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荷葉圓圓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3課《荷葉圓圓》遼寧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3課《荷葉圓圓》遼寧省級優課
一年級下冊《荷葉圓圓》第二課時說課稿
一、說教材
《荷葉圓圓》是(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教材第13課。《荷葉圓圓》這篇散文詩輕快活潑,充滿童真童趣。特別利于啟迪學生智慧,豐富他們的內心體驗,激發他們的想象。課文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 學習這篇課文會讓我們感受到充滿童趣的夏天,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快樂的心情。
二、說學情
學生從剛入學開始對語文學習的半知不解,到現在已經逐步掌握了一些語文的學習方法、達到了一定的認知水平。學生在教材“讀兒歌識字學拼音”中已經完成了拼音學習,可以借助拼音正確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意思。在生字學習上,學生已經掌握了學習生字的一些好方法:分析結構、好辦法記住它、找好朋友等,可以在生字教學中讓學生進行一定的自學并進行一些拓展。
三、說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
在充滿趣味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識字、學文,引導學生感受荷葉之美,感覺趣味盎然的課文內容。情境體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需要經常運用的方式,本課的教學希望能夠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迎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整合的教學環節以體現語文的味道。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中提出的教學建議,在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后,結合一年級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活潑好動的特點,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理念定位在:“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這一思想上。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識字、閱讀的興趣,讓學生興致勃勃的交流識字方法、采取多種方法朗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來實現教學目標。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本節課以讀貫穿教學,在讀中體會樂趣,以讀帶動學生的語言實踐,在讀書聲中,學生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激發起對美、對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美。
學法:根據學生情況,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識水平,因此確定運用“自主嘗試讀——分角色讀——自我展示讀——創造性的讀——表演練習說”的學習方法。在學的方面,我更提倡個性化的學習,遵循先學后教的原則,采取自主學習的方式,激發想象閱讀。
五、說教學媒體
根據本篇教材內容和一年級學生的興趣特點,課堂上我將借助多媒體課件來組織教學,以求達到激發興趣,主動參與的效果。為了使同學們更加清楚地了解課文中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我還準備了相應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六、說教學設計
《荷葉圓圓》是(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教材第13課。《荷葉圓圓》這篇散文詩輕快活潑,充滿童真童趣。特別利于啟迪學生智慧,豐富他們的內心體驗,激發他們的想象。課文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 學習這篇課文會讓我們感受到充滿童趣的夏天,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快樂的心情。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學生對語文教材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因此,我的教學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作為重點設計:
(一)基礎知識要扎實
《課標》明確指出:“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基礎知識是重中之重。”雖然這是第二課時,但仍不能忽視基礎知識這一板塊,因為第二課時是對第一課時所學習的基礎知識的反饋和拓展。因此,我將上節課所學生字進行歸類,從字音、字形入手,引導學生拓展積累。首先第一組是翹舌音,由其中的兩個后鼻音“翅膀、歌唱”引出其它后鼻音,而后又引出“ABB”式詞語的積累。接下來,在第三組詞語中進行了量詞“一朵”和“一朵朵”的區分理解和積累,因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出現了“一朵朵”這個詞,這不僅能使學生學會量詞的不同使用方法,對于學生接下來的閱讀理解也會有一定幫助。然后是“搖”的理解引申到對帶有提手旁的字的積累,并且讓學生明白“偏旁歸類識字”的重要作用。
接下來是學習寫字,引導學生運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上下結構的字,但對于“朵”和“美”都有特別需要注意的筆畫,所以我都進行了書寫的指導和強調。而“魚”字的字形學生可能想不到更直接的識記方法,因此我設計教學時想到了“字理識字”,可對于低年級孩子,特別是剛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如果只是用展示不同時代的文字圖片,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于是我想到了利用動畫展示“魚”字從最初到后來的演變過程,這樣既能讓學生記住字形,又能激發學生探究人類造字的興趣,我想,對學生今后學習語文和漢字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吧。
