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西師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河南省 - 洛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一、教學內容分析: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認識了長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積單位、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學生第一次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不僅是今后學習其它圖形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空間觀念。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在屬小學中年級學段,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安排與呈現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學生在發展上也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學生善于形象思維,有的善于邏輯推理,有的善于動手操作,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總愛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所以本課以實驗探究的形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密切關系,理解面積公式的由來,掌握面積的
計算方法。通過公式的推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與人合作協調,及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認識。并經過啟發、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從中得到了培養。
3.在實驗、實際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并通過實際應用的練習,將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第一次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是今后學習其它圖形面積的重要基礎。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難點是:理解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那大家現在看屏幕,這個正方形,它的面積指的是哪里?那如果說它的邊長是1厘米,那么它的面積是多少?那如果說它的邊長是1分米,那么它的面積是多少?那如果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米,它的邊長是多少呢?現在我們規定這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那下面這個圖形的面積大概是多少?猜猜看。我們來密鋪一下,為什么是6平方厘米呢?( 因為它有6個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組成 )那如果我想知道黑板的面積或者學校操場的面積,也讓你們去擺方格,你愿意嗎?那就太
麻煩了。學數學就是為了讓生活中的問題變得更簡單,那怎么能讓這個麻煩事變得簡單呢。今天我們就來當一次小小數學家,一起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的簡單方法。 二、探索新知
1.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
師:看到課題你知道我們要研究哪兩個問題嗎?猜一猜長方形的面積會跟什么有關?(猜想)到底是不是呢?那我們現在就來驗證一下吧。
你們的學習單上,也有一個小的長方形,還有一些大小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這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動手擺擺看,看看我們能不能以小見大發現其中的秘密。 請大家拼好后,把學習單上的內容補充完整(巡視)。
(請擺完并完成學習單的孩子用漂亮的坐姿告訴我,同學們動手能力可真強,擺得這么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分享一下大家的學習成果吧,它的面積是多少呢?)
生: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對)
師:你們的答案跟他一樣嗎?(一樣) 說說你是怎么擺的吧?
生:每行擺了4個,擺了3排,一共包含擺12個1cm²的面積單位,面積就是12平方厘米。
師:跟她方法一樣的舉手示意我。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12平方厘米。剛才老師再看的過程中發現有幾個同學擺的跟你們不一樣,你是沒有擺完嗎?不擺滿也能看的出來 ,我們來聽聽他的想法。
生:沿著長擺一行就知道,每行能擺4個,沿著寬擺一列就能知道一共能擺3行,用每行個數×行數,4×3就知道一共包含12個1cm²的面積單位,面積就是12cm²。
師:不管大家怎么擺,其實重點就是要找出每行能擺幾個,能擺幾行這兩個數據,然后通過計算就能知道面積了。我還有更好的招,一個都不擺,我就能知道這些。想知道怎么回事嗎?我不能告訴你,你們接著思考下面的問題,你可能自己就會有答案了。通過剛才擺的過程,你還能了解到了關于這個長方形的哪些信息?你
是怎么發現的?
預設:長方形的長擺了4個小正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是4厘米。 我沒有聽明白,誰能解釋的再清楚一點?
生: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厘米,有4個小正方形就是4厘米。 師:那寬呢?
生:3厘米,長方形的寬擺了3個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寬是3厘米。 師:擺了4個,長就是4厘米,擺了3行,寬就是3厘米。那反過來呢,如果長是4厘米,你能想到什么?(每行能擺4個)寬是3厘米,你又想到了什么?(能擺3行)那面積是多少呢?你有沒有領悟到老師剛才說的高招。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師:那如果我現在要計算數學書封面的面積、教室地面的面積,你還擺嗎?你準備怎么辦?
(測量長、寬,然后用長×寬計算),那你出一道題吧?同學們動手做做看。誰來說一說?你有沒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學會了嗎?現在我們以組為單位,來驗收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
(1)四人1組,每人選一個長方形,用自己的方法求出它們的面積,并在小組里面說一說為什么可以這樣算。 (2)指生反饋。
①長是7厘米,寬是1厘米,所以面積是7×1=7平方厘米。因為長是7厘米,說明長能擺7個,寬是1厘米說明能擺1行,所以一共就有7×1=7個1cm²,就是7cm²。
②長是6厘米,寬是2厘米,所以面積是6×2=12平方厘米。因為長是6厘米,說明長能擺6個,寬是2厘米說明能擺2行,所以一共就有6×2=12個1cm²,就是12cm²。
③長是5厘米,寬是3厘米,所以面積是5×3=15平方厘米。因為長是5厘米,說明長能擺5個,寬是3厘米說明能擺3行,所以一共就有5×3=15個1cm²,就是15cm²。
2.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推導
師:第四幅圖怎么算。4×4=16平方厘米。你們怎么這么厲害,我們剛才不是只學了長方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沒學正方形的嗎?(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師: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特殊在哪里呢?(生:正方形的長和寬相等)我們統一把它們叫做什么?(生:邊長)
師:你能嘗試著概括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嗎?我們來看一看有沒有道理(師板書: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那如果是邊長是5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怎么算)
你們可真聰明,真會舉一反三。那現在老師想出題再考考你們,我出了三道判斷題,你覺得那道題出的最有水平? 三、練習鞏固 1.我是小判官。
(1)一個長方形的長是4分米,寬是2分米,面積是8分米。( ) (2)邊長3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2平方厘米。( ) (3)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相等。( ) 四、拓展提高
請同學們拿出一張正方形紙(邊長為10厘米)。 1.算出這張正方形紙的面積。
2.請同學們將這張正方形紙對折,使這張正方形紙對折后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有幾種折法?會求出對折后圖形的面積嗎?
3.現在老師把這個正方形剪掉一部分,大家想想看它的面積會發生什么變化?周長呢?那有沒有一種剪法,能讓周長變長呢?大家可以下課剪剪看。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用猜想-通過驗證-得出結論的方法,學習到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問題也能多動腦、勤動手,那你們一定能破繭成蝶、獲得成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