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蘇教版一年級下冊5.1.《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安徽省 - 蚌埠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蘇教版一年級下冊5.1.《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安徽省 - 蚌埠
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66、67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認識面值是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學生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購物活動中,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獲得一些簡單的購物活動經驗,培養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增強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愛護人民幣以及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不同面值(單位)的人民幣及相鄰單位間的進率。 難點:理解和掌握相鄰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投影儀,1元及1元以下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教具,購物使用的小商品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動畫情境。
提出問題:大頭兒子要去做什么呀?捐款要用到什么?
2.揭示課題:小朋友,錢能買東西,也能幫助別人,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我們國家的錢——人民幣。
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二、認識元、角、分
1.認一認
(1)初步感知1元、1角、1分。 課件出示1元、1角、1分的紙幣、硬幣。
引導交流:這些人民幣里面有你們認識的人民幣嗎?桌上的學具盒里就有人民幣,現在就請你從學具盒里拿出你熟悉的人民幣,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點選某一錢幣就出現該錢幣的正反面放大圖) (2)認識1元。
課件出示:1元人民幣正反面。
全班交流:你觀察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這張人民幣的面值是1元的? 引導發現:可以根據人民幣上的數字和文字來進行區別。
補充介紹:1元紙幣正面有數字“1”,1下面還有兩個漢字“壹圓”;壹是大寫的漢字一,圓是人民幣的單位;背面也有數字1,還有漢語拼音“YUAN”;我們可以根據人民幣上的數字和文字進行區別。
板書:元。
追問:你還見過別的1元嗎?(1元的硬幣)
課件出示1元的硬幣,讓學生找出1元的硬幣,看一看,摸一摸,然后回答老師的問題: 你是怎么知道這枚硬幣的幣值是1元的?
小結: 1元的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兩種,雖然它們制作的材料不同,但是它們的幣值是一樣的。
(3)認識1角。 課件出示:1角紙幣。
談話:這張人民幣是1元嗎?這兒不是明明有數字“1”嗎?為什么不是1元? 板書:角。
提問:還有不同的1角人民幣嗎?(1角硬幣)
小結:1元和1角,盡管都有1,但是單位不同,差得可就遠啦! (4)認識1分。
談話:誰來給大家介紹介紹這枚硬幣是多少錢?你是怎么知道它是1分的? 板書:分。
小結:1元的單位是元,1角的單位是角,1分的單位是分,元、角、分就是我們的人民幣的單位,正是有了他們這些字的區別,才產生了不同的幣值。
2.說一說。
(1)課件出示其他人民幣:5角、5分、2分。 (2)辨認5角、5分、2分的人民幣的。
(3)小結:辨認這些人民幣,我們只要認真觀察他們上面的字就可以了。 3.游戲:猜猜它是誰?
(1)談話:大頭兒子想和你們玩個游戲,錢袋子里每次會掉下了一個人民幣,你能大聲的地說出它的名字嗎?
(2)組織游戲活動。
(3)小結:要想確定人民幣的幣值,我們不僅要知道它上面寫的數字,還要知道它的單位,當然還可以通過顏色來判斷。
4.分一分。
(1)談話:你能從盒子里,把我們剛才認識的人民幣找出來,并給他們分分類嗎?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展示學生的分類方式。
可能會出現:①按材料分:硬幣和紙幣兩類; ②按單位分:元、角、分三類。 三、認識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1.學習1元=10角。
(1)談話:大頭兒子帶來一些人民幣,想知道有多少嗎?請同學們大聲地數一數。 (2)感知:9角添上1角是10角,10角我們可以用1元來表示。反過來就是1元等于10角(板書:1元=10角)
2.認識1角=10分
(1)讓學生猜一猜1角等于多少分?
(2)提出問題:1元等于10角,那么1角等于幾分呢? 板書:1角=10分。
(3)引導學生反過來數一數。(PPT演示) (4)欣賞兒歌《一分錢》。
指出:錢是爸爸媽媽辛苦工作賺來的,希望小朋友們要珍惜每一分錢,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四、實際應用 1.活動一:換錢。
談話:棉花糖小朋友想要買東西,不會換錢,你們能幫幫她嗎?
1元可以換( )張1角 ,5角可以換( )個1角, 1元可以換( )張5角 。
小結:學會換人民幣,讓我們買東西更加方便。
2.活動二:存錢。 (1)結合情境提出問題:
第一次存了多少錢?圖中的兩張人民幣各是幾角,把它們合起來是多少角? 第二次存了多少錢呢?圖中的人民幣各是多少,1枚1元、1枚5角合起來多少?