(二)閱讀理解要平實
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他們喜歡閱讀、敢于閱讀、樂于閱讀的愿望。針對如何激發一年級學生閱讀興趣的問題,我設計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設計問題為“你喜歡誰?它為什么把荷葉當成好朋友?”從而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在情境中引導學生通過不同方式朗讀,自讀和自悟。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由于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根本不用老師去講解分析,因此這節課,我基本選用“自主讀書、自己感悟”的教學方法。我以一個伙伴的身份給學生加油,并作適當的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說中訓練語言,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目的是為了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大量朗讀的時間和朗讀的形式,有自讀,齊讀,指名讀,情境讀,戴上頭飾表演,到最后的邊做動作邊背誦,一系列的朗讀到背誦積累的過程層層遞進,從讀通,讀懂,品讀,情感也得到升華,最后達到背誦積累的目標。
(三)板書設計要充實
我最后說說我這節課的板書設計 ,主要采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并茂,色彩鮮艷。這樣設計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在內容上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導、發散學生創造性思維,也為背誦有困難的學生理清了思路。
板書設計
13.荷葉圓圓
(小水珠圖) 躺在 眨著
(小蜻蜓圖) (荷葉圖)立在 展開
(小青蛙圖) 蹲在 歌唱
(小魚兒圖) 游來游去 捧起
快樂
《荷葉圓圓》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荷葉圓圓》是(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教材第13課。《荷葉圓圓》這篇散文詩輕快活潑,充滿童真童趣。特別利于啟迪學生智慧,豐富他們的內心體驗,激發他們的想象。課文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 學習這篇課文會讓我們感受到充滿童趣的夏天,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快樂的心情。
二、學情分析
學生從剛入學開始對語文學習的半知不解,到現在已經逐步掌握了一些語文的學習方法、達到了一定的認知水平。學生在教材“讀兒歌識字學拼音”中已經完成了拼音學習,可以借助拼音正確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意思。在生字學習上,學生已經掌握了學習生字的一些好方法:分析結構、好辦法記住它、找好朋友等,可以在生字教學中讓學生進行一定的自學并進行一些拓展。
三、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
在充滿趣味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識字、學文,引導學生感受荷葉之美,感覺趣味盎然的課文內容。情境體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需要經常運用的方式,本課的教學希望能夠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迎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整合的教學環節以體現語文的味道。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中提出的教學建議,在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后,結合一年級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活潑好動的特點,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理念定位在:“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這一思想上。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識字、閱讀的興趣,讓學生興致勃勃的交流
識字方法、采取多種方法朗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來實現教學目標。
四、教法、學法:
教法:本節課以讀貫穿教學,在讀中體會樂趣,以讀帶動學生的語言實踐,在讀書聲中,學生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激發起對美、對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美。
學法:根據學生情況,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識水平,因此確定運用“自主嘗試讀——分角色讀——自我展示讀——創造性的讀——表演練習說”的學習方法。在學的方面,我更提倡個性化的學習,遵循先學后教的原則,采取自主學習的方式,激發想象閱讀。
五、教學媒體
根據本篇教材內容和一年級學生的興趣特點,課堂上我將借助多媒體課件來組織教學,以求達到激發興趣,主動參與的效果。為了使同學們更加清楚地了解課文中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我還準備了相應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3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生齊讀)看,這荷葉什么樣的呀?誰能再來讀一遍課題?(指名讀)哦,老師聽出來啦,你把荷葉的特點讀出來了,讓我們像他這樣一起再來讀一遍課題。(生再齊讀)
2、這圓圓的荷葉把我們上節課學習的生字寶寶們也帶回來啦。 ①水珠. 展.開 翅膀.. 歌唱.
