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古詩二首,敕勒歌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課標版二年級上冊18古詩二首敕勒歌-湖北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課標版二年級上冊18古詩二首敕勒歌-湖北省優課
策馬揚鞭高聲唱 愛我美麗的家鄉
——統編本二年級上冊《敕勒歌》教學設計
一、 文本解讀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當時的北方少數民族之一。民歌歌詠了大草原蒼茫遼闊、壯麗富饒的風光,抒發了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全詩風格豪爽,語言明白如話,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 二、 教學目標 1、 認識12個生字,理解“蒼蒼、茫茫”等詞語的意思。 2、 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
通過圖文對照,想象畫面,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
高遠遼闊。 三、 教學重點
朗讀和背誦古詩,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 四、 教學難點
想象并體會大草原蒼茫遼闊、壯麗富饒的風光,體會敕勒人熱愛家鄉的情感。
五、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 教學課件 六、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以“歌”入題,介紹詩歌朝代及民族特點 1、 同學們,你們喜歡唱歌嗎?在什么情況下唱歌? 2、
板書課題,講解,齊讀課題。
敕勒,指敕勒人;敕勒歌,就是敕勒人所唱的歌。 3、介紹敕勒族,了解其民族、地域特點,板書課題。
敕勒人,生活在1500年前的中國北方,歷史上稱為北朝。敕勒人飼養牛羊,逐草而居——哪里有水草,他們就把牛羊趕到哪里,就把自己的家安在哪里,一個個圓頂大帳篷就是他們的家。他們用自己的獨特語言歌唱自己的家鄉,歌唱自己的生活。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北朝民歌——《敕勒歌》 二、 播放音樂范讀視頻,欣賞詩歌 他們唱的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講解:野的讀音,古音讀ya ,現在統一讀ye 三、 學生練習朗讀,初步識字 1、 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
識字指導。
出示生字詞認讀(6個生字——似、廬、籠、蓋、蒼、茫) 帶拼音認讀,去拼音認讀,認讀詞語 3、
指名朗讀詩歌,評價字音是否準確。
四、 指導朗讀,讀出節奏 1、 同桌互助朗讀,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2、 推薦讀,讀正確,讀流利。
3、 師生配合讀,讀出節奏和民歌的韻味。 4、
看課文插圖,想象畫面,練習朗讀。
五、 學習詩歌,理解感受詩歌意境
1、 緊扣“歌”的特點,借助圖片,學習第一句
“川”平地;敕勒川,就是敕勒人居住的大草原,在我國北方,
今天的內蒙古、陰山一帶。 播放圖片,理解地域特點。 2、
看了圖片,你覺得那里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3、在敕勒人眼里,天是什么樣的?地又是什么樣的?
理解“穹廬”,圖片出示蒙古包,指導理解。(敕勒人用自己熟悉和最親近的帳篷的圓頂來比喻遼闊的天空,形象可愛。) 4、指導朗讀,體會感情。
指讀:誰來試著讀一讀這一句?
師生合作讀:我來用敕勒人的話來說,你們來讀詩歌。 男生、女生賽讀,齊讀
3、小結:這一句,交代了敕勒人生活的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草原的遼闊,和他們對自己家園的喜愛。(板書:喜愛) 4、借助插圖,發揮想象,學習第二句
請大家仔細看課文的插圖,說說你看到的天是什么樣的?大草原又是什么樣的?(天藍藍的,草原沒有邊際)
理解“蒼蒼”“茫茫”。板書:天蒼蒼 野茫茫 看圖想象,指導朗讀。
一切都是那么遼闊,那么安靜。忽然,一陣風吹過,草兒低下了身子,彎下了腰。這時候,你們看到了什么?
想象,引讀,理解,感受草原的壯美、富饒。
5、小結:這一句,遼闊安靜的畫面一下子鮮活起來,遼闊的天空,壯麗的草原,風中的牛羊,讓我們感受到敕勒人對自己家園的贊美。板書:贊美
6、欣賞畫面,聽歌曲《天堂》
深情的歌唱,讓我們仿佛走進了遼闊的草原,看到了巍巍的群山,鮮嫩的水草,肥美的牛羊。 六、 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七、 推薦詩歌,拓展積累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接下來,老師給大家推薦北朝民歌的另外兩首名作。這兩首民歌和敕勒歌一樣,語言明白如話,風格豪爽,塑造了兩個不同的英雄形象,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
《企喻歌》(其一)
男兒欲作健,結伴不需多。鷂子經天飛,群雀兩向坡。 《木蘭辭》(節選)
開我東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戶理云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伴,伙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1、自由朗讀,讀正確,讀流利。 2、同桌之間說說自己的理解。 3、提出不明白的問題,集體討論。 4、練習朗讀,體會人物的形象。 八、 板書設計
敕勒歌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熱愛 贊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