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語文園地六,識字加油站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小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識字加油站+展示臺-浙江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小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識字加油站+展示臺-浙江省
識字加油站+展示臺 浙江省
【教材分析】
“識字加油站”板塊,有十二個與“夏天”有關的詞語,分四組呈現,其中前面三組詞語都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第一組是夏天常見的解暑水果和飲品;第二、三組詞語除了“螢火蟲”之外都是夏天常用的物品;最后一組“牽牛、織女、北斗星”是有關夏季星空的詞語,隱含著“七月初七,鵲橋相會”的民間傳說,離學生生活比較遙遠,需要補充民間傳說等課外知識讓學生初步了解。本課需要學生識記8個生字,其中 “湯、扇、螢”是學生讀音上的難點;“牽、螢”是學生字形識記上的難點。整個板塊,都應該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意識。
“展示臺”的作用是搭建識字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展示學生在生活中利用食品包裝進行識字的成果。 【學情分析】
一年級下冊的孩子,已熟練掌握漢語拼音,會“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和“編兒歌”等多種識字方法。認識許多生活中常見物品,但不能很好地將名稱與包裝文字相對應。本課將通過展示臺環節,重點引導學生指認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同學之間利用食品包裝,互教生字,以培養孩子生活識字的習慣。 【教學目標】
1.創設“農家做客”情境,認讀“冰棍、西瓜”等12個有關夏天的詞語,利用“偏旁猜字義”、“熟字加偏旁”、“查字源解義”等方法認識“棍、湯”等8個生字,拓展積累一些關于夏天食品、生活用品等詞匯。
2.創設“超市購物”情境,學生展示自己從食品包裝上認識的字,并在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生活識字的意識。
3.小組合作,通過食品包裝識字,并引導同伴互教互學,樂于與同學分享。 【教學重點】
1.在生活情景中,識記“涼席、蚊香”等與夏季常用物品有關的詞語。 2.通過認識食品包裝識字,并樂于與同學分享。 【教學難點】
通過交流分享,培養學生生活識字的意識。 【教學準備】
1.印有食品包裝圖片的學習單。 2.生字卡片、食品包裝板貼。 3.一只購物籃。 【教學過程】
活動一:農家做客
(一)邀請函
1.聽錄音或教師朗讀邀請函。
2.出示夏日美食。
3.帶拼音,認一認:誰來認一認這些詞語? 4.帶圖片,讀一讀:帶著圖片,我們再來讀一讀。
5.利用偏旁識記理解字義:觀察“棍、湯”的偏旁,猜猜它跟什么有關? 6.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湯?拓展帶“湯”字詞匯(夏日飲品):酸梅湯 雪梨湯 百合蓮子湯 7.去拼音,齊讀詞語。 8.去圖片,指讀詞語。 【設計意圖】
通過“邀請函”的形式,呈現夏日美食,本環節將重點引導孩子學會利用形聲字特點,根據“偏旁猜字義”的方法識字。
(二)去農村
1.這么多美食,想不想去李奶奶家,坐上汽車出發了。(動圖演示) 2.來到李奶奶家,李奶奶帶著我們去參觀她的房間。瞧,李奶奶房間都有什么?
出示帶拼音詞語:
3.自己先認一認。
4.同桌互讀。讀對了,夸夸同桌;讀錯了,教教他。
5.男女生分組讀。(重點指導“涼、香”的后鼻音,“蚊、扇”的前鼻音和“扇”的翹舌音)
6.引導學生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扇和椅字?
7.去掉拼音,開火讀。 8.請學生在圖中指認物品。
9.拓展“扇”類:扇子的類別很多,除了蒲扇,你還知道什么扇子?