a.誰會讀這幾個詞?(指名讀)評價:你的翹舌音讀得很準。
b.這里還有兩個后鼻音,需要注意“翅膀、歌唱”(課件放大詞語),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②像這樣的后鼻音本課生字中還有呢,誰會讀這幾個詞? 躺.在 亮晶.晶 停.機坪 a.指名讀
b.這里有一個形式特殊的詞語——亮晶晶 我們把這樣的字詞稱為ABB式詞語
問:你聽說過或在書中看到過這種形式的詞語嗎?能說一個嗎? (生自由說,師注意糾正)
c.老師也積累了幾個詞語,你會讀嗎?(課件出示、生齊讀) 笑嘻嘻 一朵朵 陰沉沉 靜悄悄 胖乎乎 美滋滋
這些都是ABB式的詞語,都是出自于我們這學期學習的課文中,你記住了嗎?(齊讀)
③透.明 一朵. 問:這兩個詞誰會讀。 a.指名讀
b.出示:一朵 一朵朵
觀察:這兩個詞有什么區別?(引導生說表示意義) 出示:一根 一支 一棵 一輛 師:用這些量詞表示數量很多時怎么說? (生:一根 一根根„)(課件出示) ④搖 問:這個字認識嗎? a.生讀
b.問:它是表示什么的?(生:動作) 能做個搖的動作嗎?(生用手搖)
c.師:是啊,它表示用手做的動作,所以是(生接:提手旁)(師課件出示) 還能再說一個帶有提手旁的表示動作的字嗎? (生自由說)
d.師出示帶提手旁的字:請同學邊做動作邊讀字。 (打、拍、抱、提、抓、拔„„)
e.師小結:看,雖然中國漢字不計其數,但運用偏旁歸類識字法能幫助我們記住不少字呢。
⑤指導書寫:生字的字音掌握了,再來看看我們這節課要寫的字。 a.首先來看“朵”字,(課件出示田字格) 問: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的字形? (生:幾+木)書寫時你想提醒同學注意哪一筆? (生:乙 沒有勾)
(師指導書寫:一筆豎撇落左上,二筆橫折彎沒有勾,木字底的長橫在橫中線,穩穩托起花骨朵)
(生寫)(同桌比)如果你覺得沒有同桌寫得好再寫一個。 b.再來看“美”字
問: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的字形? (生: +大)
師:哦,這小羊把尾巴藏起來了,是為了給“大”讓空間,好謙讓的一只小羊啊。
(師指導書寫,強調“ ”的最后一筆橫最長,在橫中線上。) (生寫)
c.師:同學們剛才是用上半部分加上下半部分記住了“朵”和“美”的字形,那“魚”的字形該怎樣記住,請同學們看一段視頻,了解一下“魚”字從最初到后來的演變過程。
(師放視頻課件)
師:原來人類最初創造“魚”字是像畫畫兒一樣描繪魚的外形,而后來演變成簡化的“魚”字,這樣的字稱為象形字。
(師指導書寫:魚頭在上— 、魚身居中— 田、魚尾在下— 一)
(二)朗讀感悟、積累語言
1、師過渡:孩子們,還記得課文中的小魚兒把誰當成了好朋友?(生:荷葉)什么樣的荷葉?(生:圓圓的,綠綠的)
(師出示句子)誰來讀這一句(指名讀句)
師評價:老師聽出來了,你把重音放在了“圓圓的”“綠綠的”。 這兩個詞讓我們清楚地了解了荷葉的特點。
師小結完再齊讀一遍,問:誰能模仿著說一說蘋果的特點? (課件:蘋果 的 的。)
再問:生活中,你還對什么很了解,再模仿著說一說它的特點。 師小結:看,事物的特點都可以用這樣的句子描述清楚呢。
2、問:課文中除了小魚兒把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當成好朋友,還有誰也把荷葉當成好朋友?
(生說,師貼圖)
閱讀問題:請同學們翻開書,讀課文。
讀一讀,想一想,你最喜歡誰?它為什么把荷葉當成了好朋友? 生匯報:
①小水珠說:„„搖籃„„躺在„„眨著„„ a.生:我喜歡小水珠
小水珠把荷葉當成朋友是因為„„
問:你是從第幾自然段知道的?(生:第2)能給大家讀一讀嗎?(生讀) (生匯報,讀的過程中板書,貼板書)
b.問:孩子們,你還能想得起小時候躺在搖籃里的感覺嗎? 預設:生能想起來(生:舒服)
師:是啊,小寶貝躺在搖籃里,多舒服啊!(放視頻) 追問:什么感覺?
預設:生想不起來,師直接放視頻。 問:那這小水珠躺在荷葉里什么感覺? (生:舒服)師:能讀出它的這種感覺嗎? (生讀,師評價:舒服得快要睡覺了)
c.孩子們,想像一下,此刻你就是那小水珠,舒服地躺在搖籃里,眨著眼睛望著天空,你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說)
問:真美啊,你的心情怎么樣?
