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一年級下冊,我多想去看看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人教課標版一年級下冊2我多想去看看-廣東省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小學語文人教課標版一年級下冊2我多想去看看-廣東省省級優課
《2.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
順德一中附小新德業學校 黃俊云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隨文認識12個生字,認識足字旁;會寫“北京”兩個字。 2.正確朗讀課文,能讀好感嘆句和長句。
3.讀懂課文,能提取明顯信息,感受兒童的美好愿望。 4.學會用“我多想„„”表達心愿。
【教學重難點】
重點:1.認識12個生字、足字旁;會寫“北京”。 2.正確朗讀課文,讀好感嘆句和長句。 難點:1.讀懂課文,提取明顯信息。
2.學會表達心愿。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1、玩游戲:看圖猜地點。看風景圖,猜猜它所在的城市或地區。 2、學生搶答。
(設計意圖:課前互動,活躍氣氛,讓學生盡快集中注意力,準備投入學習。通過看圖猜地點,讓學生將地名和景點連接起來,為后續的學習埋下伏筆。)
一、揭示課題,引出心愿 1、談話引入課題。
2、齊讀課題。正音:“看看”是疊詞,后一個讀輕聲。
3、修改課題:我想去看看,對比讀,體會“多”字表情達意的作用。 4、再讀課題,選擇對應感情的標點符號。初步體會感嘆句表達的語氣。 5、介紹文中兩位小朋友,通過帽子來區分民族特色。 6、引出問題。
(1)他們想去哪里看看? (2)他們想去看什么? (3)數一數,課文有幾個小節?
(設計意圖:題目是文眼,透過題目大致了解課文的脈絡。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讀準字音、有感情朗讀是基本要求,因此,從題目入手,讀好疊詞,體會“多”字表情達意的作用,以及讀出感嘆語氣,可謂見縫插針,教學落到實處。)
二、初讀課文,了解心愿 1、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 2、學生匯報找到的課文信息: (1)課文有幾個小節?(2節)
(2)他們想去哪里看看?相機板書“北京、新疆”,指導讀準后鼻音。 (3)他們想看什么?相機板書“天安門、升旗儀式、天山、雪蓮”,指導讀準翹舌音。
3、用完整的話說清楚“誰想去哪里看什么。”引出心愿。 4、集體學習難認字。
(1)出示生字:想、告、訴、廣、非、常、壯、觀。 (2)哪個字你不認識?請指出來。
(3)請小老師來教一教。你是怎么認識這個字的?
(4)教師相機總結識字方法:組詞、在生活中認識、熟字加減法等 5、指導書寫“北京”。
(1)出示生字。帶領學生用“三看法”觀察字形:一看高矮,二看寬窄,三看壓線畫。
(2)學生觀察后說說書寫時要注意的筆畫。 (3)老師示范,學生書空。 (2)學生描紅。 (3)指名評價。
(設計意圖:學生帶著問題初讀課文,并且提取相關信息,這是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能力培訓。學生匯報時相機出示生字,是隨文識字的方式,這樣的方式基于學生的學習過程,更貼近學生的學習需要。認字和寫字是低年級語文課堂必不可少的內容,要落到整體學習中。)
三、學文悟情,讀懂心愿 1、出示全文。全班齊讀。 2、認識“路”字。
(1)引出“路”字,指名認讀。 (2)觀看課件“路”的字形演變。 (3)引出足字旁。觀看微課,認識足字旁。 (4)認識其它帶有足字旁的字:跳、踢、跑„„
3、回到課文,圖文分辨兩名小朋友走的不同的路,補充( )的路。 4、加上動作理解:彎彎的小路、寬寬的公路。 5、理解“遙遠”,指導讀好句子。
3、修改課題:我想去看看,對比讀,體會“多”字表情達意的作用。 4、再讀課題,選擇對應感情的標點符號。初步體會感嘆句表達的語氣。 5、介紹文中兩位小朋友,通過帽子來區分民族特色。 6、引出問題。
(1)他們想去哪里看看? (2)他們想去看什么? (3)數一數,課文有幾個小節?
