
融,甲骨文
(三條蟲)
(土),字形像很多蛇從地里鉆出來,冬眠的昆
蟲在春日復蘇,逐漸引申為因春回日暖冰雪化為液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冰雪融化”。
(2)(課件出示——“剩”字的小篆體)猜猜這是哪個生字?
(板書分解字的各部件,引導學生字理識字)人們用鐮刀收割莊稼,收割完,背上莊稼走了,田里只剩下收割完后光禿禿的秸稈了,這就是“剩”的意思。 小結:漢字真有意思,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多多查閱資料進行研究。 3.自主觀察,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煤”和“剩”:這兩個字在書寫時要提醒同學注意什么? 兩個字都有一個變筆(捺變點);
都是左右結構,但“煤”左窄右寬,“剩”左寬右窄。 (2)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3)學生練習,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根據學段特點,有重點地指導識字寫字,省時高效;探秘漢字的起源和發展,通過字理識字,不僅幫助學生形象感知生字,加深對字義的理解,還激發了學生對傳統文化、漢字起源的興趣。)
(三)方法引入,合作學習,概括課文
過渡:學完生字,我們快快回到課文的學習中來。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1.(指名說)誰能用更簡練的語言來概括?老師這里有個好方法,想學嗎?
介紹概括一件事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把 六要素連起來說一說就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2、出示學習單,小組合作討論。(從課文中提取有關信息) 時間:去年:約定 今年:尋找 人物:樹和鳥兒
起因:樹和鳥兒是一對好朋友,他們約定明年春天再見
經過:第二年春天鳥兒回來卻不見樹,經過不斷尋找,發現樹變成了燈火。 結果:鳥兒履行諾言,唱歌給燈火聽。
3.小組匯報:誰再來嘗試用六要素概括法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小結:瞧,用上這個方法,就把一篇長長的文章讀成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同學們今后可以學習運用這種方法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這一學段的教學目標。進行方法的滲透,培養學生方法意識的同時,讓學生覺得概括課文內容并不是一項很難的學習任務,有能力的學生還能進行遷移運用。)
(四)緊扣“天天”,創境想象,感受美好
1.默讀課文,找一找從哪些地方能感受到鳥兒和樹是好朋友,用橫線畫出來? (屏幕出現: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鳥兒唱。)全班讀讀這個段落。
師:一棵樹,一只鳥;一個唱,一個聽。多溫馨感人的畫面! 2.品讀“天天”,感受美好
(1)哪個關鍵詞讓你感受到他們是好朋友。(動筆圈畫“天天”) (2)創設情境,反復引讀。
“天天”是每天的意思。一個天天給朋友唱歌,一個天天聽朋友唱歌,這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畫面啊,讓我們在朗讀中感受到鳥兒與樹相伴的美好。 師引讀: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 當太陽露出笑臉的時候—— 當月亮掛上樹梢的時候—— 當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時候—— 當葉子在秋風中飄落的時候——無論烈日炎炎,無論涼風習習—— 從春天到夏天,從夏天到秋天—— 師: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時光啊! (3)想象表達,體會友情。
師:這天,鳥兒飛過一所學校,看到孩子們開心地玩耍,它也感到開心。它站在樹枝上,給樹唱著快樂的歌,樹呢?
預設:樹會抖抖樹葉給鳥兒伴舞,分享鳥兒的快樂;
師:又一天,鳥兒看見它的同伴被獵人捕捉了,它傷心極了。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著悲傷的歌,樹呢?
預設:樹會用樹葉撫摸鳥兒,安慰鳥兒;
師:夜深人靜時,鳥兒入睡了,它給樹唱起晚安小夜曲,樹呢? 預設:樹會對鳥兒說,晚安,祝你有個好夢。 (4)交流感受,升華情感。
師:是誰從鳥兒的歌聲中讀懂它的快樂和悲傷呢?(樹)因為他們是一對(好朋友)。它們相互了解,能讀懂對方的心情,還可以說他們是一對(知己、知音)。從“天天”,我們感受到到他們的友情非常(深厚)。他們一個天天唱歌給對方聽,一個天天聽對方唱歌,相互陪伴著對方,就這樣,一年又一年,一日又一日,讀——
(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鳥兒唱。)
小結學法:剛才我們抓住“天天”這個關鍵詞,展開想象來學習,很快就能走進人物內心,體會到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學們要學會運用這種方法。 (設計意圖:抓住關鍵詞“天天”,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句子,感受鳥兒和樹相依相伴的美好情感;借助想象表達,重現鳥兒和樹相互了解,彼此分享快樂與悲傷的情境,體會鳥兒與樹的友情深厚,從而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
(五)學法遷移,悟讀提升,感受不舍
過渡: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來,鳥兒和樹不得不告別。 1.出示:樹對鳥兒說:“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再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鳥兒說:“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2.抓關鍵詞,體會情感。
運用剛才抓關鍵詞體會的方法,在分別的話語中,從哪些關鍵詞感受到他們的感情深厚?
(1)樹的話——“請你再回來”“還”體會樹的不舍(指名讀,點評悟讀)。 (2)鳥兒的話—— “一定”體會鳥兒的堅定(指名讀,點評悟讀)。 3.加提示語,角色演讀。
(1)通過關鍵詞的體會 ,給句子加上提示語。(學生交流)
樹 依依不舍地 對鳥兒說:“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再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鳥兒 堅定地 說:“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2)分角色演讀(同桌合作讀——指名展示讀) (3)全班朗讀,加深體驗。
師:孩子們,樹和鳥兒分開了,樹開始了這個冬天最漫長的等待,鳥兒開始了跋山涉水,但他們的內心都是溫暖的,因為他們的心里有著一個關于春天的約定:
生:(讀)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生:(讀)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設計意圖:學法遷移,學生運用抓關鍵詞體會的方法自主學習第一次對話,)通過聯系上下文和加提示語的方法理解人物內心情感,在角色朗讀中加深情感體驗。)
(六)角色代言,讀寫結合,想象練筆
1.鳥兒離開樹之后,飛過了高山,飛過了大河,飛過了原野,飛過了沙漠,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事。他多么想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分享與他的朋友樹呀!請你代替鳥兒給樹寫一封信。
2.和好朋友分別很久的樹呢,收到鳥兒的信后,一定也有許多話想對鳥兒說。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代替樹給鳥兒寫一封回信哦! (1)出示學習單,學生練筆。
(2)緊扣所見和友誼深厚交流點評,升華情感。
(設計意圖:課堂練筆不僅體現語言文字的實踐運用,更是學生理解文本和人物形象的情感的延伸,是學生情感的自然流露。有了前面課文內容的學習和情感體驗,書面表達水到渠成。)
(七)總結學法,存疑延伸,體悟守諾
師:這節課,我們運用抓住關鍵詞,展開想象品悟文中重點句段的方法學習,很快就能走進人物內心,體會到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那么,第二年春天發生了什么事?鳥兒和樹是否如約相見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內容。
板書設計
8.去年的樹 童話
約定
好朋友
鳥兒-----—————-———樹 想象
友情深厚 信守承諾(第二課時)
尋找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