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牧場上的家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少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牧場上的家》江蘇省 - 南京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蘇少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牧場上的家》江蘇省 - 南京
《牧場上的家》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蘇少版五年級上冊《牧場上的家》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廣泛流傳的美國田園牧童歌曲。四三拍,大調式,旋律優美、流暢。歌曲為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結構。第一部分由兩個重復變化的樂句構成,舒展的節奏,曲調在平穩中帶起伏,使旋律優美而又有蕩漾之感,描繪了綠草茵茵的寬闊牧場,水牛、小鹿、羚羊的歡跳及夜幕下星星閃爍,牧場在寧靜的夜晚中的美麗景象,富有詩意。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進后,以寬松的節奏展開,使得曲調更加優美而又抒情。它不僅表現了開闊空曠的家園意境,而且還抒發了人們對牧場家園的贊美之情。最后的樂句,再現了歌曲第二樂句的旋律,曲調又趨平穩,它使人們完全沉浸在這美麗的家園情景之中,感受和表達了對可愛的甜美生活的熱愛情感。
【設計意圖】
本課設計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歌唱實踐為主體,思鄉為主線,引領學生感受思鄉音樂風格,表現思鄉音樂風格,享受思鄉風格的音樂美。通過“三步曲”設計完成教學。第一步:發聲練習,我選用了練聲曲,悠長、寬廣、舒展的旋律,將學生帶進美麗、遼闊的牧場情境。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示范演唱,以及形象化的語言啟發,指導學生用積極的演唱狀態、正確的演唱方法表現牧場情境。第二步:學唱歌曲《牧場上的家》,借助圖形譜、教師范唱等方法指導學生用優美、流暢、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歌曲意境,用歌聲表達贊美牧場草原、家鄉的真摯情感。第三步:拓展部分,欣賞同是思念家鄉主題的美國歌曲《故鄉的親人》,歌曲aa’aa’ba’的結構與《牧場上的家》aa’ba’結構相似,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美國思鄉歌曲的音樂風格,抒發內心對家鄉的懷念與贊美之情。
【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學唱,抒發學生內心對牧場、家鄉的懷念與贊美之情。 2. 指導學生用優美、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牧場上的家》。
3.初步掌握弱起拍、連音線、漸強,用歌聲表達歌曲的意境和風格。
【教學重點】 歌曲學唱
【教學難點】
弱起拍、漸強、一音多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練聲 (聲音高位置的問好)
1.教師范唱3--|5--|4--|6--|5--|4--|3--|3--|| 2.學生用嗚跟鋼琴演唱(歌唱方法的指導)E-F調 3.感受旋律線,師邊唱邊劃旋律線。 4.科爾文手勢唱譜 5.用wu哼唱
6.跟琴唱兩遍,第二遍師加上主旋律(第4樂句)
要求:用統一高位的演唱方法演唱練聲曲,感受優美、流暢的旋律。
【設計意圖】創編悠長、寬廣、舒展的旋律作為練聲曲,將學生帶進美麗、遼闊的牧場情境。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范唱,以及形象化的語言啟發,指導學生用積極的演唱狀態、正確的演唱方法、優美的演唱聲音表現優美情境。
二、歌曲學唱
(一)感受歌曲——引情
1.欣賞美國牧場景色,聆聽《牧場上的家》,并隨老師律動感受旋律的美感。 2.復聽歌曲(師尤克里里自彈自唱)。感受歌曲優美的意境。 問:(1)情緒是怎樣的?優美、歡快的。 (2)你聽到了哪些內容?
要求:欣賞牧場景色,聆聽歌曲,感受優美而又有蕩漾感的旋律。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牧場圖片,喚起學生對美麗牧場的向往和憧憬。通過聆聽歌曲,培養學生良好的聆聽習慣,熟悉旋律,為學唱歌曲做好鋪墊。 (二)學唱歌曲——入情
1.借助小草圖形譜,了解歌曲節拍、弱起小節、連音線。
(1)這首歌曲有幾個大的樂句?哪幾個部分是一樣的?(師邊聽音樂邊畫出小草圖形普) (2)生跟師邊劃旋律線邊lu哼唱,師在1,2,4,樂句線條上標注簡譜,發現2,4基本相同。 (3)總結歌曲aa’ba’的結構;師生接龍唱,生唱標記的譜。 (4)小波浪弱拍的感覺——出示樂譜(弱起)輕輕唱譜。
(5)接唱,生唱一二四樂句相同的旋律部分,體會歌曲弱起拍的演唱。(第三句一起唱詞) 2.帶著輕松的感覺一起走進牧場上的家(音樂范唱) 3.教授一音多字的節奏難點和易混淆的相同歌詞部分。 3.演唱第一段歌詞(位置、咬字);糾正。
4.師對比演唱,讓學生發現句尾連音記號出的漸強處理。教方法學唱。
5.情感演唱,哪一句最能體現對家的思念?(家 牧場我的家——有感情高位置讀出來) 引導學生找歌詞中的關鍵詞“那兒”,表明作者在演唱此歌時不在牧場,表達思鄉的情懷。 6.生隨尤克里里唱第二段歌詞(齊唱);糾正。
7.提及家牧場我的家一句開始唱,最后一樂句師加入二聲部后進行二部教學,再交換演唱。 要求:分段學會歌曲的旋律和歌詞,用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用漸強表現歌曲意境。
【設計意圖】這是一首弱起小節的歌曲,3/4拍,因此我設計了小草圖形譜,了解歌曲的結構、節拍,借助線條圖形譜、教師的范唱等方法,指導學生用優美、流暢、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如“氣球慢慢變大”指導學生表現漸強,表達歌曲情感。 (三)演唱歌曲——動情 1.情感啟發。
第一樂段旋律優美而又有蕩漾之感,描繪了牧場在寧靜的夜晚中的美麗景象,富有詩意。第二樂段曲調更加優美而又抒情。它不僅表現了開闊空曠的家園意境,而且還抒發了人們對牧場家園的贊美之情。最后的樂句,曲調又趨平穩,它使人們完全沉浸在這美麗的家園情景之中,感受和表達了對甜美生活的熱愛情感。 歌曲藝術處理,完整演唱歌曲。(指揮)
要求:優美、平穩地演唱第一樂段,優美、抒情、自豪地演唱第二樂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找歌詞中的關鍵詞“那兒”,表明作者不在牧場,表達思鄉的情懷;用歌聲表達牧場美麗景象,以及對牧場家園的贊美,以此來達到情感的升華。 三、拓展部分——欣賞《故鄉的親人》 1.了解情感及歌曲結構。 2.融入情境律動。 3.小結。
要求:通過欣賞同一思鄉主題,結構相似的的美國歌曲《故鄉的親人》,了解該主題樂曲的創作手法和音樂風格特點。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思鄉主題的音樂風格,抒發內心對家鄉的懷念與贊美之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