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亡羊補牢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教材第五單元小學語文12.寓言二則《亡羊補牢》寧夏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寓言二則》教學設計
教材解析:
《寓言二則》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根據課文內容,談談簡單看法”。引導學生從故事的不同側面談看法,或聯系實際,談生活中類似于寓言中的事例,明辨是非,加深理解,避免犯類似的錯誤;或從故事中的不同側面發散思考,獲得不同的感受。
本課包括《亡羊補牢》《揠苗助長》兩個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這也是統編版教材中,第一次明確出現寓言故事。兩則小故事情節簡單有趣,都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之中,濃縮成了兩個常用的成語,給人啟發與教育。現實生活中,“亡羊補牢”的人很多,“揠苗助長”的現象也不鮮見,兩則寓言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亡羊補牢》講的是一位養羊人第一次丟羊后,街坊叫他修羊圈、堵窟隆,養羊人認為羊已經丟了,不用修羊圈;第二天他又丟了羊,才后悔沒有聽街坊的勸告,于是趕快動手把窟隆堵上,把羊圈修好。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丟過。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揠苗助長》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巴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顧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辦壞。
兩則寓言故事條理清楚,語言通俗易懂,通過對人物語言、心理、動作的描寫,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在課外已經讀過一些寓言故事,初步具備了理解故事的能力,但是對于理解寓意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聯系生活實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會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進而更深入地體會成語的意思。
教學目標:
1.認識“寓、則、亡、牢”等10個生字,會寫“亡、牢”等6個字和“亡羊補牢、勸告”兩個詞語。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亡羊補牢”“揠苗助長”這兩個成語的意思。
3.比較句子的不同,能體會詞語“趕緊”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成語的意思。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亡羊補牢》 一、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認識“寓”“則”,簡單了解寓言。 2.引出“亡羊補牢”,識記“亡”“牢”并指導書寫。 (1)引導擴詞認識“亡”“牢”。
(2)指導觀察“亡”“牢”中關鍵筆畫在回宮格中的占位。 (3)示范書寫,學生仿寫。 (4)展評交流,修正練寫。
【設計意圖:簡單了解寓言,結合題目特點,分散識字,相機指導寫字,降低識字寫字的難度。】
二、初讀課文,相機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指名學生講故事。 3.檢查讀文情況,相機識字。
(1)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 (2)街坊勸他說:“趕緊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3)他很后悔沒有聽街坊的勸告,心想,現在修還不晚。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設計意圖:識字仍然是二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初讀課文時創設
充滿趣味的識字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機在語言環境中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加強識字能力培養。】
三、深入文本,理解成語
(一)抓住關鍵詞“后悔”,體會人物心理變化過程。 1.自讀課文并思考:養羊人為什么后悔?
2.聚焦2—4自然段,抓住人物語言,體會人物心理變化,相機指導朗讀。
(二)抓住關鍵詞“趕緊”,感悟道理。
1.聚焦第5自然段,出示對比句,說說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2.指導朗讀,相機補白,體會養羊人態度的變化,揭示成語的意思。
3.出示微課,了解成語背景。
4.聯系實際,交流生活中類似的事例。
【設計意圖:抓重點詞句,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重要方法。這一環節中通過“后悔”“趕緊”等詞語的品析,引導學生在比較揣摩中體會人物心理,加深對人物形象的認識。相機補白,加深對文本內容的感悟,使理解成語意思水到渠成。】
四、布置作業 1.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2.讀《揠苗助長》,再搜集閱讀其它寓言故事。 五、板書設計
12 寓言二則
亡 羊 補 牢
后悔 趕緊 知錯能改
第二課時(略)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