(設計意圖:題目是文眼,透過題目大致了解課文的脈絡。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讀準字音、有感情朗讀是基本要求,因此,從題目入手,讀好疊詞,體會“多”字表情達意的作用,以及讀出感嘆語氣,可謂見縫插針,教學落到實處。)
二、初讀課文,了解心愿 1、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 2、學生匯報找到的課文信息: (1)課文有幾個小節?(2節)
(2)他們想去哪里看看?相機板書“北京、新疆”,指導讀準后鼻音。 (3)他們想看什么?相機板書“天安門、升旗儀式、天山、雪蓮”,指導讀準翹舌音。
3、用完整的話說清楚“誰想去哪里看什么。”引出心愿。 4、集體學習難認字。
(1)出示生字:想、告、訴、廣、非、常、壯、觀。 (2)哪個字你不認識?請指出來。
(3)請小老師來教一教。你是怎么認識這個字的?
(4)教師相機總結識字方法:組詞、在生活中認識、熟字加減法等 5、指導書寫“北京”。
(1)出示生字。帶領學生用“三看法”觀察字形:一看高矮,二看寬窄,三看壓線畫。
(2)學生觀察后說說書寫時要注意的筆畫。 (3)老師示范,學生書空。 (2)學生描紅。 (3)指名評價。
(設計意圖:學生帶著問題初讀課文,并且提取相關信息,這是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能力培訓。學生匯報時相機出示生字,是隨文識字的方式,這樣的方式基于學生的學習過程,更貼近學生的學習需要。認字和寫字是低年級語文課堂必不可少的內容,要落到整體學習中。)
三、學文悟情,讀懂心愿 1、出示全文。全班齊讀。 2、認識“路”字。
(1)引出“路”字,指名認讀。 (2)觀看課件“路”的字形演變。 (3)引出足字旁。觀看微課,認識足字旁。 (4)認識其它帶有足字旁的字:跳、踢、跑„„
3、回到課文,圖文分辨兩名小朋友走的不同的路,補充( )的路。 4、加上動作理解:彎彎的小路、寬寬的公路。 5、理解“遙遠”,指導讀好句子。
(1)沿著路走,就會看到什么?指名讀。 (2)思考:從新疆出發到北京,遠嗎?
(3)課件演示,地圖上從新疆到北京,對比四種交通方式所需要的時間,感受“遙遠”。
(4)有感情朗讀“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門。” 6、理解“雄偉”,指導讀好句子。
(1)出示圖片,對比感知“雄偉”指的是建筑物的宏偉。 (2)男女生比賽讀:雄偉的天安門。
7、看視頻,感受“壯觀”,指導讀好句子: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8、填空:( )的升旗儀式 9、指導讀長句,初步了解節奏線。齊讀。 10、了解感嘆號,指導讀好感嘆句。 (1)引讀:
(師)原來天安門這么雄偉,怪不得我說:(生)我多想去看看!
(師)原來升旗儀式這么壯觀,怪不得我說:(生)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2)仔細觀察標點,知道重復的話,后半句讀得比前半句重。齊讀。 11、把第一小節變成詩歌,師生合作讀。
12、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根據詩歌填空提示來提取內容。 13、學生當小詩人,從第二節找到合適的詞語填一填,再說一說。 14、播放圖畫,感受天山一年四季的美。
15、出示雪蓮圖片,學生觀察并填空:( )的雪蓮。
16、指導朗讀:遙遠的新疆,有美麗的天山,雪山上盛開著/潔白的雪蓮。
(設計意圖:繼續隨文認識路字、足字旁、遙遠、雄偉、壯觀。通過字源演變,學生清晰知道足字旁的來歷,并且遷移到認識帶有足字旁的生字,一箭雙雕。“遙遠、雄偉、壯觀”都是抽象詞語,只能讓學生意會,通過看圖、看視頻、列數字等方式讓學生了解詞語的意思,從而更好地指導朗讀,在理解中朗讀感悟,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四、拓展延伸,分享心愿 1、仿寫練習。 (1)出示句式。 我多想去( )看看, 那里有( )的( )。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2)同桌之間練說。 (3)全班匯報。
2、布置作業:制作心愿卡。用“我多想„„”來開頭寫心愿。
(設計意圖:學有所用,學以致用。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從第一節的剖析,到第二節的幫扶,到最后環節的放手,學生學會如何表達“我想去哪里看看”的心愿。不但能說,還能寫,切切實實地把聽、說、讀、寫巧妙地融合在一節課里,一篇課文里。長期訓練下去,學生的語文素養必定能得到有效提升。)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