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彼得與狼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上冊《彼得與狼》建設兵團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彼得與狼》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理念: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把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聽賞的體驗之中。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環節,根據學生的學段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努力讓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同時包容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出現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允許學生在參與各種音樂活動時大膽表達個人的情感。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和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有趣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3.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音樂特性決定音樂課程實踐性與創造性并舉的理念,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同時鼓勵學生對音樂進行二度創作,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造思維。
教學目標:
1. 學生能積極參與交響童話《彼得與狼》的各種聽賞活動。能聽辯交響童話中每個角色的音樂主題及說出相應的樂器名稱。
2. 了解交響童話《彼得與狼》的故事內容。 3. 通過音樂聽賞活動感受交響童話的魅力。 教學重點:
能聽辯出交響童話《彼得與狼》中各角色的主題音樂。
教學難點:
能聽辯出演奏各角色的樂器。能在交響童話的音樂中聽出不同的樂器所塑造的不同人物和故事情節。
教學分析:
1.《彼得與狼》是一部帶有故事情節的交響童話,流傳廣泛,早已成為世界各國兒童喜愛的曲目之一。
2.根據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心理、學習特點,在音樂欣賞過程中,穿插聽賞、對比、辨別、認知、選擇、想象、創作等方法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能主動探究、體驗、對比、辨別、模擬地去學習音樂。讓學生在聽和玩的過程中,逐步感受每個角色的音樂主題并了解其演奏樂器。
3.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讓學生不知不覺地“沉浸”在音樂課堂的視聽享受當中。為優化小學音樂欣賞課,不斷尋求新的方式與方法。
教學準備:
樂器:單簧管、圓號、長笛、鋼琴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故事引入
二、 音樂聽賞、趣味活動
1.師:《彼得與狼》是一個交響童話,它是用音樂來講故事的童話。老師今天要在我們班招聘優秀的演員,一起參加交響童話的音樂活動。
2.幻燈片:招聘啟示(明確招聘演員的要求) 3.招聘大闖關
第一關:聽音樂記住童話故事的角色
(1)彼得是個勇敢的少先隊員(播放彼得的主題音樂)
(2) 小鳥和鴨子是彼得的好朋友(播放小鳥和鴨子的主題音樂) (3)彼得的爺爺是個老獵手,他有點嘮嘮叨叨(播放爺爺的主題音樂)
(4)彼得和爺爺住的森林里,有一只兇猛的大灰狼。úシ爬堑闹黝}音樂)
(5)森林遠處傳來獵人的槍聲,原來獵人來了。(播放獵人的槍聲,獵人行進音樂)
(6)看看誰最快記住了這些角色的主題音樂?(教師播放某主題,請學生說出角色。給最快記住主題音樂的學生頒發“優秀演員證”)
第二關:聆聽主題音樂,記住演奏樂器
(1)提問:你能聽出演奏這些角色的樂器分別是什么嗎?(先請學生說,再出示角色和對應的樂器)
(2)分別播放各個角色的主題音樂,讓學生說出演奏樂器。(給反應快的學生頒發優秀演員證)
第三關:感受實物樂器,體驗不同音色塑造出的不同形象 (1)教師現場演奏單簧管,學生聽單簧管的音色和感受單簧管所塑造出的小貓形象。(請個別學生配合老師的吹奏表演小貓的神態動作)
(2)教師現場演奏圓號,學生聽圓號的音色和感受圓號所塑造出的狼的形象。
(3)引導學生發現一支圓號和三支圓號的表現效果是不一樣的,三只圓號吹奏出不協和的和弦更能表現大灰狼陰森恐怖形象。 第四關:聽音樂進行角色體驗和角色表演。
請同學們聆聽音樂創編動作進行角色的體驗與表現。(給表現突出的學生頒發“優秀演員證”) 第五關:你能唱唱彼得的主題音樂嗎?
(1)教師用鋼琴彈奏,學生跟唱彼得的主題音樂旋律。
(2)學生根據音樂自編彼得的動作,邊唱邊表現彼得的形象動作。 (給表現突出的學生頒發“優秀演員證”) 二、 小結
師:今天非常高興與同學們一起欣賞了精彩有趣的交響童話《彼
得與狼》。我們共同在音樂中認識了故事的角色、還了解了演奏這些角色的各種交響樂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