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熊住山洞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和大人一起讀小熊住山洞-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和大人一起讀—小熊住山洞》的教學設計
馮翠娥
【教材分析】
《小熊住山洞》是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和大人一起讀”中的內
容,課文主要講了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熊爸爸想砍一些樹,蓋一間新房子。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每一次走進森林,小熊都舍不得砍樹。許多年過去了,他們一直住在山洞里。最后,森林里的許多小動物給它們送來鮮花和果實表示感謝。故事表達了人類保護大自然的愿望,具有濃厚的人文氣息,潛移默化地使兒童懂得愛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是一種美德。
“和大人一起讀”是《語文園地》里的一個欄目,它以讓兒童享受閱讀的樂趣為出發(fā)點,強調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的建構,引導兒童盡早地愛上閱讀,盡快地從依賴式閱讀過渡到自主性閱讀。它的核心目標是培養(yǎng)兒童的閱讀興趣,非功利性、無壓力是他的一個重要特點。與此同時,兒童基本的閱讀方法、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fā)展,內隱性是它的另一個特點。它出現的意義在于和家庭教育銜接,激發(fā)讀書興趣,豐富閱讀形式,把閱讀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因此,本課教學以《小熊住山洞》為主要內容,以學生課堂上的展示與演繹為途徑,開展“和大人一起讀”成果展示,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同時,通過在教室里開展”和大人一起讀”,讓孩子回去后和大人一起模仿、遷移、演繹教師帶領下的讀書過程,從而達到課內示范引領課外閱讀的教學目標期望,推動兒童閱讀由課內到課外、由學校到家庭的延伸。 【設計理念】
1.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和大人一起讀”關注的不是通過閱讀,兒童識了多少字、掌握了多少知識、積累了多少語言、學習了何種語言表達。它關注的東西只有一個——發(fā)展兒童的閱讀興趣。任何功利性的學習要求,不但不能提升兒童的閱讀興趣,反而可能會扼殺他們讀書的興趣。所以,在設計本課時,我通過播放學生親子讀書的視頻、分享讀書方法、小組合作表演、給故事配音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們在安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喜歡上閱讀。 2.強調對學生閱讀方法的引導。“和大人一起讀”并不是“放羊式”的閱讀,而是在激發(fā)閱讀興趣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授基本的閱讀方法,從而提高閱讀能力。這些都在這寬松、愉悅的親密互動中“隨風潛入夜”,以兒
3
童不知然的方式悄然進行。本課的教學設計就是在學生講一講、演一演、配配音等有趣的環(huán)節(jié)中豐富學生的閱讀方式。
3.注重親子互動。“和大人一起讀”是一種在閱讀環(huán)境、閱讀方式、閱讀目的等方面與課堂教學都有著較大區(qū)分的閱讀活動,強調的是親子共讀。因此,在進行本課教學設計的時候,我通過播放親子共讀照片、網絡互動、與班級QQ群實時關聯(lián)等方式架起課堂閱讀與家庭閱讀的橋梁,讓家長也積極參與到閱讀分享中,提高家長進行親子閱讀的積極性。 【學習目標】
1.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童話故事。
2.鼓勵學生通過講一講、演一演、配配音等方式大膽表達,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理解故事內容,明白愛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是一種美德。
4.簡單滲透閱讀方法,初步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閱讀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鼓勵學生通過讀一讀、講一講、演一演的方式大膽表達,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2.簡單滲透閱讀方法,初步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閱讀興趣。 【教學準備】
PPT課件、情境圖卡、頭飾、讀書方法卡片、視頻、配音動畫 【教學過程】
活動一: 分享讀書方法
1.同學們,這學期,我們和大人一起讀了許多有趣的兒歌和故事,都有哪些故事呢? (生回憶“和大人一起讀”的故事,教師相機點評)
