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小猴子下山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18《小猴子下山》西安市未央區國家級優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18《小猴子下山》西安
《小猴子下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西安市未央區方新小學 孫元利
教學目標: 1、 鞏固識記“猴、結”等12個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
扛、扔、摘、捧、抱”這些詞,了解并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 3、 借助插圖,圖文對照,圈圈畫畫,感受文章構段形式。 4、
能推斷“小猴子最后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
明白做事情要目標明確,有始有終。 學情分析:
本課圖文并茂,前四自然段語言形式一致,易讀、好懂,孩子們非常喜歡。幫助學生體會動詞的細微差別,豐富動詞積累;在充分朗讀、入境體驗中明白做事情要目標明確,有始有終應該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另外,學生形象表達有一定能力,但對于相對抽象的道理的總結有一定難度,需要教師幫助引導。
教學重點:了解表示動作的詞的不同含義,并學習運用;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小猴子最后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教學難點:總結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小猴子圖片,復習“猴”
2、出示詞卡“玉米地 桃樹下 瓜地里”(一方面認字,一方面回顧課文脈絡。) 3、填量詞:
一( )玉米地 一( )桃樹下 一( )瓜地 二、新授 第一自然段
我們跟小猴子一起到玉米地里看看吧。
出示第一幅插圖:他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出示第一自然段:投影、劃線、理清層次
小結:小猴子走到( )。他看見( ),就( )。 板書:玉米結得又大又多 掰 扛 第二自然段
出示第二幅插圖: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 )。他看見( ),就( )。
板書: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 扔 摘 第三自然段
向前兩個自然段一樣,用直線、波浪線、圓圈,把課文中的重點詞圈畫出來。
全班齊答:小猴子捧著幾個桃子,走到( )。他看見( ),就( )。
板書: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 扔 摘 第四自然段
出示第一句話“小猴子抱著一個大西瓜往回走。”讀到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孫老師讀到這句話的時候,覺得故事就要結束了。小猴子今天“收獲了一個大西瓜”,媽媽一定會夸獎他的。) 事情是這樣發展的嗎?他又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板書:小兔子蹦蹦跳跳 扔 追
第五自然段的開頭,我猜出來了,一定是“小猴子抱著兔子往家走。” 三、總結
看到這樣的結局,你是怎樣的心情? 四、故事拓展,練習表達。
情境創設:小猴子回到家后把下山的經過告訴了猴媽媽,猴媽媽聽了會怎么對小猴子說呢?現在就請同學們來扮演猴媽媽,教育教育小猴子吧! 五、鞏固動詞
1、故事中對小猴子動作的描寫非常準確,讓我們再來認認這些動詞吧。
(教師出示詞卡,學生做動作。)
2、復習回顧之前學過的與手有關的動詞。(接、捉、挑、拔、拍、搖、搬)
六、課文中還有很多又( )又( )的詞語,你還會說這樣的詞語嗎? 七、實踐活動
故事中的小猴子由于做事沒有目標,三心二意,最終兩手空空,在媽媽的的教育下,小猴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過了幾天,他再一次下山,
這一次的故事會如何發展呢?同學們可以發揮想象,編一編《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小猴子下山”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18《小猴子下山》西安市未央區國家級優質課”,所屬分類為“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18《小猴子下山》西安市未央區國家級優質課”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