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語文園地八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寧夏 - 吳忠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八個單元,即八個模塊的學習,每個模塊都有不同的主題,每個單元的訓練重點也不同。語文園地八作為最后一個壓軸單元,是對前七個單元中學到的方法的拓展與運用,更多的是學習成果的課堂展示。
“我的發現”出示了兩組形似的偏旁,引導學生發現偏旁表義的規律,使學生明白不同偏旁表示不同的意思,可以通過偏旁的意思來區分漢字,識記漢字。而唯獨漢字是世界上有故事的文字,不論是甲骨文字、象形文字還是形聲字、形近字、形旁偏旁表義的字,其實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這個規律背后都有豐富的字源故事。語文素養的踐行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須落實在不同學段、不同階段。漢字又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對于內涵深刻的漢字字理必須多次見面,引起學生注意,日積月累,才會對中國漢字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對漢字獨特的魅力有所認同。因此我對三冊書(不包括一年級上冊,因為上冊以識拼音為主)中出現的偏旁表義的偏旁、漢字進行了以下整理:
我們在一年級下冊(部編版)第五單元《識字5 蝴蝶》中就已經接觸到了蟲字旁的字,學生已經有了“蟲字旁大多與昆蟲有關”這樣的認知。
后又在一年級下冊第18課《猴子下山》一課中認識了帶有提手旁的字,通過形象的動作示范,學生發現帶有提手旁的字與手部動作有關。
2
一年級下冊(部編版)第五單元《識字5 蝴蝶》
第18課《猴子下山》
課后題設置“晴”“情”“睛”“請”的區分。旨在通過日字旁、目字旁、豎心旁、言字旁分別表示與太陽、眼目、心情、語言有關的意思來區分同音字。
3
一年級下冊中前后出現了三次借助偏旁表義規律識記漢字,學生對見過的這些偏旁所表示的意思已經有了初步了解,學習能力強的
同學會對這些偏旁進行拓展識字,已經能借助偏旁表示的意思對漢字的意思進行理解。
二年級教材編寫分別在第二單元《識字2 樹之歌》和第八單元“識字加油站”中有對目字旁、蟲字旁、反犬旁的復習。
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3課《‘貝’的故事》中學生積累到,帶有“貝”字旁的字大多與錢幣有關。順勢積累“貧”“貴”“賤”等。
4
該冊第4課《中國美食》一課中學生又了解到了蒸、煮、煎、炸、熬等中國烹飪方式,進而了解火字旁、四點底的字大多與火有關。
緊接著又在語文園地三“我的發現”中出現了“偏旁不同表示的意思相同”的六個偏旁,豎心旁、心字底,四點底、火字旁,利刀旁與刀作偏旁。
識字4 中國美食 語文園地三
縱觀三冊書,都對偏旁表義進行了跟蹤復習,因此本單元在整個小學階段對偏旁表義的字進行歸類識記上是十分重要的。是對前期的復習整理,更是對這樣的偏旁量的積累。
每個單元的“日積月累”的設計在于對同類題材詞語、句子、或古詩的積累,達到熟讀成誦就可以了。要通過多層次的指導朗讀,讀出自己的感覺和韻味,讀的有層次,有深度。這要求課堂上教師要引
導到位,做到充分朗讀,水到渠成,自然成誦。 二、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識字能力較一年級有明顯提高,識字方法運用熟練,
5
學生聽課、學習習慣都有明顯進步,學生語言有了一定的積累,會說完整的話。在一年級下冊和二年級上冊我們已經多次認識了偏旁表義的規律,學生已有這樣的知識積累和儲備,對于本節課示字旁、衣字旁、兩點水、三點水所表示的意思有獨自理解的能力,但學生由于年紀小,理解能力差等原因,缺乏對字源更細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學生識記方法也比較死板,不靈活。
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希望通過多種形式的識記讓學生的知識量得到量的擴充基礎上,在質上也有個上升。因此,我的課堂活動要形式多樣,新穎獨特,極大調動學生識字的愿望和興趣。朗讀教學古詩,也以激發學生讀古詩的興趣為出發點,不斷激勵學生讀的愿望,通過教師激情澎湃的泛讀、引讀,讓學生在一次次有梯度、有層次的朗讀中,愛上古詩韻律、感受古詩的美麗,感受漢字的魅力。 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兩點水和三點水所代表的的不同意思,能區分這些偏旁相似的漢字表示的含義。