2.這些故事一個比一個精彩。請看視頻,回憶你是如何與大人一起讀這些故事的?播放小影視頻。(全班親子讀書合集)
3.生反饋。(引導學生貼讀書方法的板書,如“拍一拍”“編一編”等) 4.老師還看到,有許多同學堅持在網絡上讀書打卡,每天錄和大人一起讀書的視頻,獲得了許多叔叔阿姨的點贊。我們把掌聲送給這些愛讀書,并且能持之以恒的孩子們。希望其他同學也快快加入他們的行列。
【設計意圖】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孩子們已經有一定的“和大人一起讀”的
4
經驗。作為本冊書最后一次“和大人一起讀”的匯報課,在進行分享之前,先回顧學過的故事,教師全班進行表揚,既是對本學期的總結,又是在激勵孩子們持續(xù)閱讀的興趣。
5.今天,我們來分享大家在家和大人一起讀的故事《小熊住山洞》。(貼題)看了課前老師發(fā)的微課,你知道哪些讀書的方法呢?(貼板書:觀察插圖、聯(lián)系生活、邊讀邊思) 6.學生匯報 7.教師總結:
(1)看來讀書的時候要多觀察圖畫,還可以自己創(chuàng)作。
(2)看來讀書的時候要邊讀邊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你就會有不一樣的發(fā)現。
(3)讀書的時候,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你就能讀出感情,更加能體會到人物的心里了。
(不分先后順序,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小結。)
總結:大家的讀書方法真是豐富,有觀察圖畫、邊讀邊思、聯(lián)系生活。
【設計意圖】課前的微課學習,對學生的讀書進行一定的方法指導,孩子們再用這樣的方法在家里“和大人一起讀”,最后在課堂上進行匯報。這樣就架起了家庭與學校閱讀的橋梁,使這一欄目的學習真正成為學生、家長、文本、教師之間的交流平臺。使家庭親子閱讀指向性更加明確,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活動二:怎么讀都快樂
過渡:其實,我們不僅可以通過朗讀來展現故事,還有更多有趣的方法呢,還可以講一講、演一演。
1.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 方式一:講一講 方式二:演一演 2.小組匯報
老師采訪你,你講(演)的這么好,有什么訣竅嗎?教教我們。
【設計意圖】學生在講一講、演一演的過程中,運用想象法感悟語言,自主地將課文中的語言情境化,形象化,有效地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同時,增強了閱讀的趣味性。
5
3.老師把大家的視頻發(fā)到了班級QQ群里,請家長們觀看。快看,你的爸爸媽媽是怎么評價的。(文字、語音)我們把掌聲送給自己,也謝謝爸爸媽媽們的鼓勵。
【設計意圖】把課堂上的學生展示實時轉播給家長群,家長及時評價鼓勵,讓他們關注孩子的閱讀,這既是對學生課堂展示的鼓勵與肯定,也是促進家長親子閱讀的有效途徑。 活動三:展示大舞臺 拓展學習《一片樹葉》 1.小組合作:
(1)自由讀故事。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現這個故事。 2.班級匯報。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基于人教版一年級部編教材關于“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和提倡無壓力閱讀、親子共讀的目標要求而設計,讓學生自由選擇讀的方式和共讀對象,把讀書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留下充足、自主的時間和空間。 3.配配音。
自由配音、指名配音
【設計意圖】教師運用多媒體,讓學生在生動的動畫背后,能聽到自己的聲音,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呀!通過這樣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與能力。 總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分享了故事《小熊住山洞》,同學們都會通過觀察圖畫、聯(lián)系生活、邊讀邊思考等方法讀故事了,我們還總結了本學期的“和大人一起讀”的方法,如:唱一唱、編一編、畫一畫...... 還學會了更多展示故事的方法,講一講、演一演、配配音。希望大家在今后和大人一起讀中,靈活運用這些方法,讀更多更有趣的故事 六、課后作業(yè)
閱讀推薦《晚安、小熊》小熊晚上睡不著覺,站在窗前會想些什么呢?《鼴鼠和小魚》一個生活在陸地上,一個生活在水里,他們時間又能發(fā)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小狐貍買手套》,小狐貍去買手套,路上會發(fā)生什么呢?這些問題,在書中一一都有揭曉,快去讀一讀吧!下課!
6
【設計意圖】課內訓練,課外遷移,教給學生和大人一起讀的方法,讓學生將課堂里與老師開展的“和大人一起讀”方式方法模仿遷移到與家長等大人一起讀的實踐中去,實現課內師生共讀向課外和大人一起讀的有效銜接;推薦書目,教會學生根據個人喜好有選擇地讀書。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