(生:快樂)師:那你就快樂地讀一讀吧(指名讀) 師:你的小水珠可真快樂,還有誰的小水珠更快樂? (再指名讀)
問:還有嗎?都想讀,那我們就一起快樂地讀一讀吧。 師板書:
d.這小水珠把荷葉當成了(生接:搖籃),它舒服地(生接:躺在上面),眨
著(生接:亮晶晶的眼睛)。
問:誰能背下來?(師拿出頭飾)加上你的動作和前面來演一演。(指名背著演)——齊背
師:再次讓我們感受到了小水珠的快樂,(讓生帶著頭飾) 師過渡問:你又喜歡的是誰?它為什么把荷葉當成好朋友了? ②小蜻蜓說„„停機坪„„立在„„展開 a.生:我喜歡小蜻蜓。
小蜻蜓把荷葉當成朋友是因為„„
問:你是從第幾自然段知道的?(生:第3)能給大家讀一讀嗎?(生讀) (生匯報,讀的過程中,板書,貼板書) 師評價(過程中問,誰再來讀):
(預設:生聲音小)你的聲音好溫柔,生怕打擾了小蜻蜓。
(預設:生聲音大)溫柔的女孩們,一起來讀一讀,老師感覺你就是那小蜻蜓展示自己美麗,透明的翅膀快樂的男孩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讓我們讀出荷葉的溫柔,讀出小蜻蜓的自信。
b.指板書說,這小蜻蜓把荷葉當成了(生:停機坪),它穩穩地(生接:立在荷葉上),展開了(生接:透明的翅膀)。
問:誰是那只美麗的小蜻蜓(師拿出頭飾)到前面加動作和表情背一背這段描寫——齊背(轉身背)
師:你讓我們感受到了荷葉給蜻蜓帶去的快樂(生帶著頭飾回座) 師過渡問:你喜歡誰?它為什么把荷葉當朋友? ③小青蛙說„„歌名„„蹲在„„歌唱„„ a.生:我喜歡小青蛙
小青蛙把荷葉當成好朋友是因為„„ (生匯報,放課件,板書,貼板書) b.問:孩子們,你放聲歌唱時心情怎么樣? (生:快樂)能讀出小青蛙的快樂嗎?
師:孩子,聽你讀讓老師感覺你就是那只快樂的小青蛙,告訴老師,你放聲歌唱唱的什么歌?(生自由說,能唱上兩句嗎?)
c.找兩位同學配合讀這段,一位小青蛙唱,一位同學讀(指名配合) 問:還有想唱的嗎?還有想讀的嗎? (女孩唱,男孩讀)
d.小青蛙把荷葉當成了(生接:歌名),它蹲在上面(生接:放聲歌唱) 問:誰是快樂的小青蛙(師拿出頭飾)加動作、表情,背一背這一段——齊背(轉身背)
師過渡:這小青蛙一高興,撲通跳到了水果,猜猜它遇到了誰?(生:小魚兒)誰喜歡小魚兒,說一說小魚兒又為什么把荷葉當成朋友呢?
④小魚兒說„„涼傘„„游來游去„„捧起„„ a.生:小魚兒把荷葉當成朋友是因為„„ (生匯報,放課件,板書,貼板書)
b.問:你覺得此刻的小魚兒什么心情?(生:快樂) 從哪個詞能看出小魚兒的快樂?(生說詞語)
師:哦,是這樣的動作描寫讓我們看出了魚兒的快樂,那誰能快樂地讀一讀? (指名——再指名——再指名)
問:剛才三位同學讀完了,你覺得誰讀的那條魚最快樂?(生:XXX) 那我們就像他這樣,快樂地讀一讀(快樂地背一背) c.師放課件:看,這小魚——快樂起來還干什么了? (生:搖尾巴,跳舞,跳出水面) 預設:
①如果學生第一個匯報“小魚部分”,就問“小魚跳出水面可能會看到誰?你喜歡的是誰就匯報誰。”
②如果學生最后一個匯報“小魚部分”,就問:小魚跳出水面可能會看到誰?(生:小青蛙,小蜻蜓,小水珠)
師:誰還記得那一段描寫,能背嗎?
如果有學生先匯報小魚兒,那就問:誰喜歡小青蛙„„說說它為什么喜歡荷葉?(從而引出段落學習)
(三)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1、(師出示課件)
問:還有誰也把荷葉當成了朋友?它又是怎么說的?又快樂地做什么了? (生自由說)
2、師生配合,讓我們帶著荷葉帶給大家的快樂再來背課文(加上表情、動作)
(四)總結升華
師總結:荷葉給它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師板書:快樂)讓我們帶著對荷葉的喜愛一起再來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七、板書設計
13.荷葉圓圓
(小水珠圖) 躺在 眨著 (小蜻蜓圖) (荷葉圖)立在 展開 (小青蛙圖) 蹲在 歌唱 (小魚兒圖) 游來游去 捧起
快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