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牧場上的家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五年級上冊《牧場上的家》西安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五年級上冊牧場上的家-西安育英小學
《牧場上的家》
人音版小學音樂五年級第9冊
西安育英小學 胡靜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能用心聆聽歌曲,充分感受歌曲的情緒和
節拍。在欣賞歌曲時,能在教師指導下根據歌曲的節拍準確地畫出指揮圖示,還能根據歌曲情緒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用打擊樂器創編簡單的節奏型為歌曲伴奏。在歌曲演唱時,能用科學的發聲方法演唱表現歌曲,以情帶聲,聲情并茂的表現歌曲內容。還有部分同學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如舞蹈、朗誦、繪畫、器樂等進行展示。由于五年級學生心里已趨向成熟,在歌曲表現時不好意思做律動,因此,我在本冊歌曲教學時部分歌詞運用了手語教學,學生在做手語時自然、大方,效果很好。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根據歌詞內容創編手語動作表現歌曲,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編能力。
教材分析:《牧場上的家》是一首廣泛流傳的美國田園牧童歌曲。歌
曲旋律優美、流暢,四三拍,大調式,為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結構。
教學目標:1.能用優美動聽的歌聲演唱歌曲。
2.能分辨樂句之間的關系。
3.能用手語表達三、四樂句歌詞的意境。
教學重點:歌曲三、四樂句的演唱和表現。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力度演唱表現三、四樂句。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電子琴、鈴鼓、碰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播放音樂“可愛的家”,在音樂背景的烘托下,教師先說說自己的家,然后引導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家庭,師生共同感受家帶給我們的溫暖與幸福。 二、聆聽歌曲
1.初聽歌曲《牧場上的家》,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和拍子。 2.復聽歌曲.教師用不同的節奏型為歌曲伴奏,在此過程中學生注意觀察教師用了哪幾種節奏型,是怎樣用的?
3.再次聆聽歌曲,請學生分成兩組用不同的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三、學唱歌曲第一段歌詞
1. 用“u”輕聲的哼唱歌曲旋律,教師提出要求。
2. 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聆聽歌曲,分析歌曲由幾個樂句組成,第一、二、四樂句之間的關系怎樣?哪兩個樂句旋律相同,哪兩個樂句旋律相似?唱一唱感受它們之間的關系。(1、3樂句旋律相似,2、4樂句旋律相同。)
3. 師生接龍演唱第一段歌詞。教師指導唱好難點樂句。
4. 再次聆聽歌曲,請學生找出歌曲中最能表達作者對家的思念之情的樂句。(第三樂句)。 5. 教師出示三、四樂句歌詞。
家,牧場我的家,那兒有快樂的小鹿和羚羊。那兒多么歡暢。那兒沒有悲傷,遼闊天空多么晴朗。 6. 聽教師范唱三,四樂句的歌詞。 7. 學生模仿演唱三,四樂句歌詞。
8. 用f演唱三,四樂句表達作者強烈的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用p演唱三,四樂句表達作者在夢境中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用強和漸弱演唱三,四樂句表達作者對家的強烈思念之情,讓學生充分感受由力度變化所產生的情緒變化。 四、學手語和第二段歌詞
學生學手語表現歌曲第三樂句歌詞內容。 家,牧場我的家,那兒有快樂的小鹿和羚羊。
1.再次朗誦第三樂句歌詞,教師邊讀歌詞邊用手語表達第三樂句歌詞內容。
2. 學生模仿教師用手語表達第三樂句歌詞內容。 3. 師生邊唱邊用手語表達第三樂句歌詞的內容。
4、跟范唱音樂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詞,在唱到三、四樂句時邊唱邊做手語表現歌詞意境。
5、學唱歌曲第二段歌詞,教師及時指導唱準難點樂句。 六、完整演唱歌曲:
1. 完整演唱歌曲,并進行歌曲感情處理。
2. 學生用心聆聽,教師在每一句的句尾處加入了簡單的旋律,請學生模仿老師演唱。
3. 將學生分成兩個部分,一起演唱歌曲。
4. 展示評價。學生邊唱邊用手語來表達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課堂小節: 請學生說說這節課的收獲,教師對本課進行小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