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三角形三邊的關系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5《三角形三邊的關系》重慶市 - 九龍坡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
教學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特點 教材精心構建了學習活動場景,讓學生通過拼擺三角形的動手操作活動,理解“三角形兩邊之舌于第三邊”。教材注重學生在第一學段中已經具備的三角形的直接認識經驗,為感受、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打下了基礎。教材在呈現教學內容時,出示了三位學生圍坐交流討論的
場景,意在教學時要讓學生動手操作、交流分析自己的獲得,不但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還要注意留給學生充分進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
課標要求 認識三角形,通過觀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學情
分析 認知
原點
三角形的定義認識: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興趣習慣 1.在動手操作中觀察,猜想,會以簡單的數據分析來驗證結論,應用結論解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帶著問題去動手操作,并初步分析其原因。
課前知識獲得路徑清單
自
學
生
疑 教學目標 1.掌握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的規律。
2.經歷尋找規律并根據三角形三邊的關系解釋生活
中的現象的過程。
3.積極參與探究活動,
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學習的興趣。
學習
資源
1.帶著長度的紙
條四組;
2.三條線段圍成三角形的微課視
頻。
任
務
清
單
一、由3條線段 叫做三角形。 二、動手操作活動
第1步:準備下面幾組小棒(單位:cm)
第1組:6,7,8 第2組:4、5、9
第3組:3、6、10 第4組:8、11、11
第2步:動手用每組小棒圍三角形,請在下面作上記錄;在動手的過程中
想一想,能或不能圍成三角形,與這些小棒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活動記錄:
第1組(6 cm, 7 cm,8 cm)的三張紙條 (能或不能)圍成一個
三角形。因為 。
第2組(4 cm, 5 cm,9 cm)的三張紙條 (能或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因為
。
第3組(3 cm, 6 cm,10 cm)的三張紙條 (能或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因為
。
第4組(8 cm, 11 cm,11 cm)的三張紙條 (能或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因為
。 第3步:回顧小結
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我發現了當三張紙條中 的時候,這三張紙條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練習設
計 不動手操作,請用你發現的經驗來判斷一下,下面的這幾組線段能圍成一
個三角形嗎?能圍成三角形的請在后面的“
( )”里打“√”。 (1)2、9、1 ( )
(2)4、4、8 ( ) (3)6、7、2 ( ) (4)6、6、6 ( )
(5)9、2、1 ( )
有價值
問題
1.在動手的過程中想一想,能或不能圍成三角形?從與紙條的長度來想一想為什么?
2.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我發現了當三根小棒中 的時候,這三根小棒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課堂知識內化、拓展清單(第一課時)
自
測質
疑
自
測
設計 出示例4 。哪組中的三根小棒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學生小組內交流,再逐一
匯報。 (1)6、7、8 (2)4、5、9 (3)3、6、10 (4)8、11 、11
質疑設計
1.示例4 。哪組中的三根小棒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學生小組內交流,再逐一匯報。
(1)6、7、8 (2)4、5、9 (3)3、6、10 (4)8、11 、11
2.學生小組匯報交流成果,哪些能圍成?學生上臺拼擺。 探
究釋疑 問題預設
1. 哪些不能圍成?學生上臺拼擺,并說說為什么?
2.對比觀察,(1)圍成一個三角形,最關鍵的是什么?
(2)三根小棒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擺成一個三角形? 3.逐組數據分析論證。
4.觀察思考,如何調整讓(2)、(4)組的紙條能拼成三角形?
5.得出結論:當任意兩根小棒長度的和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長度,這三根小棒就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6.回顧我們如何得出三角形三邊關系?(動手驗證、數據研究)
探究
釋
疑 教
師
點
撥 1. 哪些不能圍成?學生上臺拼擺,并說說為什么?
(1)4厘米、5厘米、9厘米這三根小棒能不能擺成一個三角形?為什么?
不能。因為4厘米加上5厘米剛好是9厘米,與第三根小棒同樣長,不能行成一個三角形。怎樣改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呢?(可以把3厘米長的一根變長一些,也可以把5厘米長的一根變長一些,還可以把9厘米長的一根變短一些,就能擺成一個三角形了。)
(2)3厘米、6厘米、10厘米這三根小棒能不能擺成一個三角形?為什么?
不能。因為3厘米加上6厘米小于10厘米,比第三根小棒短,不能行成
一個三角形。怎樣改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呢?(可以把3厘米長的一根變長一些,也可以把6厘米長的一根變長一些,還可以把10厘米長的一根變短一些,就能擺成一個三角形了。
) 2.對比觀察,(1)圍成一個三角形,最關鍵的是什么? (2)三根小棒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擺成一個三角形?
3.逐組數據分析。 4.猜想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當任意兩根小棒長度的和大于第三根小棒的
長度,這三根小棒就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5.你還用什么長度的三根紙條圍了三角形?圍的情況怎么樣?能不能驗證我們的猜想呢?學生展示臺上再圍一圍。
6.觀察思考,如何調整讓(2)、(4)組的紙條能拼成三角形? 重點要領:最短的紙條變長一點;或最長的紙條變短一點。 小結得出:第三條邊大于兩邊之差,小于兩邊之和。
6.回顧我們如何得出三角形三邊關系?(動手觀察、數據研究、思考猜想、活
動驗證)
拓
展升疑 拓展
練
習 1.完成數學書66頁第7題。(有小棒圖) 2.判斷下面每組的三根小棒能不能擺成一個三角形?(無小棒圖) (1)2、9、1 (2)4、4、8 (3)6、7、2 (4)6、6、6 (5)9、2、1
3.示例3 。小明上學有三條路,走哪一條路最近?為什么? (1)學生觀察,中間的路最近。中間的路是直直的,其它的路都是彎的。 (2)如果再增加兩條路,哪一條最近?(還是中間的一條最近。
) 小結:兩點間,無論畫多少條連線,只有線段最短。這條線段的長度叫兩點間的距離。
4.已知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都是整厘米數,第一條邊長10厘米,第二第邊長8
厘米,第三條邊的長度可能是多少厘米?
反思升疑
1.今天你學會了什么?(知識方面、技能方面、思想方法方面) 2.關于三角形的邊,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任務清單
班級: 姓名:
一、由3條線段 叫做三角形。
二、動手操作活動
第1步:準備下面幾組小棒(單位:cm)
第1組:6,7,8 第2組:4、5、9
第3組:3、6、10 第4組:8、11、11
第2步:動手用每組小棒圍三角形,請在下面作上記錄;在動手的過程中想一想,能或不能圍成三角形,與這些小棒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活動記錄:
第1組(6 cm, 7 cm,8 cm)的三張紙條 (能或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因為
。
第2組(4 cm, 5 cm,9 cm)的三張紙條 (能或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因為
。
第3組(3 cm, 6 cm,10 cm)的三張紙條 (能或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因為
。
第4組(8 cm, 11 cm,11 cm)的三張紙條 (能或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因為
。
第3步:回顧小結
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我發現了當三張紙條中 的時候,這三張紙條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三、不動手操作,請用你發現的經驗來判斷一下,下面的這幾組線段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嗎?能圍成三角形的請在后面的“( )”里打“√”。
(1)2、9、1 ( )
(2)4、4、8 ( )
(3)6、7、2 ( )
(4)6、6、6 ( )
(5)9、2、1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