(2)能列舉更多的與這些偏旁有關的漢字,擴充識字量。 (3)背誦古詩《舟夜書所見》。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比較發現示字旁和衣字旁、兩點水和三點水表示的意思不同,能區分這些偏旁相似的漢字表示的含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背誦古詩。
6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歸類識字的意識,獨自識字的能力。 (2)能做到有感情的誦讀古詩五言詩。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兩點水和三點水所代表的的不同意思,能區分這些偏旁相似的漢字表示的含義。 (2)有感情的誦讀。 2.教學難點:
學會舉一反三,整理歸類識字,積累更多偏旁表義的偏旁和帶由偏旁的漢字。
六、教學課時:第2課時 七、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1)課前搜集一年級上下冊、二年級上冊課本中相同偏旁的漢字。讀一讀,上傳作業。
(2)制作識字轉盤,積累兩點水與三點水的字。 2.教師準備
(1)制作示字旁與衣字旁字源解說二維碼。
(2)推送口字旁、提手旁、豎心旁來歷二維碼,共享至云平臺。 (3)繪制頭腦風暴圖、制作教學課件。
7
八、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獎勵激勵
師:瞧,老師這里有3枚精致的獎章!這節課我們要根據同學們的表現,選出1名聽講最認真、坐的最端正的同學,頒給他“傾聽小達人”獎章,1名積極發言、說話流利的同學,頒給他“口語小達人”獎章,還會產生1名唱歌最動聽的“歌唱小達人”。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今天的“小達人”。你們有信心嗎?
(設計意圖:開課前為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課堂積極性,提醒孩子有良好的聽課、回答問題的習慣,利用“小達人”獎章激勵學生。) 2.復習舊知
師:學習漢字中,細心的同學一定發現有不少漢字都有著同樣的偏旁,比如―― (1) 出示范例:
師:這些字有的用有——金字旁作部首,有的用木字旁作部首。
課前老師讓孩子們對我們學過的偏旁相同的字進行了復習和整理,我們看看你們都找到的了哪些偏旁。
8
(2) 云校家抽查一位同學整理的圖片,引導同學們一起發現偏旁 師:把有相同偏旁的漢字歸類,不但可以幫助我們記憶,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它們的意思。
(設計意圖:為幫助學生理解“偏旁表義”這一特點,需要孩子積累大量的偏旁,在積累中明白很多字偏旁相同,大致表示的意思相近。學生通過云校家平臺進行上傳,教師批閱,了解學生學習動態。) (二)我的發現 1.認識示字旁與衣字旁 (1)音不同 課件出示: 神 祖 禮 福 補 襪 衫 被
師:請你觀察這兩組字(偏旁標紅),你有什么發現? 生1:我發現上面的都是示字旁,下面的都是衣字旁。
師:謝謝,老師想請你再教教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個新偏旁,一個叫——示字旁,一個叫——衣字旁。 師:帶有示字旁的這四個漢字,你認識嗎? ①指名讀,組詞 神 祖 禮 福
②帶有衣字旁的四個字,誰認識? 補 襪 衫 被
師:一組帶有示字旁,一組帶有衣字旁。示字旁、衣字旁——聽出來
9
了嗎?什么不同? 生:名字不同/音不同。 師:是的,偏旁的讀音不同。 貼板書:音不同
師:瞧!兩個偏旁的形也不一樣呢! (偏旁紅色出示) (2)形不同
①視頻展示衣字旁、示字旁的演變過程:
偏旁演化::“衣”這個字和衣字旁
最上邊都有個小點,
“衣”的橫和撇慢慢的變成了一筆寫成的橫撇,豎提簡化成了豎,像很多最后一筆是捺的字那樣,作偏旁的時候要給它右邊的部件讓位置,就演化成了點。衣的捺,也遵循“謙讓美”的原則,最后變成了小點。瞧瞧,還有哪個筆畫被保留了?聰明的你一定看出來了,就是這個小小的撇。
偏旁演化:看,“示”字最上面的橫簡化成了一個小點兒,
第二筆常橫和左下的點連筆成了橫撇,豎鉤被簡化成了豎。哪個筆畫完全不變的被保留了?就是這個點!示字的形體發生了變化,這個右邊的小點覺得很孤單,就緊緊的靠了過來。
(設計意圖:通過偏旁字形的細微變化,感受漢字的奇特。) (3)義不同
師:形不同,則代表著義不同。 師:說說這兩個偏旁,義有什么不同?
10
生:衣字旁的字與衣服有關。
師:真的嗎?我們來看看這四個字——(引讀:補 襪 衫 被),為什么說它們都與衣服有關呢?
師:試著給這幾個字組組詞,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生1:補充。 生2:縫補。 師:縫補什么?
