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如今家鄉山連山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民音樂出版社3年級上冊第八課如今家鄉山連山-浙江省 - 金華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目標
一、 通過學唱歌曲《如今家鄉山連山》,激發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家鄉的感情。 二、 準確地運用連音和跳音兩種唱法,用歡樂的情緒演唱《如今家鄉山連山》, 表現出歌曲輕快優美的特點。 三、 用對比的方法學唱歌曲,用想象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2學情分析
由于我所面對的學生是小學三年級的同學。他們較二年級同學,不論是在認知領域還是身心素質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不過,依舊未脫離兒童的特點。另外,他們已經可以聽辨音色,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并用語言作簡單描述。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用聲音或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能夠隨著熟悉的樂曲哼唱,可以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因此,我想通過自己嚴謹且生動的教學,通過二聲部合唱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3重點難點
用連音和斷音的唱法演唱《如今家鄉山連山》,通過聽、唱、動體驗音樂帶來的樂趣,體驗用歌聲來表現愉悅的心情。為了解決這一重難點,我決定以聽唱法為主,采取問題引入、教授、欣賞、探究、模仿、對比法、聽唱法等多種教學方式同時相結合的方法,以克服我的教學難點,完成我的教學重點。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 玩音高游戲,感受斷音并練聲
~1. 師談話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五個神奇的音樂伙伴,別看他們其貌不揚,但是他們卻能發出美妙的聲音。你聽他們發出的是怎樣的聲音: 【設計意圖】: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順勢提出問題和要求,讓孩子的聽覺細胞從課的開始就能充分調動起來。循序漸進,依托自然的音響,不用說教,孩子們聽覺去分辨短促有彈性的音色,在聽、動、玩中感受好聽的斷音表達的快樂。 2. 老師用琴彈出,學生模唱2 3 5 6四個音 3. 老師用琴彈出6 6 6 6∣6 3 3 ∣5 5 5 5 ∣5 2 2 ∣ ,學生模唱 4. 敲擊的音和鋼琴上的延長音聽辨比較,得出結論:聲音短促,介紹頓音記號。 5. 老師鋼琴彈奏《如今家鄉山連山》,聽到剛才唱過的旋律時,跟著模仿敲一敲唱一唱。 6. 用短促的聲音有彈性地演唱。 6 6 6 6 ∣6 3 3 ∣5 5 5 5 ∣5 2 2 ∣∣ 哈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7. 跟琴唱歌曲后半段, A學生唱模仿笑聲的一句,老師用LA唱最后一句,請孩子對比這兩句樂句,跳音和連音的感覺有何不一樣。 B跟琴唱一唱,唱出連音和跳音的對比,樂句強弱的變化。 【設計意圖】:這既是發聲練習,又是解決歌曲學唱的難點,因為最后一句是最能表現孩子爽朗的笑聲,天真活潑的個性和媽媽之間親昵之感,所以,在練聲的時候就把歌唱感覺和情緒體驗相融合,有效落實教學目標。
活動2【講授】二、 新歌教學,走進農場,感受豐收。
~1. 初聽歌曲:仔細聽,你會聽到剛才我們唱的這條旋律隱藏在這首歌中,聽到時及時舉手。 聽歌曲,反饋 2. 第二次聽歌曲,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景象?歌曲情緒怎樣? 3. 第三次聽歌曲,隨著音樂動一動,課件出示豐收的農場。 【設計意圖】:現在的孩子因為較少參與田間勞動,體會不到豐收帶來的快樂,所以用幻燈片展示讓他們有整體的感知和了解,從而體會歌曲自豪歡快的情緒。同時用簡單的動作為歌曲伴奏,能從視覺、運動覺的角度更好的感受音樂。 三、 師生互動,歌唱豐收 1. 認真學唱學唱歌曲第一部分。 老師彈琴,學生跟唱。先用LU跟琴視唱,再試著唱旋律,再加進歌詞。 2. 學唱第二部分。 師:孩子聽了媽媽的話后有什么反應?引出歌曲的后半部分。 用LA跟琴視唱,再加進歌詞。學生演唱時老師及時糾正切分音。 3. 完整唱全曲,老師指出兩種不同的情緒在歌聲力度上的不一樣。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加強情感體驗,把握歌曲情緒,突出教學重點。
活動3【活動】 創新表現、深化感受
~1. 請孩子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2. 加進樂器和碗表現歌曲。 【設計意圖】:通過加進打擊樂和碗來表現歌曲,鼓勵學生在綜合實踐藝術活動中不同形式的表演,簡單的打擊樂、律動中體驗,提高學生的節奏感,又增加了學生對歌唱的體驗,審美的體驗,提升和保持對音樂的興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