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月光下的鳳尾竹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月光下的鳳尾竹》貴州省優(yōu)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小學音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月光下的鳳尾竹》貴州省優(yōu)課
《月光下的鳳尾竹》教學設計
一、 教學內(nèi)容: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
二、教材分析
《月光下的鳳尾竹》是一首節(jié)奏舒緩、優(yōu)美纏綿、具有傣族音樂風格的著名樂曲,以其悠揚的曲調(diào)、娓娓動聽的旋律,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讓人不由聯(lián)想起在那郁郁蔥蔥的鳳尾竹林里,撒落著別具一格的傣家竹樓,有如天上的星星。他們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隱隱飄出的陣陣悠揚動聽的樂曲,表現(xiàn)了傣族青年男女之間相互傾慕、純潔真摯的感情。葫蘆絲,又稱“葫蘆蕭”,傣語稱“篳郎叨”,它音色婉轉(zhuǎn)、優(yōu)美,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具有濃厚的傣族樂器特色,用葫蘆絲演奏這首樂曲,使旋律更優(yōu)美,民族特色更加濃郁。樂曲為四三拍,宮調(diào)式,兩段體。
第一樂段由四個樂句組成(6+6+5+6),旋律流暢,一氣呵成,節(jié)奏較為緊湊。
第二樂段由三個樂句組成(4+4+6),節(jié)奏較為舒展。 三、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夠體會樂曲悠揚安靜、優(yōu)美抒情情緒,并能哼唱主題。
2.知識與技能:認識葫蘆絲的形狀,能分辨葫蘆絲的音色;通過聆聽體會傣族音樂的風格。
3.過程與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視覺、聽覺和動手伴奏相結(jié)合的方法,分辨、體驗樂曲的樂段和音樂的風格特點。 四、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
體會樂曲優(yōu)美抒情的情緒,并哼唱主題旋律。 教學難點:
能夠體會出傣族音樂的風格以及用簡單樂器伴奏和分辨主題旋律。
五、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覺、聽覺和動手伴奏相結(jié)合等方法。 六、教具:多媒體、葫蘆絲、沙錘。 七、課時:一個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穿著本民族服飾跳一段傣族舞并提問:
2
2
1、老師帶給大家的這段舞蹈是哪個少數(shù)民族的? 2、你們對傣族有哪些了解嗎?
師:今天老師帶著大家座上幸福的快車一起走進神秘的傣族,去了解和感受一下他們的民族文化吧!
師介紹傣族:傣族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西雙版納自治州和德宏傣族自治州,他們那四季如春,人們能歌善舞。傣族歷史悠久,文化發(fā)達,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傣族人民把孔雀和大象視為吉祥物。他們依水而居,愛潔凈,長沐浴,所以有“水的民族”的美稱。他們最歡樂的節(jié)日是潑水節(jié),用這種方式表示沖走災難,帶來吉祥和祝福。以下是傣族人民居住的竹樓、他們多彩的民族服飾以及他們有名的旅游景點和他們信仰的佛教寺廟(隨著教師的講解 出示圖片) 二、教授新課:
(一)揭示課題 聆聽全曲
教師語言:
傣族不僅山水怡人,傣族的音樂更是優(yōu)美、動聽,令人陶醉。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具有傣族音樂風格的樂曲《月光下的鳳尾竹》。
教師播放音樂,并提出問題:這首樂曲給你的感受是怎樣的?在欣賞時你眼前會出現(xiàn)什么的畫面?它的主奏樂器是什么?它的音色有什么特點?
教師語言:
音樂結(jié)束了,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師小結(jié):樂曲給人的感覺是優(yōu)美、柔和、婉轉(zhuǎn)動聽,這就是傣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
師:老師聯(lián)想起在那郁郁蔥蔥的鳳尾竹林里,撒落著別具一格的傣家竹樓,有如天上的星星。他們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隱隱飄出的陣陣悠揚動聽的樂曲,傣族的青年男女之間相互傾慕、純潔真摯感情的感人畫面。
它的主奏樂器是什么?它的音色有什么特點? 師小結(jié):它的主奏樂器是葫蘆絲,也叫“葫蘆蕭”(展現(xiàn)圖片)葫蘆絲發(fā)音優(yōu)美柔和、圓潤婉轉(zhuǎn),略帶鼻音,善于表現(xiàn)溫柔細膩的情感。 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葫蘆絲,為大家演奏一小段吧!(師演奏) (二)、聆聽第一主題音樂,并學會哼唱主題旋律。
3
3
(1) 教師播放第一部分音樂,并提出問題:第一主題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
教師語言:
第一主題的情緒比較低沉、悠揚、委婉令人醉。它的速度是中速。 (2)學生觀察樂譜,聽老師范唱,分辨第一樂段有四個樂句。 (3)每個樂句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師小結(jié):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的旋律完全重復。第三樂句和第四樂句是變化重復,也可以叫做同頭換尾。
(4)老師出示第一樂段樂譜,指導學生演唱。注意連音和斷音的唱法。(老師講解哪里是連音哪里是斷音)
(5)老師指導學生用沙錘按的節(jié)奏為第一主題伴奏,以便讓在樂曲聆聽時學生分辨出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 (三)、聆聽第二主題,學會哼唱主題旋律。
(1) 教師播放第二樂段,并提問:第二樂段和第一樂段在音區(qū)、節(jié)奏、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2)老師小結(jié):這段旋律出現(xiàn)在高音區(qū),情緒更加激動,節(jié)奏更加舒展。
(3)老師指導學生演唱第二樂段主題。并指導學生用拍手來為第二樂段伴奏,以便在樂曲聆聽時能進行主題分辨。
(四)完整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讓學生聽到不同主題時,用不同的樂器伴奏。
(1)老師小結(jié):同學們伴奏的很棒,也說明同學們已經(jīng)完全能分辨出主題一和主題二了。這首《月光下的鳳尾竹》不僅有葫蘆絲演奏的形式,還有獨唱和合唱的形式。我們來聽一聽獨唱形式的《月光下的鳳尾竹》吧!感受一下不同形式的表演給我們帶來的不同體驗。(教師播放視頻)
九、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到了美麗的稀松版納,在這,大家聆聽到的獨具傣族音樂風格的樂曲《月光下的鳳尾竹》,認識了傣族的民族樂器葫蘆絲。最后讓我們又一次在美妙的樂曲中結(jié)束今天的課吧!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guān)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guān)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1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