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小猴子下山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18《小猴子下山》宜昌市深圳路小學國家級優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18《小猴子下山》宜昌市深圳路小學國家級優質課
18.小猴子下山
深圳路小學•曹玢
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人教部編版教材一年級下冊中第七單元中的一篇童話。課文講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來,先掰了一個玉米,看見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見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見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進樹林不見了,小猴子一無所獲。在課文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從小猴子的行為中得到啟示:做事情明確目標,始終如一。
本文學習主要是注意體會不同的詞表示不同的動作,會用“掰、打”等動詞說話。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數量詞并積累運用,并引導學生提取信息、整理信息。 【課標解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由此,本課設計力爭突出隨文識字策略,采用多種手段創建語言訓練平臺。借助本文內容,組織學生展開識字與閱讀的語言訓練,引導學生自主理清故事順序,在有趣的故事情節的推動下,習得識字方法,豐富語言積累,感悟文章說明的道理,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從而實現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學情分析】
針對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年齡和學習特點,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閱讀習慣、積累習慣,切實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和引導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1.認識“猴、結”等12個生字,讀準字音。會寫“非、常”兩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動詞,并能選用幾個詞各說一句話;了解數量詞并積累運用。 【教學重點】
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正確理解表示動作的詞的不同含義,并學習運用,體會重點詞句。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重點詞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動作表演能力。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①生字卡片、黃瓜。②教學輔助課件。③自制微課。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引入新課
1.出示手偶玩具小猴子,介紹好朋友。指名叫“小猴子”。 2.出示“小猴子”,學習“猴”字。
3.微課——小猴子玩偶自我介紹,并出示動物世界猴子的視頻資料,擴充自然知識。 4.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5.齊讀課題:18.小猴子下山
①誰要下山?(小猴子下山,小猴子重讀) ②小猴子要干嘛去?(小猴子下山,下山重讀)
設計意圖:課堂伊始,通過玩偶自我介紹及自然知識引出課題,激發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通過課題的多樣性提問,進行語言訓練點的指導。
二、看圖說話。
1、單幅圖觀察。
一幅圖一幅圖地出示:小猴子來到了什么地方? 2、把五幅圖連起來觀察:你又看出了些什么?
設計意圖:先看圖再說話,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來描述圖片內容,了解故事梗概。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看圖說話能力,為學習文章進行鋪墊。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 出示自學提示,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①聲音響亮,讀書姿勢端正。
②讀準字音,遇到不會讀的字想辦法解決。 ③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課文,小老師相互糾正字音。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請學生點評。
設計意圖:初步感知文章內容,通過自讀、同桌互讀、指名分段朗讀,多種讀書方式落實和檢測課文整體感知和掌握情況。
3
四、歸類識字,落實重點 1.字音識字
①看白板齊拼讀。②開火車檢測。③全班齊讀鞏固。相機教寫“瓜”。④后鼻音重點突破。 2.字形識字
①提手旁重點識記。 ②動作引導。
指名做掰斷黃瓜的動作。
教師相機點撥解析:用兩只手將一個物體分開或掰斷,這個字就叫掰。 3.自主識字
①指名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識記生字。
②出示小猴子圖片,同桌合作,一人說字,另一人做動作,看看誰的反應快。 ③小游戲:大家一起猜猜猜。注意動作要做的生動形象。 ④爬山坡比賽:男女生比賽,看誰爬山坡爬的更快! ⑤認讀詞語,識字大王領讀。 ⑥動詞的運用,擴詞成句。 4.生字組成兒歌。
自讀兒歌,拍手讀兒歌,做動作讀兒歌。用多種方式鞏固字詞句的應用。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前提和重點,因此,本環節依據本文重點動詞,采取多種識字方法,如:結合圖片法、動作演示法,調動學生感官與身體,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漢字,掃清閱讀障礙。
五、再讀課文,突破難點
1.聽老師講故事,邊聽邊找,小猴子下山到了哪些地方,用“ ”勾劃。 2.小猴子下山去了哪些地方?指名回答。
出示文本及配圖,師示范勾劃:一塊玉米地,一棵桃樹,一片瓜地。 3.練說量詞。
教師點撥數量詞,輔助貼圖,利用句式自主學習。
小猴子下山,經過了( ),經過了( ),還經過了( )。 4.指導運用數量詞。
①思考:還可以說“一塊”什么?指名回答。 教師相機指導,“一塊”這種東西一般有個平面。
4
②思考:還可以說“一棵”什么?指名回答。
教師相機指導,細而長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長的用“一棵”。
設計意圖:運用排列圖片的方法幫助學生了解主要內容,降低概括的難度,再進行重點突破,做到有針對性地學習生字,積累語言。低年級教學中,詞語訓練是重點也是難點,此環節旨在通過多種形式的詞語訓練,使學生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認識數量詞,并能拓展組詞,學會恰當應用,巧妙地突破了詞語訓練的難點。
六、學習課文,書寫生字
1.看到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小猴子的心情怎樣? 自讀課文,找到課文中表達它心情的詞語。指名回答。 2.“小猴子老師”指導書寫,出示微課,學生自主學習。 3.教師板書生字,學生完成描紅加一個田字格漢字。 4.拍照評講,學生點評,老師批改指正。 5.在課堂作業本上練習書寫。
設計意圖: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在認識生字之后,為學生創建自主讀文與自主寫字的平臺,使學生在高漲的學習熱情中得以培養自主的學習能力,樹立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
七、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課后思考:出示小猴子傍晚回家圖片。
太陽下山了,小猴子回家開心嗎?為什么會這樣? 2.布置作業:
①積累與動作有關的字詞,做成生字卡片。 ②親子游戲:你做我猜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想象力,開發創造潛能。通過與家人間的親子游戲,深化對動作詞語的理解,將家庭娛樂時間也融于教學之中。
八、激趣延伸,課外拓展
1.出示《猴子撈月亮》視頻,激發學習興趣。
5
設計意圖:精心選擇的課外拓展內容與本課內容相近,主角同是小猴子,同樣是的生動有趣又發人深省的兒童故事,通過“1+X”的教學模式,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讓學生養成自主積累、課外閱讀的好習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小猴子下山”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18《小猴子下山》宜昌市深圳路小學國家級優質課”,所屬分類為“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18《小猴子下山》宜昌市深圳路小學國家級優質課”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