(2)交流后指出:把幾元與幾角合在一起,就是“幾元幾角”。
(3)討論:大頭兒子第三次存了1元2角,你知道他是用哪些人民幣來存的嗎? 可能會有:1張1元和2張1角;2張5角和2張1 角;1張5角和7張1 角;12張1 角。 (4)小結:剛才同學們用我們的知識解決了這么多問題,真了不起! 3.活動三:愛心義賣(想想做做第4題)。 (1)教師介紹活動要求。 (2)學生活動。
(3)小結:時間過得可真快,我們的愛心義賣商店要關門了,如果還有想買東西獻愛心的小朋友可以下課來找我,現在讓我們把錢交給我們的班主任,讓她幫我們捐給需要幫助的小朋友。 五、全課小結
1.今天這節課你們學得開心嗎?你學到了什么? 2. 欣賞微課:《人民幣的演變》。
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
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
1元=10角 1角=10分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在課本的第66、67頁。本節課主要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認幣、取幣、換幣、找幣等活動中,通過觀察、思考、交流等方式,認識面值不大于1元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和它們之間的進率,獲得一些簡單的購物活動經驗,增強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養成愛護人民幣以及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不同面值(單位)的人民幣及相鄰單位間的進率。難點是理解和掌握相鄰單位間的換算。因此,教學這部分內容,課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符合教學需要的多媒體課件,學生展示作品的投影儀,準備好1元及1元以下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教具和學具以供學生操作感知,購物活動中使用的小商品等,并對學生認識人民幣的情況進行調查。
課程改革賦予我們很多新思想和新理念,對教師角色的定位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本節課我正是用這種理念來設計教學的,從教案的初稿到終稿,修改了近十幾次,力爭體現課程標準中的三維目標。
在這里面容納著我的一些想法和創新,也包含了我對一年級數學的理解。在修改教案的過程,試講的過程中我收獲很多。不單單是對本節課的知識,更多的是對低年級學生,乃至小學數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最初的一份教案,我是這樣引入的:通過我校師生捐款圖片來引入課題,但是卻不夠全面地吸孩子的注意力,后來我找到大頭兒子捐款的視頻,將它剪輯下來,學生的興趣十分濃厚,符合低年級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激活了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接著提出問題:大頭兒子要去做什么?捐款要用到什么?進一步介紹錢能買東西,也能幫助別人,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我們國家的錢——人民幣,從而導入本節課的內容,揭示課題,也為后面的愛心義賣活動做好鋪墊。
在調查學生對于人民幣的已有知識經驗中,我發現對于小面額的人民幣,學生還是認識不足,尤其涉及到角和分方面的人民幣。于是,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他們通過交流辨認1元、1角、1分的人民幣,然后用這些辨認的經驗去認識5角、5分和2分的人民幣,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有利于學生知識、經驗的逐步提升。再通過游戲“猜猜它是誰”,在猜的過程中深化學生對人民幣認識的同時,進一步強調要數字和單位對于確定辨認人民幣幣值的重要性,當然,也可以通過顏色、大小等來區認人民幣,將知識都滲透在這些有趣的活動中,使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探索學習中來。接下來的分類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人民幣的印象,歸納出我國人民幣發行的種類,鞏固了人民幣單位的重要性,滲透了統計的數學思想。
在探索元與角之間的進率時,用談話大頭兒子帶來一些人民幣,想知道有多少嗎,來吸引學生的興趣,通過讓學生一個一個地數數,感知9角添上1角是10角,從量的角度感知元和角之間的十進制關系,知道1元=10角,并由此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類推出1角=10分,進一步加深了元、角、分相鄰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訓練了學生的數學思維。由于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有意注意的時間短,在此通過欣賞兒歌《一分錢》,讓學生們適當地放松休息一下,為后面活動做好準備,并在此滲透德育教育,指出錢是爸爸媽媽辛苦工作賺來的,鼓勵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認識人民幣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從量的角度掌握人民幣的單位、大小和進率;二是初步學會解答購物活動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而且,我還在調查中發現學生們購物雖然有些經驗,但在具體的取幣、換幣、找幣等活動中還存在困難。不知在支付方式和購買方案上欠靈活。在接下來的三個活動緊緊圍繞這兩個目的而展開:換錢活動,既辨認了人民幣又鞏固了人民幣之間的進率;存錢活動,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存錢讓學生可以體會量的可累加性;第三次存1元2角,如何存錢,讓學生既可以體會不同幣值的人民幣是可以組合的,又可以體會有條理思考的價值。通過愛心義賣活動,讓學生既感受到自己不用的東西原來可以有新的價值,還可以去幫助別人,用1元的購物的這種現實活動中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凸顯了認識人民幣的意義,并滲透了德育思想。
最后通過欣賞微課《人民幣的演變》,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了解人民幣的發展變化以及人民幣的相關知識,從中體會人民幣的優越性以及認識人民幣的重要性,學會愛護和保護人民幣。
通過對這一節課的長期磨課,我發現靈感是在長期對一件事深思熟慮時的自然流露。同時,還有許多新的收獲與體會:第一,在讓學生觀察中體會新知時,注意指導學生的觀察角度是否寬泛,深度是否欠缺。第二,在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時,給他們的時間是否充分,指導是否恰當。第三,注意教學各個環節銜接是否緊湊,時間安排是否合理。
另外,也給我以后工作帶來一些啟示:首先,對于一年級的孩子,除了要讓他們扎實地掌握所學知識外,更主要的是要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他們如何思考問題,如何傾聽交流,使數學課堂真正成為全體學生的課堂。對于教師而言,更要提高駕御課堂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使我們的課堂更加和諧。其次,要多了解孩子們,調查孩子的已有認知經驗和需求,最重要的是在自己腦子里將小學數學知識形成脈絡,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取精華去糟粕,揚長避短。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