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亡羊補牢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12寓言二則《亡羊補牢》重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12寓言二則《亡羊補牢》重慶
《亡羊補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讀“羊圈、窟窿、街坊、叼走、勸說、后悔”這些詞語。 2. 抓住關鍵詞句讀懂故事,領悟寓意。 3.按一定的順序完整地講述故事。 教學重難點
抓住關鍵詞句讀懂故事,領悟寓意。 教學過程
板塊一:復習 導入 1.復習引出課題。
師:孩子們好有精氣神!其實,我們每一天的學習都是一次挑戰,挑戰自己,挑戰同伴。今天,我們還要繼續學習《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你們敢挑戰嗎?(板書課題:亡羊補牢) “亡”最后一筆是豎折,“補”是衣字旁。(齊讀課題) 2、通過學習,你肯定會讀這些詞語。
出示詞語“羊圈、窟窿、街坊、叼走、勸說、后悔”,如果有問題就重點處理輕聲詞“街坊、窟窿”和多音字“圈”。
小結:輕聲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在生活中有很多讀輕聲的詞,平時讀的時候一定要關注他們。
(本環節目標:會認讀“羊圈、窟窿、街坊、叼走、勸說、后悔”這些詞語,讀好“街坊、窟窿”兩個輕聲詞和多音字“圈”,掃清閱讀障礙。) 板塊二:讀故事,悟寓意 (一) 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2
過渡語:看來生字詞難不住大家,課文又讀得怎么樣呢?(板書:讀故事) 1、開火車輪讀課文,要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過渡語: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是不是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請五個孩子分自然段讀課文,讀后學生評價,關注的在讀正確、讀通順上) 2、自由讀課文,思考故事主要內容。
(師)我想如果再讓大家讀一次課文一定比剛才讀得好,對吧!不過這一次讀老師要給大家加任務了:一邊讀一邊想: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3、誰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根據學生說的做點評,梳理主要內容的概括)
4、老師希望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會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所以我為大家準備了一串詞語朋友,我們來挑戰一下,能不能根據故事內容給他們排個隊呢? 羊圈破 修羊圈 羊被叼 街坊勸
再丟羊 終后悔 不聽勸 不再丟 小結:你讀書真細心,給這么多的詞語排好了隊!誰能按他排好的順序連起來說
① 羊圈破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
一說?哇,你好厲害!把這些簡潔的詞語串起來就告訴了我們故事的主要內容。這些詞語不僅是文章的關鍵詞,還是文章的思路、線索,這樣的圖示還可以叫做思維導圖。我們以后可以借用這樣的思維導圖來幫助我們閱讀。 5、理解課題,感知內容
(1)如果要把這段話再讀短一點,讀成一個詞,那就是------(亡羊補牢) 師:你們真會讀書,這是了不起的概括能力,“亡羊”是前因,“補牢”是后果。有了前因后果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2)看到“亡”字,我們立即會想到“死亡”,但“亡”字在這里是死亡的意思嗎?字典中“亡”有4種意思,大家看一看,結合課文內容想一想,應該選擇哪一個呢?(泡泡語出示“亡”在字典里的4種義項) 亡:
①逃,失去; ②死,死去的; ③滅; ④古同“無”。
師: 這個“牢”是什么意思呢?聯系課文想一想: 是補什么呢? (羊圈) 所以,“牢”就是羊圈的意思。
師:亡羊補牢什么意思,這會兒你們知道了吧? (有個人養的羊丟了,去補羊圈)帶著你的理解再次齊讀課題。
小結: 寓言故事一般都比較簡短,這樣的一個成語就能揭示故事的主要內容。 (二)再讀故事,感悟寓意
過渡語: 孩子們發現沒有,故事中羊被叼、再丟羊、不再丟,都跟“窟窿”有關。老師把故事中帶有“窟窿”的句子都找出來了,一起來看看。(整體出示四個句子)
4
1、第一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1)誰來讀讀第一句?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梳理:這句話講的是丟羊的原因,說原因的時候我們通常會用上“因為”,也可以用上“原來”。) (3)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讀讀丟羊的原因。
2、第二句:街坊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吧,堵上那個窟窿吧。” (1)羊丟了,街坊鄰居們怎么說的?誰來讀一讀?
