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過新年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第十課《過新年》江西省 - 南昌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音樂二年級上《過新年》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過新年》是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第十課上的一首歡快、熱烈的兒童歌曲。四二拍,五聲C宮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采用了漢族民間音調和秧歌舞的節奏特點,曲調歡快、活潑,尤其是歌中模擬鑼鼓音響的襯詞“咚咚嗆”的反復出現,為歌曲增添了熱烈歡快的節日氣氛,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孩子們喜氣洋洋過新年的歡樂情景。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指導學生用歡快、熱烈的情緒演唱歌曲《過新年》,用民族打擊樂器給歌曲編配伴奏;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猜燈謎、貼春聯、貼窗花、包餃子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以及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受年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 重點:
1、 能夠用自然、歡樂、熱烈的聲音演唱歌曲,用民族打擊樂器大鼓和鐃鈸為歌曲伴奏;
2、 指導學生在情境中發揮想象,參與過年習俗的體驗以及歌曲的邊演邊唱; 難點:
1、 歌曲第二樂句至第三樂句的節奏變化; 2、 歌曲第五樂句結束句的休止節奏;
3、 用打擊樂器鼓、鐃鈸為歌曲進行簡單的伴奏; 教學準備:課件、電子琴、撥浪鼓、大堂鼓、鐃鈸;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師生問好 ;
2、 情境導入;看圖片(春節習俗圖片,背景音樂《春節序曲》)
二、 新課教學; 1、 節奏訓練;
模仿、想象鑼鼓的聲音和節奏,體會過年熱鬧的氣氛; 2、 猜燈謎;
要求學生用剛剛的節奏型朗讀迷面“一個大肚皮,生來怪脾氣,不打不做聲,越打越歡喜”,要求學生讀準節奏型,體會過年的喜慶(學生在有節奏的朗讀中既理解了謎面的意思,又鞏固了一遍節奏型)
3、 貼春聯(導出課題);
(1)了解中國新年的習俗貼春聯,春聯的上聯在右邊,下聯在左邊; (2)引導學生用怎樣的節奏讀春聯更能體現出春節的熱鬧、喜慶的氣氛;
4、 看視頻;簡單了解中國的傳統佳節之一“過年”(生活小百科
介紹過年的視頻)
三、 歌曲教學; 1、初聽歌曲;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歌曲,大家先靜靜的聽一聽,歌曲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高興、歡快、熱鬧)為什么?(有鼓聲) 2、再聽歌曲;
播放《過新年》,引導學生在襯詞部分用拍腿的方式把鼓的聲音和節奏拍出來。
3、活動“貼窗花”,學習歌詞;
師:“老師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貼窗花了,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窗花,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來瞧一瞧,看一看,都是怎樣的小窗花?”讀歌詞,找到相同的節奏的樂句,在哪一句開始發生了變化,發生了什么變化? 4、解決難點;(對比法)
讓學生發現第三張窗花把第三句“鞭炮聲聲鑼鼓響”與前面兩張窗花的節奏不一樣(這里是教學的一個難點,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相同,并且節奏型是四分節奏型,而到了第三樂句突然轉成了八分節奏,比較緊湊的節奏型,對比歌詞中的字數,感受第三樂句節奏緊湊一些) 5、學唱第三、四樂句;
用情境表演的方式加深學生演唱的體驗和感受(聽到外面的鼓聲,跑下樓,看到人很多,圍的水泄不通,會輕輕的撥開人群擠進去
看,分左邊和右邊)民族音樂中的旋律模仿,對唱形式,像是節奏緊湊以及模仿,加上音高的變化,推動過年氣氛的高漲(演唱和身體節奏體驗) 6、師生接唱;
學生只演唱第三和第四樂句,檢驗第二樂句至第三樂句之間節奏的轉換,唱會第三、第四樂句的同時也增加了完整聆聽歌曲的經驗和積累;
7、解決難點,結束樂句的休止節奏;
用對比法,出示沒有休止的四分節奏和有休止的節奏對比,學生體驗和感受哪種更有結束感,更能體現出打鼓的一種樂趣; 8、第一次完整演唱;(注意關注學生歌唱的聲音狀態和情緒) 9、 第二次完整演唱,將第一、二樂句的情境表演“搟餃子皮,捏餃子”動作加進去,幫助學生唱好歌曲,以及用體驗過年習俗中的生活場景強化學生對于歌曲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提示聲音狀態、情緒、加上身體律動歌唱) 10、認識樂器;
揭曉謎底(鼓)
師通過課件的一些圖片來向學生介紹鼓和鐃鈸這兩種樂器,鼓分為很多種類型,鼓和鐃鈸都是打擊樂器,介紹他們的結構,以及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有鼓棒,老師拿之前的塑料杯子杯子互相敲擊出來的聲音和用鼓棒敲擊鼓發出的聲音做比較,讓學生說出鼓發出的音色是怎樣的特點,以及鐃鈸發出的聲音特
點,鐃鈸的幾種常見的打擊方法;讓學生體驗和感受; 11、演奏打擊樂器;
用民族打擊樂器為歌曲來伴奏;讓學生分別上臺表演和展示,臺下的同學演唱歌曲,這樣起到了復習演唱歌曲、鞏固歌曲的作用,讓學生體驗有了打擊樂器以后歌曲聽起來的情緒又有了怎樣的變化?(熱鬧、喜慶、歡快、高興、想笑著唱歌、舞動起來唱歌)
四、 鞏固和提高; 1、發揮想象,創設意境;
撥浪鼓:邀請伙伴們出來玩;
放煙花:師問“同學們,過年的時候你們除了愛放鞭炮,還愛什么?”“放煙花”師“誰能模仿放煙花的聲音呢”“咻。。。。嘭”大家一起學習放煙花的聲音; 2、師生表演展示(歡歡喜喜鬧新春)
師表演一小段山歌后,生搖撥浪鼓把小伙伴喊出來“鬧新春”當演唱完歌曲之后,一起模仿放煙花的聲音來結束鬧新春活動;
五、 結束語;
播放中國紅圖片PPT,伴有背景音樂,團圓師春節的主題,人們感受著、享受著這份濃濃的親情,珍惜、熱愛生活;大家看,不光中國人喜愛春節,外國友人也慢慢加入到我們中間,說明什么?我們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我們應該感覺到什么?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我們還有很多很多的國寶,讓我們從春節出發,把我們更多的民族文化傳播出去,在國際舞臺上開出燦爛之花!
六、 小結;
師小結結束這堂課,學習了演唱歌曲《過新年》,認識了各種各樣的中國鼓以及鐃鈸這兩種打擊樂器,并且還一起重溫了過年的一些習俗,大家在一起快快樂樂的過了一個歡樂中國年!
設計理念:
指導思想:本課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版》進行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是人音版小學音樂第三冊第八課《過新年》,指導學生學習演唱歌曲,以及用民族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讓學生感受到過年的熱鬧、喜慶的氣氛,掌握演唱和演奏的音樂基本技能;通過不同的情境體驗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通過多媒體的運用,以及課堂中要求學生用正確的姿態以及聲音來演唱歌曲,如何更好的用民族樂器為歌曲伴奏,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通過引導學生了解和感受春節的主題“團圓”,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珍惜親情;通過出示國外友人加入到過新年的習俗,培養愛火主義情感,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在教學中,尊重“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注重體驗和創造,弘揚民族音樂,面向學生,關注學生個體,注重個性發展,以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受益,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