生:衣服、襪子、褲子...... 師:它們是什么?
生:(是與衣服有關的物件) 生3:襪,襪子。 生4:襯,襯衫 生5:被,被子。 師:這些都是? 生:衣服有關 ④拓展衣字旁的字
師:你還能列舉幾個帶衣字旁的字嗎? 生:列舉,組詞
(師根據學生列舉情況完善思維導圖。)
衤
寸
君
庫
褲子
襯衫 裙子
夭
棉襖
刀
由
初中 衣袖
我有一件紅色的棉襖。
我的哥哥今年
讀初中了。
媽媽總喜歡把袖子挽起來。
11
師:誰能選你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師:瞧,眾人拾柴火焰高!通過歸類整理,我們智慧的雪球越滾越大,識的字也越來越多。趕快再記一記這些字。
師:通過剛才的發現,我們知道了衣字旁的字大多與衣服有關,那示字旁的字與什么有關?
生1:我知道示字旁的字多與祭祀、祈禱有關。 師:非常正確!你是怎么知道這個知識的? 生1:我是在百度文庫中查到的。
師:上網查閱,這是個不錯的辦法。那你知道示字旁為什么與祭祀、祈禱有關嗎?誰知道? (指名學生說。)
師:老師帶來了一段視頻介紹,認真看,對你有什么幫助。 草料二維碼,掃一掃,播放“示字旁、衣字旁”字源視頻。 師:現在知道為什么了嗎? 生:知道了!
師:每個漢字的偏旁,都有它的來歷。老師在云平臺上還推送了口字旁、提手旁、四點底、豎心旁等偏旁的來歷的二維碼,請同學們回家掃碼觀看,了解更多漢字背后的故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現不同偏旁表示不同的具體意思,有的偏旁不同表示相同的意思,進而歸類拓展并積累更過與該偏旁表示意思相同的字,了解漢字背后故事的故事,感受漢字的魅力。) (展示推送作業 截圖)
12
師:在識字學習中,我們如果能牢記每個部首的含義,不但有助于我們理解字義,還可以幫助我們區別形近字呢!
師:先猜一猜這些部首表示的意思,再把他們填進句子里。 選字填空
神 伸
①在我傷心的時候,媽媽( )出手臂抱住了我。”
②( )奇的中國漢字吸引了很多外國人。 組 祖
①我們團結互助小( )獲得了本周的冠軍。
②我們的( )先發明了象形文字。
師:同學們真棒!竟然能一下子就發現它。看來,只要你記住了偏旁的意思,就會牢牢記住偏旁組成的字。
(設計意圖:借助學習到的知識,趁熱打鐵,檢測學生學習情況。) 師:現在,請你按照我們剛才學習示字旁和衣字旁那樣,看看下面的字寶寶你有什么發現?
4.發現兩點水與三點水之間的不同 (1)音不同
出示: 冰 冷 凍 涼 海 流 灑 滴 ①指名讀字。
13
②讀了這兩組字,你有什么發現?
生1:我發現兩點水與三點水兩個偏旁的讀音不同。 (2)形不同。
生2:兩點水比三點水少一點。 師:形不同。 (3)義不同
生3:三點水的字與水有關。
泡泡框出示:三點水的字與水有關。 (4)拓展三點水的字
師:三點水,與水有關的字,有哪些? 生:(生列舉,組詞)
師:兩點水的表是什么意思呢?你們先猜一猜。 生:(指名鼓勵先猜一猜)
最早呀,“冫(兩點水)”,這個偏旁讀作“冰冷”的“冰”。為了使水冷凍后結冰這一自然現象在文字上得以表達,聰明的古人就讓 “水”少一點,成為“仌”,這就是上古‘冰’字。 泡泡框出示:兩點水的字與寒冷有關。 (5)拓展兩點水的字 師:兩點水的字有哪些? (生列舉,組詞)
師:現在知道怎樣區分帶有兩點水和三點水的字了嗎? 可以通過它的?
