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單式折線統計圖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青島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單式折線統計圖》寧夏 - 銀川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單式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折線統計圖》是青島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屬于“統計與概率”領域的知識。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基本方法,會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結果,并能根據統計圖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了解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建立了統計的觀念的基礎上,又一次認識一種新的統計圖。在此基礎之上進行本單元的教學。折線統計圖在日常生活中有著比較廣泛的應用,特別在當今社會人們需要適時進行各種信息分析,其價值更加凸顯。學習折線統計圖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適時分析、科學決策的能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對日常生活和社會問題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前面已經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基本方法,會用單式統計表和單式條形統計圖來表示統計結果,并能根據統計圖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節課的內容就是在此基礎上認識一種新的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幫助學生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思想,根據折線的起伏變化特點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有效建構數據分析觀念。
教學內容:
青島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103頁、第104頁的例1及自主練習的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與統計表、條形統計圖的層層比較,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
2.讀懂折線統計圖所反映的數據信息和變化規律,能對圖中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初步進行判斷和預測。
3.能根據提供的數據,在方格圖中有條理地繪制單式折線統計圖。 過程與方法
1.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2.通過已有的統計經驗遷移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數據和合理推測的能力。
2. 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教學重點:
1. 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及其特征,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 2. 能根據提供的數據,在方格圖中有條理地繪制單式折線統計圖。 3. 用數學的眼光發現折線統計圖中蘊含的信息。
教學難點:
感悟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讀懂折線統計圖所反映的數據信息和變化規律,并做出合理的推測,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教具準備:
白板課件 學習單 微課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揭題導新。 1.談話激趣引入。
孩子們,這兩位同學你們認識嗎?他們來自咱們金鳳區良田回民中學,在2016年第十六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中獲得銀牌,為我們寧夏代表隊爭了光。(出示圖片)
【設計意圖:由銀川市金鳳區良田回民中學學生參加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的話題引入新課,既貼近生活,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收集數據。
(1)在我國每年都會組織一次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如果想了解每年參賽隊伍數量的變化情況,需要知道什么?
(2)老師上網收集了從2006年到2016年參賽隊伍的的數據。(課件出示) (3)給了這么多的數據,我們用什么方式記錄比較合適呢?(出示統計表和統計圖)
3.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中整理數據。
(1)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中整理數據,比一比看誰的速度最快! (2)展示交流。(拍照上傳)
【設計意圖: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中整理收集的數據,意在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同時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為后面認識折線統計圖做良好的鋪墊!
4.打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系。
(1)學生動手在統計表或統計圖上比劃一下從2006到2016年參賽隊伍數量的變化情況,感受參賽隊伍數量的高低起伏變化。
(2)你能將比劃出來的路線在統計表或者條形統計圖上畫出來嗎?(學生動手畫圖) (3)在統計表中容易畫出數量變化的路線圖嗎?你認為,哪種方式更能清晰地看出參賽隊數量的多少?為什么?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經知道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都可以看出數據的變化情況的認知基礎上,通過動手比劃后再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上畫出數據變化情況路線圖,課堂生成新問題,在統計表中不容易畫出數據變化情況路線圖,抓住問題生成點追問“哪種方式更能清晰地看出參賽隊數量的多少?為什么?”學生在矛盾生長點處比較出條形統計圖的優勢,同時,
在條形統計圖上手勢比劃出的路線圖又打通了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初步感知折線統計圖】。
(4)展示條形統計圖的路線畫法。(拍照上傳)
(5)如果我們將條形統計圖的條變窄成線,再將線縮短成點,最后將這些點用線連起來,就成了這樣的一幅圖。(動畫演示折線統計圖的變化過程:條→線→點的變化過程)
(6)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折線統計圖”(板書:折線統計圖) 【設計意圖:動畫直觀演示條形統計圖到折線統計圖的變化過程,再一次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之間的聯系。】
(二)觀察比較,探究新知。 1. 畫折線統計圖
(1)大家再比劃一下這幅折線統計圖,(學生動手比劃)它又有什么樣的變化?上升了說明什么?下降了說明什么?