10.看圖片(教師指圖),讀詞語。 【設計意圖】
讓孩子在圖片中指認物品環節,是為了將詞語詞義和生活用品相關聯起來。同時,本環節還將重點引導孩子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字。
(三)聽故事
1.在李奶奶家,我們吃過夏天的美食,認識了夏季常用的物品,不知不覺天就黑了。瞧,李奶奶搖著蒲扇,坐在竹椅上,要給我們講“織女和牽牛”的故事。
2.想聽聽李奶奶給我們講什么故事嗎? 2.認讀“織女、牽牛”。
3.老師講“織女、牽牛”的故事,帶出詞語“北斗星”、“螢火蟲”。 4.小老師領讀詞語。(重點指導“星、螢”的后鼻音。)
織女 牽牛 北斗星 螢火蟲
5.現在我們玩一玩猜字游戲。(利用字源理解字義。) (1)牽
①猜一猜:你們猜這是上面的哪個字? ②找一找:牛郎牽的那頭牛在哪兒呢?
(2)螢
猜一猜:“螢”字下方是個“蟲”字,它跟什么有關啊?螢就是尾部會發光的昆蟲。螢火蟲、螢火蟲,下邊的“蟲”字不能掉。
(3)斗
①猜一猜:這又是哪個生字?
②想一想:它像什么東西?
(出示古代青銅斗圖片)像這樣有長柄的大勺就叫斗。 ③說一說:你知道這七顆星為什么要叫北斗星了嗎? (4)織
①猜一猜:你知道織女最擅長干什么?(織女最擅長織布了,所以織是絞絲旁,表示織布用的細絲。)
②拓展:除了織布,我們還可以織什么?(織網、織毛衣)這些都是常見的編織手藝(編織)
(四)詞語回顧
1.在李奶奶家兜上一圈不知不覺中我們又認識了很多詞語。一起來看看吧。ㄕJ讀課本中的四組詞語)
2.以日記的形式復現生字(師生配合讀 ) 【設計意圖】
利用“織女和牽牛”故事,將這些詞語融進故事里。以日記的形式復現詞語,一是幫助孩子再次認讀詞語,二是讓孩子知道積累知識是為了在生活中加以運用。同時,本環節還將重點引導孩子利用“查字源解字義”的方法識字。
活動二:超市購物
(一)認識食品,識字分享
1.在李奶奶家,我們認識了許多夏天的食品和常用物品,還聽了一個動人的故事,為了向李奶奶表達謝意,我們到超市去,為她選購食品。
2.同桌小組合作,分享自己在食品包裝上認識的生字。
3.同桌代表展示“生活識字”的成果。(鼓勵孩子展示自己的識字成果,分享生活識字的經驗和快樂)
(二)選購食品,互教互學 1.現在我們為李奶奶選購食品。
(合作要求)
(學習單)
(合作要求)
2.同桌兩人合作認字。(在合作中鼓勵學生互教。)
3.成果展示。(在反饋的過程中,教師應及時肯定孩子互教的成成果,并強化同伴互教的學習方式。)
4.模擬超市購物,將學生認讀正確的食品包裝板貼放入購物籃。
5.食品包裝上除了品牌名稱教我們認字,還有許多地方也可以幫助我們識字。(展示包裝上的小字) 【設計意圖】
本環節主要設置了兩次小組活動,第一次:同桌互相說一說認識哪些食品名稱,重在展示學生在生活重識字的成果,所以在反饋的過程中多積極肯定孩子的識字成果。第二次:同桌一起選購食品,即互教生字,目的在于培養同伴互助、互教的識字習慣。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在“農家做客”和“超市購物”的活動中,發現了識記生字的好方法——偏旁猜字義、熟字加偏旁、查字源解字義(教師指著生字板書歸納)。也發現除了從課本認字的新認字途徑——從食品包裝上認字,就是在生活當中識字。當然,生活中能教我們識字的地方還很多,比如產品說明書、商店門口的廣告牌、餐廳里的菜品名單等等。 【作業設計】
留心觀察商店廣告牌上的字,摘抄5個在自己的生字本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