(2)出示句子做比較:(老師把這個句子做了一丁點改動,你們發現沒有?) 街坊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街坊對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這兩個句子只有一個字不同,但是你們仔細讀一讀,這一字之差,到底還有什么不同?
(3)老師又把這個句子做了一丁點改動,你們發現了什么? 街坊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街坊勸他說:“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從“趕快”一詞你讀出了什么?(生:著急、擔心)我們一起讀讀吧,讀出街坊的著急、擔心。
(4)養羊人的羊丟了還要街坊來勸他修羊圈,說明這個人在丟羊的時候有沒有想著修羊圈?他怎么說的?誰來讀讀養羊人說的話。
(5)現在老師來扮演養羊人,誰想來當街坊勸勸我?(邀請幾個孩子上臺來)(老師一定注意入情入境,和孩子對話,去體會養羊人的不聽勸、固執、無所謂;體會街坊的著急、擔心。)(6)還有想來勸的嗎?這樣,請小組里的一號同學扮演養羊人,其他幾個孩子扮演街坊,大家一起把當時的情景演一演吧。
3、第三句: “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請孩子們回到座位。) 街坊們算得上苦口婆心了,可養羊人偏偏不聽勸告,這不,第二天他的羊又少了一只,大家一起讀原因——“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 4、出示段落: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在修還不晚。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1)師:人們常說:吃一塹長一智,養羊人都第二次丟羊了,他長智慧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生:后悔)
(2)養羊人后悔了,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樣做的?請用橫線勾畫出相關的句子。生答并出示句子:心想,現在修還不晚。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師:從他現在決定修羊圈離他第一次丟羊有多長時間了?生:一天 , 師:能不能一周,一個月,生:不行 師:也就是說改錯就得。。。生:及時、快
師:所以,師引讀: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從“趕快”一詞你讀出了馬上改正錯誤、彌補損失……)
(3)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這時候,街坊們又來了,看著養羊人修好的羊圈,大家會說點什么呢?(此處設計是否已經不留痕跡地說出了寓意?) 師:我們不僅讀懂了故事,還讀出了故事中的道理。(師板書:悟寓意) (4)如果我們說養羊人開始有些傻有些固執,現在該說他終于有進步了——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是進步;能及時地改正錯誤更是進步!我們真為羊羊人的進步
6
感到高興,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齊讀第五自然段)
(5)其實,“亡羊補牢”這個故事出自于《戰國策》,播視頻。這個成語的后面還跟著四個字,我們一起讀一讀:亡羊補牢,未為遲也;亡羊補牢,猶未遲也;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在生活中最常用的就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師板書:為時不晚)
(本環節目標: 讀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領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板塊三: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1、 師:這個故事已經流傳了上千年,直到現在,我們常常用它來警醒自己、
規勸他人,我們生活中也有類似的事情,誰來與我們分享一下。 2、生活中的小事中也蘊含著一個大道理,我國著名兒童文學家嚴文井說:“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
3、師:我們的祖先為我們流傳下來一個個有趣的寓言故事,讓我們讀故事受啟示,讀故事變聰明。所以,老師推薦你們課后多去讀一些寓言故事比如:《伊索寓言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
(本環節目標: 領悟寓言的另一層寓意,會用寓意指導生活。) 板塊四:復述故事
1、過渡語: 學完這個故事,老師想請孩子們今天回家去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你們覺得故事怎么講才好聽? (板書: 講故事)(老師根據孩子說的梳理出講故事的要點:講得清楚、講得有趣,還可以加上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等,聲音還可以有夸張,有時候大一點,有時候小一點)
2、思維導圖又來幫忙了!請孩子們借助思維導圖先在小組里練習講故事,等會
7
我們看誰能當故事大王,來給全班同學講一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