(2)這樣的折線統計圖大家會畫嗎?學生獨立畫圖。 (3)展示交流。(拍照上傳)
(4)比較誰畫的好,并說說是怎樣畫的。(板書: 一點二連三標) (5)微課演示畫折線統計圖的過程。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自己嘗試畫折線統計圖后再展示,在觀察、比較、交流的過程中逐步規范折線統計圖的畫法,最后通過微課展示細致講解進一步規范畫法。】
2.觀察分析,認識特征。
(1)在描述參賽隊伍數量的變化情況時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哪種方法更好?為什么?(件出示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2)在描述參賽隊伍數量的變化情況時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哪種方法更好?為什么?【(出示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板書:點 線段)】
【設計意圖:從統計表到條形統計圖,從條形統計圖到折線統計圖的層層對比,讓學生在對比、觀察、分析、交流中體會到統計方式的發展變化及各自的特點和優勢,深刻認識到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3.深入討論,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征。
(1)小組討論:想一想,折線統計圖上的點和線段有什么特點?它們在折線統計圖中有什么作用?請舉例說明。
注意:討論時要做到聲音輕,速度快,討論結束做到動作靜。
(2)匯報交流,質疑補充。(板書:數量多少 數量的增減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點、線段的特點和作用,深入理解折線統計圖所反映的數據信息和變化規律!
(3)整體看這幅折線統計圖,(板書:圖)通過它,我們還可以讀懂什么? (4)你能預測一下,2017年參賽隊伍的數量可能會是多少嗎?你又是怎樣想的? (5)小結:孩子們,折線統計圖不僅能夠通過點的高低看出數量的多少,還能夠通過線段的起伏變化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并從這些變化中發現數量的整體趨勢,這就是折線統計圖的優勢。(板書:整體趨勢)
(6)過渡句:老師上網調查出2017年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是562支,說明同學們根據整體趨勢預測2017年參賽隊伍會比2016多的可能性是合理的。(板書:合理預測)同學們還可以預測一下2018年參賽隊伍情況,然后調查看看你的預測是否合理,可以嗎? 【設計意圖:通過對折線統計圖整體變化規律的分析,深刻理解折線統計圖的優勢,體會數據的隨機性中蘊含的規律性,并能根據規律做出合理預測。】
(三)拓展延伸,強化認知。
1.大家在生活中見過折線統計圖嗎?說說在哪里見到過?(課件出示生活中折線統計圖圖片)
2.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還會說話呢,你能當小小解說員,和同桌說一說,從圖中讀懂了什么?
(1)同桌展示交流。
(2)這里的橫虛線表示什么?
(3)如果你是醫生,看到這份體溫報告你會說什么?怎么看出來的?
【設計意圖:閱讀思考練習的設計,目的是培養學生讀圖的能力,并在分析數據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能利用折線統計圖的特點進行合理判斷的能力,要把數學和生活結合起來,學習數學才更有價值!
2. 李山和丁陽參加學校運動會一分鐘跳繩比賽,提前10天進行訓練,下面是他們每天的測試成績統計圖。
第一天測試成績誰的好,你是怎么知道的,第二天呢?如果每天的測試成績都采用左右看的方式去比較,怎么樣?怎樣比較一眼就能看出每天測試成績誰的好呢? 課后嘗試將兩幅折線圖合成一幅圖,畫一畫,看看是什么樣子的。
【設計意圖:通過李山一分鐘跳繩情況統計圖和丁陽一分鐘跳繩情況統計圖的比較,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征及局限性,開拓學生思維,為五年級下冊學習復式折線統計圖埋下伏筆!
(四)總結梳理。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今天的學習過程,你有那些收獲? 板書設計:
單式折線統計圖 點:數量的多少
線段: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圖:發展趨勢 合理預測 畫法:一點 二標 三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