14
——(指著板書引導學生說出:音不同、音不同、義不同) 生:音、形、義來區分。
師:中國漢字的神奇之處除了會講故事的偏旁、漢字,還有韻味十足的古詩呢。一起進入“日積月累”。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示字旁與衣字旁的方法,明白可以從“音”“形”“義”三方面去區別偏旁和漢字,“授之以漁”。) (三)日積月累 1.復習其他古詩
師:這學期我們一共學習了6首古詩,還記得嗎?誰能背? 生:學生背。
師:學了這么長時間了,還背得這么流利,而且很有感情我國古代出了很多很多詩人,他們寫了很多很多詩。這些詩寫得可美了。今天,咱們再來學一首。
(設計意圖:回憶、背誦引進古詩讓學生輕松進入學習,避免了學生有“負擔”的學習。) 2.學習古詩 (1)齊讀題目
出示: 舟夜書所見 清·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師:這首詩題目叫什么?(舟夜書所見)
15
師:作者是誰? (清·查慎行 ) (2)自由讀,讀準字音。
師: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首詩,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等會兒我們找人來讀。 (3)指名初讀。
師:誰想讀?其他同學注意聽,他把字音都讀對了嗎? 生評價,師評價。 (4)再次指名讀
師:誰還想讀一讀?你想自己讀還是帶著大家一起讀? 生讀
師:他讀的怎么樣?你能給他點建議嗎? (5)師范讀,感受古詩韻味
師:同學們讀的這么好,老師也想讀一讀,請你們等會兒來評評老師的讀,好嗎? (1)聽范讀。 (2)指名評價
生:我覺得老師讀的很好。
師:老師哪兒讀的好?哪個字讀的好?或者哪個地方讀得好? (學生若沒聽出來,沒感受到,老師再范讀一次,提醒孩子們認真聽)。 生1:老師在“月黑”、“孤光”、“微微”、“散作”后面都停頓了。
師:小耳朵真靈!這是一首五言詩,讀五言詩的時候“前二后三”斷
16
開去讀,就能把五言詩讀好。誰想像老師這樣讀? (6)生模仿讀
師:(生讀)小評委,認真聽。
師:他讀的怎么樣?有沒有做到“前二后三”? 生:做到了。
師:那他讀的和老師讀的,你更喜歡誰的? 生:老師的。 師:為什么?
生:因為老師讀的有感覺。
師:好一個“有感覺”。那想不想聽老師再“有感覺”的讀一讀?聽聽老師的讀,和剛才同學的讀一樣嗎?如果不一樣,聽聽是哪里不一樣?
(7)再次范讀
師:細心的你,聽出來了嗎?有不一樣的地方嗎?(有!) 生1:老師讀的時候把每句詩后三個字都讀重了。
師:你有一雙機靈的小耳朵。重讀起到了強調的作用,讓讀有了輕重的變,讓詩有了感覺。還哪個地方不一樣?
師:老師提示一下,老師在讀后面三個字的時候,語調是上揚的還是下降的? 生:上揚的。
師:語調是輕輕揚起來的。這樣讀古詩才有韻味呢。 (8)合作讀
17
師:我們合作來讀,你們讀每句的前兩個字,老師讀每句的后三個字。 生師:月黑 見漁燈。 孤光 一點瑩。 微微 風簇浪, 散作 滿河星。
師:現在我們換一下,我來讀每句的前兩個字,你們來讀后三個字。注意,語調要上揚。師生: 月黑 見漁燈。 孤光 一點瑩。 微微 風簇浪, 散作 滿河星。
師:怎么樣,有感覺了嗎?自己先練著讀一讀。 師:誰來讀一讀? 指名讀。
師:前二后三之間如果能把氣息連起來,不要間斷,做到聲斷氣連,你的讀就完美了。
(設計意圖:初次讀正音,師范讀,感受老師讀的時候有停頓,繼續引導:哪里有停頓?怎么停頓?一步步找到讀好停頓的方法就是做到聲斷氣連的讀,讀時語調上揚。整個引導學生讀的過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 (9)女生讀
師:做到停頓、有重音、語調上揚、聲斷氣連,就能讀好古詩。 女生來讀一讀,要做到這幾點哦。
18
(10)男生讀(配樂)
師:男生,跟著音樂,再來讀一讀,看看你能不能也讀出這種感覺來。 (11)齊讀:現在我們齊讀,看哪位小詩人讀的最好。如果你會背了,就請你的眼睛離開書本。 (12)指名背誦
師:誰會背了?(指名背誦1個)會背的同學請你勇敢的站起來背。不會背的同學,請你看著詩來背。(配樂背誦) (13)一起來背。 (14)唱古詩
師:古詩的韻律不僅可以美美的讀,還可以美美的唱。我們聽聽學校音樂興趣小組的同學是怎么唱這首古詩的。你能不能也像他們一樣,把這首古詩夜唱一唱? ①接視頻聽唱。 ②學生自創歌曲。 ③評選“歌唱小達人”。
(四)評出“傾聽小達人”“口語小達人”。
(設計意圖: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編唱。將音樂與語文進行有效的學科融合,豐富了學生的課堂實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